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漢室若能度過此時難關,孫堅可憑玉璽換取榮耀,漢室若亡,孫堅自立已無餘地,只能寄身諸侯帳下,袁術待他不薄,他還能去哪裡呢?在袁術這裡是軍中人人敬仰的虎將,要是去了別的諸侯帳下,還能獲得這樣的待遇嗎?縱觀此時天下,能與袁術勢力匹敵的,無非就是袁紹,公孫瓚等人,孫堅能改換門庭嗎?又有什麼不同呢?

  一夜無眠,清晨走出大帳的孫堅眼皮微跳,心緒不寧,孫策的話始終縈繞在他腦海中久不散去,令他數次失神。

  “少將軍還未起身,這……”黃蓋來給孫堅稟報這則消息時小心翼翼,是擔心孫堅生氣。

  孫堅輕嘆一聲,讓黃蓋不必驚擾孫策休息,想到兒子心中苦澀,孫堅是愛子心切,感同身受,甚至比孫策心裡還要難受。

  命人留下照顧孫策,孫堅領軍向襄陽進發,打算等孫策醒來後再與他匯合。

  襄陽城近在眼前,半日之內定能抵達,但是在距離襄陽城不遠的地方卻又一次遭遇了黃祖大軍的抵擋,而這一次,將是襄陽城最後的防線。

  孫堅威名勇不可擋,深受將士愛戴,最根本的原因是他身先士卒,攻城拔寨時攻勢最猛的地方,必然是他率領的部隊。

  面對黃祖的抵擋,孫堅一馬當先,率軍上前殺敵。

  戰事呈現一邊倒的局勢,黃祖潰不成軍,引兵退入峴山之中。

  孫堅心不在焉,殺敵已經成習慣,見到黃祖退入山林,根本沒有思考就策馬追殺,心事重重的孫堅連窮寇莫追,逢林莫入的基本兵法都拋之腦後了。

  “主公,不可追啊,小心有詐。”黃蓋等將大驚失色,但孫堅衝殺在前,距離他們還有不短的距離,出聲提醒卻也沒讓孫堅回心轉意,眼見孫堅帶著先鋒部隊沖入了峴山追殺黃祖。

  進入峴山後敵蹤難覓,身處林間,一片寂然,禽鳥鳴叫也不曾聽聞,孫堅勒馬止步,幡然驚醒,剛要調轉馬頭撤退時,山林中驚現無數弓弩手將他圍住。

  亂箭齊發,飛箭如蝗,帶著冷冽寒芒激射而來的箭矢讓孫堅避無可避。

  砰砰砰

  身上扎滿箭矢的孫堅仰天從馬上摔落,連同戰馬一同渾身中箭。

  透過鬱鬱蔥蔥的山林望向火紅的烈日,孫堅嘴邊溢出鮮血,對傷痛已經麻木的孫堅在生命最後一刻微不可聞地說道:“伯符,孫家,交給你了。”

  孫堅被射殺袁術全軍震動

  眼看攻破襄陽在即,主帥卻陣亡無人主持大局的袁術大軍陷入混亂之中,黃祖乘勝追擊獲得大勝,但卻還想要趕盡殺絕,一路追殺,卻沒想到被錯過大戰的孫策生擒。

  夕陽西下,襄陽城頭上,衣著光鮮的劉表神色肅然地俯視城外情景。

  迎著落日餘暉,孫策帶著俘虜黃祖孤身而來,並未穿戴鎧甲,將被捆縛的黃祖向前一推,而後堅毅面龐不帶一絲情感地朝襄陽城屈膝跪下。

  黃祖進城後,伊籍走上城頭來到劉表身邊,低聲道:“孫策只想索回孫堅的遺體。”

  劉表閉目一嘆,點了點頭。

  用草蓆將已經骨肉模糊的孫堅遺體包裹住,孫策扛起父親的遺體,回身牽馬離去。

  落日餘暉映照下,一馬一人一屍的畫面充滿了淒涼與悲情……

  第六十四章 崛起江東

  袁術伐劉表,天下聚焦,因為袁術若勝,拿下荊州後將一躍成為天下屬地最廣的諸侯。

  關注這場戰爭的梟雄們都沒有料到袁術在形勢大好的情況下居然敗得極快極慘,七萬大軍不但主帥孫堅陣亡,更是折損近半。

  但是相較於士兵傷亡,袁術失去孫堅後減損的實力,難以估量。

  “什麼孫文台戰死?”

  連日來在府中設宴提前慶賀的袁術驚得拍案而起,張口結舌面紅耳赤,直到來稟報軍情的人複述數次才確認自己的耳朵沒有聽錯。

  揮退左右的袁術失魂落魄地坐下,六神無主,面色一片慘白。

  夏秋時節,他卻從心底感到了無盡的寒冷。

  袁術有數不清的缺點,但是他明白一點,少了孫堅,他何止是斷了一臂

  如今他之所以強盛,至少有一半是孫堅的功勞。

  沒了孫堅,日後還如何稱霸天下?

  相較其他諸侯得到消息後幸災樂禍,郭嘉在益州得到孫堅戰死,袁術大軍潰敗的消息後,只是微微一嘆,他與袁術假惺惺的合作,卻不願發兵荊州,不是他不想要荊州,而是袁術伐劉表,始終不沾大義,加上此時益州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郭嘉不能朝令夕改,倉促用兵,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郭嘉記憶中,袁術伐劉表是速敗,而劉表這位守成之君在世時,還真的沒有誰在荊州討得便宜。

  有這三個原因,郭嘉從一開始就沒想過對荊州用兵,卻能從袁術那裡白賺糧草,已經是意外收穫了。

  而先前對袁術使者以禮相待,此戰之後,郭嘉將與袁術劃清界限,因為袁術攻伐劉表已成事實,必遭天下人不齒,局勢的轉變,讓郭嘉也必須調整對外的策略。

  至於郭嘉既然知道袁術必敗,卻還與袁術使者有來往,原因很簡單,那時接待袁術使者,是不與天下諸侯處在對立的位置上,袁術伐劉表後,袁術失了大義,又兼與袁紹曹操等人的立場徹底對立,郭嘉不出兵助袁術,使得他在立場上雖未偏向袁紹曹操,卻也至少是沒有與袁術同流合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