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休若所言正是,在下也絞盡腦汁揣摩波才行軍目的,卻沒有絲毫頭緒。”陳群嘆息一聲,將目光投向了郭嘉。

  而此時,戲志才卻略有深意地看了眼郭嘉,郭嘉同樣心中有個預感:波才是沖我來的!

  但是這話無論如何都不能說出口,否則將惹殺身之禍。

  兩日後,潁川各地名門望族皆全部遷入長社城中,郭嘉也帶著家中三百多戶平民進入了長社,並將徐庶母子接來匯合。

  與此同時,波才率部一萬踏入潁川,得到消息後直奔長社而來。

  長社城縣府中,縣令以及縣丞等官吏早已望風而逃,此地倒成了士族豪門的議事指揮之所。

  “各家僕役護衛加起來共計一千七百餘人,運至城中的糧草足夠支撐半年。”陳群匯報之後微微一嘆,這各家大族的糧草挺多,奈何能上戰場的人太少了。

  荀衍點點頭之後望向郭嘉,徐庶,戲志才,詢問道:“波才大軍恐怕一日之內就將抵達城下,三位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徐庶回道:“可預先準備好滾油,再將城外石塊搬入城中,守城之時,可用來禦敵。此外,城門必須有重兵把守,波才大軍遠道而來,恐怕初戰他的進攻是以衝擊城門為重點。”

  荀衍從善如流,立即傳令執行,而戲志才接著說道:“守城士兵是來自各個世家,戰場之上恐怕不聽號令,各自為戰,我意,將這近兩千守城士兵重新整編,由荀家子弟統一指揮,不聽號令者,可殺一儆百。”

  眾人面色一整,心中驚醒,郭嘉嘆道:“志才所慮甚是,這不足兩千的守軍本就戰力不強,倘若不聽號令擅自行動,恐怕初戰就將被波才攻入城中。”

  不是郭嘉瞧不起這些世家子弟,而是潁川自古出人傑不假,卻不見得凡是潁川名門子弟便就是豪傑,讓郭嘉敬佩的潁川名門,唯有荀家,此危急關頭,也只有荀家子弟能夠當此大任而不會引起眾怒,倘若郭嘉來率領守城,恐怕根本指揮不動一兵一卒,因為世家的奴僕從心底里就看不起出身貧寒的郭嘉,同理,戲志才不行,徐庶不行,就連陳群恐怕也號召力不足,難以服眾。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郭嘉與荀衍等人來到長社城頭,靜待波才大軍。

  時至傍晚,長社城外塵土飛揚,頭裹黃巾的士兵潮水般湧來,在城外一里處停頓下來,騎馬領軍的人正是波才。

  眼看著那座小城近在眼前,波才嘴角揚起一抹不屑的笑容:皇甫嵩一代名將都被我波才斬落馬下,這些潁川士族妄圖用小城阻我大軍?痴心妄想!十萬大軍都被我殺的片甲不留,這小城能有幾兵幾卒?

  “傳令下去,稍作休整,一個時辰後攻城!全力攻破北門,入城後,降而不殺。”

  黃巾軍士們都覺得奇怪,這一路凡是攻破城池都會殺盡士族大戶,為何偏偏現在要降而不殺?這個答案,只有波才一人知道。

  騎在馬上望著長社城的波才回想著半年多以前的一幕,那是深夜在鄴城門外,他力諫張角殺掉那個口出狂言的少年。

  十年之內,太平道若舉事,必一敗塗地!

  郭嘉啊郭嘉,我太平道如今勢如破竹,不日將攻陷帝都,改朝換代,你當日可曾想到如今的局面?我知大賢良師對你厚愛有加,甚至傳言欲收你為義子,將太平道大業傳給你,所以今天,我親自來請你,與我一同前往洛陽,讓你親眼看著我太平道成千古霸業。

  長社城頭,郭嘉與荀衍等人面色嚴酷,望著不遠處的波才大軍,全無懼色。

  他們不怕,怕的人多得是。

  “他,他們要幹什麼?為什麼既不攻打,又不退去,這是何意?”一位牙齒打顫的世家子弟面露怯色,弱弱地詢問。

  陳群挺立城頭,頭也不回地沉聲道:“波才奔襲而來,此刻不過是稍作歇息,待士兵恢復元氣後便會攻城了。”

  徐庶朝荀衍抱拳道:“休若兄,下令讓守城士卒準備吧。”

  荀衍即刻下達數道命令,荀家子弟得令後分頭行動。

  一個時辰後,天幕漸暗,波才此時已是驕兵驕將,絲毫不顧天色昏暗,欲一鼓作氣攻破長社。

  跨馬立於大軍之前的波才大手一揮,怒吼一聲:“攻城。”

  他身後的黃巾軍如脫韁野馬,衝殺而去。

  長社城頭俯視前方兵卒如長龍如海,席捲而來的猛烈之勢,不少世家子弟嚇得瑟瑟發抖,嘴唇發白,而郭嘉卻輕笑道:“聞聽波才大破大漢王師十數萬,斬殺皇甫嵩,盧植,朱儁等十數將,今日一見,此人名不副實,庸才爾。”

  戲志才,徐庶,陳群,荀衍皆認同地點頭輕笑。

  旁邊有世家子弟不明其意,問道:“我觀這黃巾賊來勢兇猛,休若兄為何發笑?”

  荀衍輕笑道:“長社雖是小城,亦不堅固,但波才毫無攻城器械便想強行衝破城門而入,不智之舉,況且此時天昏地暗,波才令部下攻城,絲毫不顧士卒傷亡,有道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待他大軍殺至城下,城上箭雨襲下,黃巾賊更難躲避。看來波才已被此前勝仗沖昏頭腦,天真得認為攻城僅憑人多就足夠了。”

  黃巾軍分列兩陣攻城,前陣士卒抱著巨木沖向城門,後方有弓弩手向城頭射箭掩護,波才率步卒在後方靜觀戰事發展,只要城門一破,他便率軍長驅直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