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劉備緩步退出劉焉房中,待關上房門後,劉備趁著夜色仰望空中殘月,一雙深邃精明的眸子綻出不為人知的色彩。

  與此同時,司空袁逢的府中,袁逢與袁紹相對而坐。

  這二人是親生父子,但袁逢已將袁紹過繼了兄弟。

  豪飲一夜的袁紹此刻已經酒醒了大半,知道父親深夜將自己喚至府中並且遣退下人,定是有要事相談。

  袁逢一直望著外貌英武不凡的袁紹,袁紹只低頭飲茶,醒醒腦子,並不出言詢問。

  良久,袁逢撫須一嘆,說:“本初,倘若日後公路有難,你可千萬不能見死不救啊。”

  袁紹大驚失色,急忙道:“公路乃我從弟,骨肉至親,我豈會坐視他蒙難?父親此言何意?”

  汝南袁家到了袁紹這一代,能夠令人高看幾眼的也只有袁紹與袁術了,而袁紹是庶子,袁術是嫡子,二人若日後相爭,必使袁家元氣大傷。作為二人的父親,袁逢內心也清楚袁術對袁紹面服心不服,袁紹素有大志,恐怕也不會將袁家嫡子袁術放在眼裡。

  這個話題,袁逢暫且放下,他緩緩說道:“本初,這幾年你在洛陽的所作所為,我們這些長輩都看在眼裡。數年前你廣結名士,頗有戰國公子之風。可你卻忘了我袁家時刻處在風口浪尖,當日便有小人上表天子說你蓄養死士意圖不軌,險些令我袁家身處險地。”

  “父親,我,我……”袁紹百口莫辯,他喜好結交天下名士沒錯,卻絲毫沒有蓄養死士的意圖,那幾年,他袁紹得了不少文人雅士的好評,贊他禮賢下士,風度過人。

  袁逢擺擺手示意袁紹不必驚慌,繼而說道:“我說這些,只是想告誡你要審時度勢,而你廣結名士的作為,為父和你的叔伯甚感欣慰。如今陛下賣官售爵,我袁家有四世三公的美譽,但如今三公之位,錢帛換購,唾手可得。長久下去,我袁家勢必衰落,因此,我今日喚你來,是想將振興袁家的重任交託與你。”

  內心狂喜面上卻一副驚容的袁紹道:“孩兒何德何能擔此大任?”

  任誰都知道這是謙恭之辭,袁逢也不願在旁枝末節多費唇舌,繼續說道:“你私交好友曹阿瞞乃非常之人,他日若能成你臂膀固然是好,若不能為你所用,儘早除之。”

  見到袁紹面露疑惑之色,袁逢解釋道:“那曹阿瞞雖是閹宦之後,但志向不小。早年他杖斃蹇碩之叔,贏得士林一片讚譽,近年他數次被貶也是因他為當年黨錮之禍而翻案,由此可見,此人不但要與閹宦劃清界限,更是要贏得士族支持。梁國橋玄,南陽何顒,汝南許劭皆對曹阿瞞另眼相看,稱其有安邦定國之才。”

  袁紹似懂非懂地點點頭,他懂的是曹操比他出色,儘管內心並不承認,可父親就是這麼認為的,他不懂的是曹操既然有安邦定國的才幹,為何要除掉他?於漢室有助,於江山社稷有利啊。

  接下來袁逢的話解開了他的疑惑,袁逢說:“黃巾雖平,閹宦猶在,十常侍把持朝中大權,大將軍作為外戚自然不甘,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將是兩者之間的明爭暗鬥了。本初,四海紛亂,江山不平,亂世將至,外戚與宦官只顧在朝中爭權奪利,為父卻希望你將眼光,投向朝廷之外,這萬里江山之中。”

  袁紹心頭劇震,他已經深刻感受到了父親這句話的深意。

  袁逢同樣目光如炬地直視著袁紹,見他神色,欣慰地浮起一抹微笑,說:“先帝與陛下重用宦官外戚,將士族批為亂黨,天下士族門閥皆心生怨憤,我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只待時機一到,便可登高一呼,天下有志之士必將爭相投效!”

  呆呆地望著父親在自己面前握住的拳頭,那澎湃的氣勢哪像一個儒雅文士會有的?袁紹發現自己根本不了解父親,此時此刻,他躬身一拜,鄭重而謙卑地說道:“請父親教我。”

  袁逢將袁紹扶起,嚴肅地說道:“十常侍與大將軍之爭,你可在暗中推波助瀾,待兩方生死不休之際,你可自立門庭,待兩敗俱傷時,一舉上位。”

  袁紹忽現愁容,問:“這兩方雖勢同水火,卻不見得會生死相搏,此事難為。”

  袁逢卻鄭重地搖了搖頭,同時手指指了指屋頂。

  袁紹即刻會意,心驚不已。

  陛下殯天?再一想,恍然大悟!

  天子膝下兩子,長子劉辯乃何後所生,次子劉協乃王美人所生,若陛下殯天,儲位之爭將事關兩方身家性命。

  不過,袁紹還是心存顧慮,說:“可陛下未過而立之年……”

  此時漢靈帝連三十歲都沒到呢,到了明年才剛滿三十,就算他再短命,袁紹此刻也只敢設想天子四旬才會去世。

  可是袁逢卻低聲道:“天子雖正當壯年,龍體卻每況愈下,不出十年,恐辭世歸天。”

  袁紹目瞪口呆,再也說不出什麼。

  袁逢最後囑咐道:“本初,袁家盛衰皆交託於你了,千萬記得,若天賜良機,不要猶豫,你登高一呼,天下士族必以我袁家為首,只要你一手掌握兵權,一手掌握士族,天下盡在袁家囊中,那時,若天命在我袁家,你便自取,若不在,你就效仿齊桓晉文即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