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蔡琰仿佛聽到一個笑話,輕聲而笑,沒有回答母親的問題。

  恥笑?郭嘉,你會讓我被天下人光明正大的恥笑嗎?有一天,終有一天,天下人可以恥笑我蔡琰,但必須跪在你面前頂禮膜拜,想要恥笑,也只能永遠在心裡。

  “琰兒,現在可如何是好?還有半個月你就要就要……老爺不肯出面去求陛下開恩,難道,難道就沒有法子了嗎?”

  不管女兒做錯了什麼,蔡母肯定不忍心見到女兒身受腐刑又流放西北苦寒之地,但蔡邕一代大儒,女兒做出如此有損門風的事情,顏面無存,怎會出面求情?朝堂上因此事的明爭暗鬥剛落下帷幕,誰也不會願意因此事而再起波瀾,惹禍上身。

  靠著牆壁閉目養神的蔡琰輕聲說道:“能救我的,只有一人。”

  “誰?”蔡母仿佛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眼中露出希冀目光。

  “郭嘉。”

  蔡母面露疑惑之色,遲疑地問道:“他,他有法子?他會來嗎?”

  昂起頭睜開眼,望著黑暗的天牢之頂,蔡琰眯著眼睛淡淡道:“成霸業者,一城一地得失皆不放眼中,何況一女子?”

  郭嘉,你若硬闖洛陽劫獄,那就是我蔡琰看錯了你。

  我死之後,你的帝王之心,才會徹底萌芽吧。

  手輕輕撫在小腹上,蔡琰仰視的眼神罕見地露出一抹溫柔。

  只可惜,若是早知有孕,我會等孩子出世再回洛陽。

  郭嘉,我和你的孩子,一定青出於藍,一定……

  近日來一直謹言慎行的荀彧出了長樂宮後就徑直回府。

  剛入府門,下人向他稟告說有人來訪,聲稱潁川故人。

  荀彧心中疑惑,郭嘉已成朝廷欽犯,斷然不可能再入洛陽,而潁川故人,除了郭嘉,還能有誰?

  當他走入書房之後,見到來人,先是一愣,而後露出驚喜的笑容說道:“元直!哎呀,我早該想到是你啦。”

  徐庶朝荀彧行了一禮,他與荀彧不過數面之緣,相交不如戲志才,郭嘉二人與荀彧情誼深,但彼此信服卻毋庸置疑。

  二人入座之後,奉上茶水,荀彧開門見山地問道:“奉孝在何處?”

  既然徐庶來了,郭嘉必然也來了。

  徐庶知道瞞不過王佐之才荀彧,於是點頭微笑道:“奉孝身在洛陽城外的北邙山下。”

  荀彧聽後收起笑容,試探性地問道:“奉孝此行,是為了蔡小姐?”

  徐庶並不隱瞞,說:“數日前奉孝得知蔡小姐身陷天牢,便火速趕來。此來,是救蔡小姐。”

  對此,荀彧嘆息道:“元直啊,我聽說蔡小姐蒙難,也是想要援手救她,可如今洛陽城中已經無人能救她了。”

  徐庶收斂笑容,說:“在下也是這麼認為。能救蔡小姐的只有三人,大將軍何進,太傅袁隗,中常侍張讓。三人各為外戚,士族,宦官領袖,可三方在朝堂博弈已成微妙局勢,此時,誰也不會再起干戈,尤其是幫助奉孝,等同引火燒身。”

  時局和處境大家都是明眼人,看得比誰都清楚,所以荀彧有心無力,可他不明白了,以郭嘉的才智不難看出如今局面,想救蔡琰,只剩下最後一條路:劫獄。

  可這個辦法如同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若是天牢是好劫的,那就稱不上易入難出,險峻環繞的天牢了。

  猜測到郭嘉或許會鋌而走險聚眾劫獄,荀彧急忙地問道:“奉孝帶了幾人前來?”

  徐庶料到了荀彧所慮,說:“此來,只我與奉孝二人。”

  沒想到心中所猜落空,荀彧這又鬧不清楚郭嘉有什麼打算,於是問:“那奉孝有何妙計救蔡小姐?”

  既然不是劫獄,那隻剩下智取一途了。

  徐庶面帶微笑輕聲道:“奉孝差我來,只想讓文若幫他約個人,前去北邙山見上一見。”

  “何人?”

  荀彧是猜不到當今局面下,還有誰有能量可以救出蔡琰,畢竟外戚,宦官,士族,都不會有人出面為蔡琰求情。

  “皇子協。”

  聽到徐庶口中答案,荀彧面色一滯,隨即恍然大悟,喜形於色道:“奉孝果然思謀若定,此時此刻,也只有皇子協身處局外卻又想插足其中將清水攪渾。”

  第六十九章 郭嘉來投

  自從郭嘉殺出洛陽之後,皇子協聞聽消息萬分失落,不過很快他便又再次打起精神,因為他發現了一個在他心中比郭嘉更加得力的助手。

  荀彧擔任守宮令,執掌皇宮內的筆墨等,這本就是個閒散職務,半點兒權力都沒有,加上天子臥病不起,宮內事物被何後和十常侍把持,荀彧擔任個虛職只是浪費光陰。

  但有心試探荀彧的皇子協卻趁著每日空隙時間將荀彧叫到居所,虛心請教一番,皇子協發現荀彧身負才華非常人能及,於是每日抽空都會聽聽荀彧教導,不但有益自身才學,同時也是拉攏荀彧的一個方法,同樣荀彧在和皇子協相處的過程中發現,比起那個天天吃喝玩樂荒唐無稽的皇子辯,顯然皇子協更適合坐上皇位,不過他心裡這麼想,絕不會宣之於口並付諸行動。

  今日照例將荀彧喚來,皇子協跪坐在桌前,八歲的孩童神情肅穆,一副虛心聽教的模樣,待荀彧行禮後跪坐在皇子協對面後,皇子協說:“文若,孤今日想聽聽公子小白的事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