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後一題,秦宓怎麼答的?罵我了沒有?”郭嘉笑意玩味。

  最後一題,是對當今時事各抒己見。

  甄堯捧著秦宓的答卷,環視眾人後,朗聲道:“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第五十章 謹小慎微

  益州府首推科舉制的考試落下帷幕,應邀前來參加的秦宓離開大將軍府後就與好友彭羕一同坐上了自家馬車,朝鄴縣返回。

  坐在車中身體晃悠的秦宓有些出神,腦海中還回想著考題,也在想著郭嘉此舉的意義。

  外人是不知道郭嘉要用考試的辦法甄選益州新的官員,很多益州人都以為郭嘉是想用才學羞辱他們,所以有了考試,至於背後的原因,只有郭嘉與他的幕僚們清楚。

  可是秦宓卻看出了郭嘉的意圖,同時內心輕嘆:主公,如何收拾除去益州士族後的殘局,你終於還是想出了對策。

  而這個對策無疑是斬斷了士族的生存之道,想要出仕為官,便需能者居其任,孝廉茂才之途已被廢除。

  “我還以為郭嘉出的考題有多難,不過如此而已,子勑兄,你對郭嘉甚為敬仰推崇,言過其實了。”

  秦宓微微皺眉,對坐在面前的好友彭羕面帶輕蔑,言辭對郭嘉深有不屑,讓秦宓搖頭不已。

  深知這個好友也有才華,但卻滿心傲氣,對誰都有幾分輕視,唯獨在自己面前心平氣和,秦宓也鬧不清楚原因是什麼,或許年少成名令他先入為主地懷有敬佩吧。

  “此言差矣,我主此次邀益州士子前來應試,並非有意刁難,意欲從中選拔出真才實學者,造福益州百姓,此乃大善之舉。”

  秦宓毫不避忌地稱郭嘉為“我主”,實際上是對朋友的尊重,他認郭嘉為主,也光明正大,無須遮遮掩掩。

  這番言語對郭嘉的推崇與維護讓彭羕收起了輕慢之心,俊郎的面孔浮現一絲凝重之色,關切地說道:“子勑兄,你可知天下人會如何看待你?”

  聞言淡淡一笑,秦宓面不改色說:“世間毀譽,個人榮辱,不足為道,我欲助主公成大業安天下之心,山嶽不移。”

  彭羕面露愧色,秦宓的志氣令他自愧不如,但還是誠懇地陳明利弊。

  “子勑兄,郭嘉若敗,你成天下笑柄,自身難保。郭嘉若成,在你身後無數心向漢室的遺民會對你百般唾棄,甚至子子孫孫都遭牽連。”

  這個道理,秦宓又怎能不明白呢?他是第一個投靠郭嘉的士族子弟,不管將來是不是有更多的士族子弟歸附郭嘉,他始終都會處於風口浪尖,忠於漢室的人會罵他與郭嘉是一丘之貉,君臣父子,仁孝禮儀,秦宓,是天下人眼中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就算郭嘉成就帝業,可後世儒家學者,還是會批判他秦宓此時率先投賊的行為。

  秦宓默不作聲,心志已明,無須再言,但是彭羕卻以為秦宓無言以對,於是繼續勸誡。

  “子勑兄,以你之才,若離開益州投奔袁紹或袁術,青史留名,不在話下。郭嘉殺了你的長輩,你卻投效了他,於情於理,都令人費解啊,於公,郭嘉是朝廷欽犯,漢室逆賊,於私,郭嘉與秦家有血海深仇,你投效郭嘉,他會重用你嗎?”

  秦宓不以為意,淡然道:“姑且不論我主應不應被天下人討伐,秦家煽動百姓作亂,事成事敗,都有無數百姓家破人亡,秦家之罪,非與我主,而在蒼生,我主網開一面只誅首惡而寬恕旁人,是不願再遭殺孽,寬慈仁厚令我感激不已,袁紹,袁術?呵呵,難道還有人看不出袁家野心是要一統山東自立為王嗎?與我主又有何分別?天下人兩年多以前被我主與甄家騙了,如今,卻又被袁家騙了,可袁家是騙得天下啊。”

  此時山東是指崤山與函谷關以東的地區,與關東諸侯的關東類似。

  彭羕面露震驚,經秦宓這麼一提,似乎很多解不開的困惑都有了答案。

  為何關東聯軍聲勢浩大卻最終也沒能剿滅董卓,為何董卓遷都後關東聯軍就偃旗息鼓,只有孫堅還在司隸地區與董卓部將鏖戰。

  野心,都是狼子野心之輩,與郭嘉又有何不同?就連漢室宗親劉焉,入主益州後名為州牧,實則僭越坐上了土皇帝,四世三公的袁家難道真的會為了匡扶漢室而不遺餘力嗎?

  無聲一嘆,彭羕面帶憂色地問秦宓:“子勑兄,郭嘉會重用你嗎?而你,難道真的可以放下與郭嘉的家仇私怨?”

  秦宓呵呵一笑,仿佛自言自語地說道:“記人之善,忘人之過,我主待我已是情深意重了,天下分崩,亂世蒼生,倘若忠孝不能兩全,我也只能為我主盡忠而不孝於秦家。”

  過了半晌,面帶敬重之色的彭羕朝秦宓一拜,沉默不語。

  秦宓的話讓彭羕心神俱震,秦宓志在輔佐郭嘉匡扶天下,已經不顧個人榮辱與家族私利了。

  掀開馬車狹小的車窗簾子,秦宓望向天空,鵝毛般的雪花緩緩飄落,大地已是一片茫茫銀白。

  今年的第一場雪啊。

  可益州士族的寒冬,還未真正到來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