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奉孝哥,大哥說甄家已經窮得沒飯吃啦。”

  “是呀,甄家是窮人啦,奉孝哥你現在是大官了,要不要買窮人家的孩子呢?”

  “買我吧,我會斟茶。”

  “我會倒水。”

  “我會揉肩。”

  “我會捏腿。”

  在郭嘉懷中的甄榮這是抬起頭朝郭嘉咧嘴一笑,洋洋得意道:“我會暖床。”

  耳邊清淨了,郭嘉很意外甄榮居然有讓兩位姐姐住嘴的恐怖技能,左右一看,發現甄脫和甄道皆是一副俏臉含羞,秋波暗涌的樣子。

  郭嘉苦惱地想到:十四歲的身體能不能別擠我胳膊了。

  第二十二章 一場家宴

  別看郭嘉住的府邸氣派十足,富麗堂皇的,實際上那是劉焉暗含野心奔著帝王規格去建的州牧府,沒成想天子夢碎了,基業被郭嘉奪了,連帶著豪宅也被郭嘉笑納了。

  住處的確豪華,可郭嘉這一個多月來都是節衣縮食,財政上開源節流,平日飲食也就勉強比軍營里的伙食要稍微好點兒,他也犯不著跑去軍營和將士們同吃同宿,擺出一副同甘苦假惺惺的姿態。

  唯獨奢侈了一把就是派人找了些能工巧匠,按照他簡易的圖紙打造了些八仙桌靠背椅,郭嘉本意是,在外擺出上下禮儀很正常,他沒那麼宏偉的抱負去宣揚人人平等,畢竟儒家思想影響太深,君臣禮儀深入人心,可是對內,自家人坐在一起,大可不必有地位之別,尤其是吃飯這種哪家哪戶不是天天有的事情,圍在八仙桌前,坐著靠背椅,大家顯得親切一些,溫馨一些,動亂的年代,縱然是謀宏圖霸業,可回到心靈避風港的家中,能得一分寧靜祥和就是人生逸事。

  這八仙桌的登場是用在了一場家宴中,甄家老夫人,甄家三兄弟,蔡邕夫婦,郭嘉和蔡琰,正巧八個人湊成八仙圍在桌前。

  眾人眼神怪異地盯著郭嘉,蔡邕甚至鬍子都氣歪了,忍而不發。

  難得讓下人做了桌佳肴美味,可飯桌上氣氛詭異,大家似乎都是味如嚼蠟的樣子,郭嘉作為主人,只好舉起酒杯朝身邊的蔡邕一敬,誠懇地說了一番話。

  “蔡大人,哦,我這麼稱呼你,恐怕你要覺得我是在奚落你,這樣,我稱呼你蔡公吧,蔡公,公事而論,你應該恨我,因為我郭嘉是叛逆賊首,朝廷派來的益州牧被我殺了,漢室江山的益州,也被我占領了,這,你應該恨我,這個我能理解,我也不想義正言辭地說是為了天下萬民而造反,這太虛偽,但是,我希望你想一想,我郭嘉活了快二十一年,我在潁川接濟難民,黃巾來犯,我十五歲帶領著百名十歲出頭的少年出城殺敵,我出門遊歷,河東衛仲道罔顧人命,我氣憤難平,殺他除害。我途徑徐州,陶謙兒子貪圖我身邊女子美色,陶謙也想收我為他所用,而非是為朝廷緝拿欽犯,他不仁在先,我不義在後。而後洛陽城中,袁術與曹操圍殺我,我沒做過任何對不起二人的事情,朝廷說我是夥同黨羽在洛陽城中謀反,你是當世大儒,難道這也看不出來嗎?我郭嘉會蠢到不足十人就謀反?我走到今天這一步,除了是自己的理想,有一半,都是形勢所迫啊。”

  這話一半是說給蔡邕,一半是說給甄母的,但是必須是主動當著蔡邕說,畢竟郭嘉跟蔡琰孩子都有了,跟甄家那邊,婚約都解除了,關係算是不清不楚的。

  蔡邕閉著眼睛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對他來說,郭嘉就是叛逆,不管什麼原因,都不能原諒,儒家講究君臣父子,尊卑有序,蔡邕是漢臣,郭嘉是漢民,犯上作亂,就是大逆不道。

  可郭嘉說了這麼一番算是肺腑之言,將他的難言之隱與時局所迫全部吐露出來,是想給蔡邕等人一個思想上的台階,不奢望蔡邕為他造反助威吶喊,起碼不偏不倚保持中立吧,別暗中搞些讓郭嘉忍不住拔刀的小動作,郭嘉就燒香拜佛了。

  蔡琰的母親實際上已經接受了郭嘉這個女婿,老兩口經歷了兩年的喪女之痛,現在不但和女兒重逢,還有個外孫供他們以享天倫之樂,一個母親還能奢求什麼呢?

  見到蔡邕繃著臉一副與郭嘉勢不兩立的樣子,蔡琰的母親私下拽了拽蔡邕的衣服,八仙桌就是好,能掩住桌底下的小動作,別人也瞧不見。

  蔡邕這才睜開眼,但還是一言不發,不看郭嘉一眼。

  舉著酒杯,郭嘉繼續言辭真摯地說道:“蔡公,就私而論,我與文姬情投意合,兩情相悅,的確未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於禮不合,世俗不容,也因此,世間輕賤貶斥文姬者數不勝數,此乃我之過,但木已成舟,文姬已為我兒母親,血脈而言,我應稱你一聲岳父,稱文姬之母一聲岳母,你要是覺得有我這個女婿讓你一代大儒顏面無存的話,你可以不認我,但是,我懇求你,不要責怪文姬,千錯萬錯,都是我郭嘉的錯,文姬一介女子,身不由己。”

  郭嘉心底里也鬧不清楚他和蔡琰究竟是誰先喜歡誰,究竟兩人之間有沒有愛情存在,反正那一夜在馬車中,兩人都喝得七分醉,豪言壯語之後便有點兒知己的感嘆,最終也不知道蔡琰是乾柴,郭嘉是烈火,還是倆人湊一起一點就燃,反正郭嘉自我感覺很良好,畢竟生了一張能吃軟飯的臉,加上半肚子能唬住人的墨水,才子不才子不好說,但至少蔡琰第二天醒來時沒大哭大鬧要和郭嘉拼命,還再承雨露了一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