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郭嘉臉色如常,心裡其實很感動,蔡琰不要正妻名分,卻實實在在地想為一個和睦的家庭而努力,故意在他面前襯托別人的情誼,想起讓自己苦惱的事情,郭嘉問道:“媳婦兒,你說我該拿益州士族怎麼辦?”

  蔡琰曾說過待郭嘉執掌一州之地,士族是殺是留都在一念之間,這代表了郭嘉的實力,可重點是在一念之間,一念,可成霸業,也能自毀前程。

  仰起臉想了想之後,蔡琰柔聲道:“不能為你所用者,斬除後患。”

  臉色陰沉下來的郭嘉撇嘴道:“廢話。”

  朝郭嘉投去一個白眼,蔡琰繼續說道:“益州士族已出仕者斷不會臣服,可益州士族中還未出仕的年輕一輩,卻也能人輩出,這些人,可用。”

  這倒是有點兒道理了,郭嘉細細一琢磨,疑聲問道:“可益州士族同氣連枝,牽一髮動全身,若我殺了這些士族門閥的實權者,年輕士子會為我所用?”

  蔡琰輕笑著搖搖頭道:“不知是誰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天下熙攘皆為利往,此話不假,可夫君不能將天下士子皆視為庸碌利徒,讀聖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胸懷大志者,何處沒有?家族利益固然是一道士族子弟背負的枷鎖,可夫君若能解開他們身上的枷鎖,難道士族子弟全都是鼠目寸光之輩嗎?夫君出身寒微,以及手下謀士戲志才與徐庶,難道天下只有你三人立志為蒼生謀福祉,為江山定太平嗎?”

  猶如醍醐灌頂,郭嘉恍然醒悟,神色略顯激動地思考片刻後,抱住蔡琰狠狠親了一口,壓抑著興奮朝蔡琰沉聲道:“媳婦兒,小別數月,難道你不想我嗎?”

  蔡琰紅霞撲面,媚眼如絲,似嗔似嬌地說:“想啊,只要夫君不怕明日家父上門,妾身聽憑夫君處置。”

  忍住想要迸發的**,郭嘉親手為蔡琰整理好衣裳,伸手撫在她臉上,苦笑道:“你爹能不惹事嗎?”

  蔡琰嬉笑著握住郭嘉的手,說:“有妾身在,放心吧。”

  第二十四章 治標治本

  其實蔡琰講述給郭嘉的道理,放在後世也同樣如此,許多胸懷大志立誓要有一番作為的青年俊彥,在走出象牙塔之前大多都是憧憬著美好前程,國家棟樑,開拓未來,建設家園,功成名就時流芳百世,但現實與夢想的差距磨滅了他們的雄心壯志,不得不向權勢低頭,滿腔熱血與才華最終也只用在了追名逐利上面。

  士族子弟雖不少都是飛鷹走狗,橫行霸道之徒,可總有飽讀詩書,滿腹才華之輩,這些人不會天生就為了家族利益而生存,聖賢之言讓他們在屈服權勢之前,也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準則,誰又不想成為一個利國利民的國士呢?

  只要郭嘉能夠讓有真才實學並志存高遠的士族子弟有用武之地,不但能夠給天下士族豎立一個榜樣,更可以分化士族內部,只是這美好的藍圖實施起來,恐怕還要再三斟酌,草率不得。

  翌日清晨,郭嘉召集手下謀士們在府中議事,他剛想開口將壓制士族的對策與謀士們商議時,姍姍來遲的甄儼皺眉不已地跨入堂中,朝郭嘉一行禮後,先稟報了一個最新得到的消息。

  “主公,董卓遷都長安之後,昭告天下,號令十八路諸侯攻伐益州。”

  滿堂謀士垂首露出暗笑,並未有絲毫驚慌之色,郭嘉坐在主位上搖頭輕笑不已。

  實際上半個月前董卓的招安使者已經來過一回,被郭嘉拒之門外。

  董卓是想和郭嘉聯手抵擋關東聯軍,所以入長安後先招安郭嘉,卻沒有得逞,現在是氣急攻心,反倒號令十八路諸侯攻伐益州。

  “董太師這道假天子名義的詔令,肯定沒有和幕僚們商量過就發了出來。看來董太師是對我恨之入骨,頭腦都不清醒了。”

  從主位上站起來的郭嘉開懷大笑,在謀士中間來回踱步,笑聲就是止不住。

  謀士們各個心照不宣地露出淡笑,郭修敞手笑言道:“想必董太師冷靜下來,肯定也追悔莫及了。關東聯軍與董太師鏖戰半年,兵疲馬乏,糧草消耗嚴重,各個心中早有離意,主公拿下益州,諸侯們拍手稱快還說得過去,因為他們更有理由返回屬地壯大自己以圖剿賊平亂,可董太師一道號令諸侯們攻伐益州的詔令,諸侯們若從,必然以此為藉口借道關中,董太師若不放行,等同出爾反爾,董太師借道給關東諸侯的話,呵呵,首先被剿滅的,就是董太師自己,這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原本郭嘉還有些顧慮,沒想到董卓幫了他一個大忙啊。

  “我要謝謝董卓啊,面對這道天子名義的詔令,關東諸侯從的話,就是認可董卓竊據龍庭足可號令天下,關東諸侯不從的話,自然也就不會來益州了。十八路諸侯號稱數十萬眾,車馬勞頓,糧草供給都是頭等大事,現在就算關東諸侯真想要討伐益州,也是有心無力了。”

  堂內一片歡笑聲,戲志才搖頭道:“這個董太師還真是荒唐事一件接一件,先封了自己一個相國,後又自稱太師,現在又在長安西面開始建郿塢,據說是要將家室移居其中,囤積數十年糧草和數不盡的財寶,竟然還大言不慚,若不能稱雄天下,就在郿塢里安享天年。這,這,這不就是給自己挖墳墓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