第2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賈詡對郭燁的關懷和教導,郭嘉都看在眼裡,他對賈詡可以推心置腹,因為要得到一個像賈詡這樣身負奇才的人效勞,首先就要開誠布公。

  “實不相瞞,匈奴左賢王去卑率軍幫助天子擊退李傕郭汜後,近日已經率軍向關中挺進,他有五萬餘人馬,在河東燒殺搶掠還不滿足,恐怕是想將關中橫掃一空才罷休。”

  郭嘉話只說一半,並未正式表態要打南匈奴,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賈詡想得更遠,試探性地問道:“使君難道連馬騰和韓遂也想一同算計?”

  詫異地望了眼賈詡,郭嘉呵呵一笑,道:“文和,你若與我年紀相差不大,我必與你結為異姓兄弟。”

  對待馬騰韓遂的策略是郭嘉不斷思考的問題。

  這一步若是走錯,影響的是全局。

  “使君,馬騰韓遂現在還必須活著,哪怕苟延殘喘,只要他們活著回涼州,都是對使君有利的。”賈詡表情忽然凝重起來。

  郭嘉要真的下狠心殺了馬騰和韓遂,不但是自斷臂膀,更可能招來滅頂之災。

  當然,郭嘉腦海中有著計劃,他要殺馬騰韓遂,必然是借刀殺人,去卑就是一把送上門的刀。

  道義上,郭嘉可以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但道義往往都是從事實出發,而不是過程。

  所以,重點不是馬騰韓遂怎麼死,而是馬騰韓遂的死活。

  如果他們真的死在了關中,天下總有人會看穿是郭嘉幕後設局,既成事實也是郭嘉坐收漁利。

  “先生所慮,我也想過,馬騰韓遂若死,我吞併涼州輕而易舉,可現在,我不能拿下涼州,也不能讓他們死。所以,我只能打壓他們,削弱他們。”

  郭嘉負手前行,月色下的郭嘉不溫不火,毫無殺伐之氣。

  賈詡微鬆了口氣,郭嘉能做出這個決定,說明他始終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去控制局面。

  已經拿下三輔之地的郭嘉遲早都會將關中收入囊中,從屬地上而言,他與袁紹不相上下,如果馬騰韓遂死了,天下諸侯都會料定郭嘉趁虛而入打下涼州,那麼郭嘉就坐擁半壁江山,諸侯還會視而不見嗎?

  以郭嘉目前的實力,能守住關中和益州,算是極限,再擴張到涼州,若關東諸侯再來一次會盟,他就會遭到雷霆打擊。

  關東諸侯會盟酸棗討伐董卓並不盡力,那是董卓有野心,卻並沒有實力,有兵有將,卻沒有足夠的屬地養兵,時日一久,消耗拖延下去,董卓敗亡是遲早的事情。

  可郭嘉不同,若是郭嘉拿下關中再攻占了涼州,郭嘉什麼都不缺,缺的就是第二輪休養生息所需的時間,等他擴軍練兵實力再上一個台階後,出關東征,逐鹿中原,關東諸侯誰能擋得住?

  天下才士無數,梟雄並起,他們會坐視郭嘉強盛?恐怕郭嘉剛拿下涼州,關東諸侯就立刻和解,第一時間南北兩路剿滅郭嘉了。

  異軍突起的郭嘉已經打亂了歷史軌跡,所以他不能心懷僥倖,擴張的步伐要著眼大局。

  韓遂馬騰不能死,但不代表郭嘉不能削弱他們,涼州不能即刻拿下,也不代表郭嘉不能為拿下涼州做準備。

  “去卑始終是天子請來勤王的,使君若與他兵戎相見,恐遭非議。”

  賈詡提醒了一句。

  這樣的提醒,其他謀士已經當著郭嘉的面提出過。

  郭嘉停下腳步,隨意笑道:“有些罵名,我不願背,可有些罵名,我背的心甘情願。”

  在軍營中一路笑談,郭嘉與賈詡暢談直至深夜才各自回帳中休息。

  翌日天明之後,三家大軍開拔,向東而去。

  因郭嘉將剿滅李傕郭汜的功勞推給了韓遂和馬騰,所以讓二人領軍在前開路,郭嘉率軍殿後,以示他無心與二人爭搶邀功。

  韓遂與馬騰也不覺這樣有什麼不妥,他們一同領軍在前,西涼鐵騎跟著他們領頭,步卒跟在後面,再向後,才是郭嘉的三萬步卒。

  郭嘉這三萬步卒帶了許褚和典韋一萬人,張遼麾下一萬弓箭手和一萬弓弩兵。

  當這一行浩浩蕩蕩的大軍向東而去時,在他們的正前方也有一路大軍向西挺進。

  南匈奴左賢王去卑帶著兩個侄子於夫羅和呼廚泉領軍即將踏入三輔之地,出了潼關便派出各路小隊人馬掠奪周邊縣城,可所得甚少,他們也沒想到三輔之地會是一副荒無人煙的景象。

  可是他們不死心,還在繼續向西推進,盡其所能地掠奪物資和人口。

  李傕郭汜敗退長安時沒有料到三輔之地已經易主,去卑率軍西來時也只以為三輔之地只有手下敗將李傕郭汜罷了。

  同樣是在野外紮營,去卑的大軍恣意狂歡,圍著篝火跳起舞蹈,把他們從河東,弘農掠奪來的物資肆意揮霍,甚至不少營帳內伴隨著女子痛哭聲而傳出士兵狂放的yin笑……

  左賢王去卑招來了兩個侄子進入大帳敘話,一邊喝著酒,一邊詢問著於夫羅和呼廚泉的意見。

  “李傕郭汜雖兵敗而歸,但在長安恐怕還有不少軍隊,我們攻打長安有把握嗎?”不跳字。

  於夫羅拍拍胸脯,信心十足地說道:“他二人不過敗軍之將,我們抵達長安城下時,他們肯定逃跑。”

  呼廚泉也贊同於夫羅的看法,當下就表態一路直取長安,將關中掃蕩一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