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荀彧心中有愧,面色尷尬地說道:“奉孝喪母之後,我家中有客不便外出,此來,一是請罪……”

  話還沒說完,郭嘉便笑著打斷了他。

  “文若不必如此,我知你心意即可。”

  荀彧面露苦笑,繼續說道:“二來嘛,我父出面與郭家周旋,從此郭家必不會再生事端,此外,再贈良田千畝以慰你的喪母之痛。”

  郭嘉聽後,哈哈大笑道:“良田千畝?郭家真是欺人太甚,我家中貧寒,亦無奴僕,千畝之地,何人來耕?”

  戲志才和荀彧也同樣苦笑不已,這要換了別人,恐怕至少得高興半天吧,好歹也是良田千畝,可面前這個畢竟是有著鬼才急智的郭嘉,轉眼間便洞悉其中玄機。

  “那奉孝,你的意思呢?”荀彧不溫不火地問道,他已知郭嘉有了對策,他甚至想過自己若是處於郭嘉的立場該如何做,無非就是賣地,關鍵就是賣給誰。

  郭嘉還未答話,戲志才已經憤然道:“郭家之主可惡至極,竟欲折辱奉孝!可恨!”

  荀彧和郭嘉對視一眼,笑意甚濃,郭嘉心中亮堂,卻還是問道:“志才此言何意?”

  戲志才撇了眼郭嘉後笑罵道:“郭奉孝你心中比誰都明白,郭家這麼做無非是讓你轉手再把這田地賣給他們換取錢財,潁川俊傑皆說你郭奉孝清高自傲,如今你若是賣地換錢,必被旁人恥笑。你賣還郭家,此乃大恥!賣與旁人,亦落他人口實,遭人羞辱,倘若你不賣此地,良田荒廢,那更是旁人奚落之據,說你郭奉孝不過一黃口豎子,能言善辯卻只能誇誇其談,良田千畝尚不能治,何談其他?”

  “哈哈哈哈……”郭嘉與荀彧放聲大笑,此事他們三人心中都已想到,利弊得失早已成竹在胸,難處不在能否看出這良田千畝的禍心所在,而是如何應對才是難題。

  “奉孝心中既有對策,何不說出來?此事我思來想去都難以想出一個萬全之策。”荀彧直視郭嘉,看他有何良策。

  戲志才同樣也十分好奇,奇謀百出的郭奉孝如何化解這個難題。

  氣定神閒的郭嘉沉吟半晌後開口道:“文若,我雖年幼,但你知我心,此時,我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文若再幫我一次。”

  好奇的荀彧試想:難道奉孝要將千畝良田賣與我?不,這樣一樣會落人口實,那?贈與我?這倒是個辦法,卻也難掩悠悠眾口罵他郭奉孝攀附之嫌。

  “奉孝有何難處儘管言之,力所能及之事,我必不推辭。”荀彧真心說道。

  郭嘉想了想之後說道:“請文若借我三百戶之家一年活命之糧。”

  荀彧和戲志才滿面疑惑之色,兩人都沒預料到郭嘉所吐之言並非他們所料。

  “這,這倒無妨,此事我可做主,不過,奉孝能否將你心中所思和盤托出,我心中十分好奇奉孝你的想法。”

  荀彧一口答應,只是和戲志才一樣,面露思索,心中大奇。

  郭嘉笑道:“郭家不過是料定我無耕地之人罷了,只要解決了這個難題,還發愁什麼?”

  此言一出,戲志才和荀彧心領神會,腦海中便想到了乞食果腹的難民。

  三人不再言語,相視半晌,忽然齊聲大笑,戲志才更是笑過之後拍手贊道:“奉孝行此善舉,一可讓郭家所圖落空,二可積德濟百姓,實在是功德無量。”

  而郭嘉心中所圖卻不止戲志才所講那麼少,至於更多,日後自見分曉。

  郭嘉雖與荀彧是至交好友,借糧一事卻是鄭重無比,立下字據,畫押為證,約定三年之內分期歸還。

  一月之後,郭嘉名下的良田千畝加上本家之前有的百畝之地均已有了勞力耕種,而在距農田不遠處的樹林旁也建起了簡陋的居室,其中最大的一間木屋之中,傳出了朗朗讀書聲。

  站在屋外的荀彧面上平靜,心中卻難以自制地起伏不定。

  郭奉孝,真鬼才也!

  自己尚不過十歲的少年,卻敢教書育人,在這簡陋的木屋之中教化貧民之子,也不知這近百的幼童將來能否報答郭奉孝的一片苦心!

  郭嘉剛剛講完課走出木屋,正巧碰見荀彧和戲志才,戲志才是應郭嘉之邀,前來授課,畢竟他也是孤身一人,無牽無掛,這育才之事也和他意,欣然接受。

  倒是荀彧出身士族,不可能放下身段來做這被豪門望族所恥笑之事,身份所限,實在無可奈何。

  “小太公,滔滔不絕一上午,恐怕口乾了吧,來,小太公請喝水。”荀彧打趣地遞上一杯水,眼中儘是揶揄之色。

  郭嘉回他一個白眼,腹誹不已:那個挨千刀的老道!

  數年前有個老道與郭嘉有一面之緣,稱郭嘉是姜太公轉世,便有了小太公的稱號,本來時間已久,早已無人問津,可最近接濟流民,百姓之間郭嘉名聲大噪,便有了好事者深挖郭嘉往事,試圖多了解郭嘉一些,於是,這小太公的稱號也就被翻了出來,現在倒好,他接濟的三百戶流民都稱他為小太公。

  “奉孝,這些你都是怎麼想出來的?我荀彧最近幾年也算是見多識廣了,京都洛陽大賢大智之人也偶有面談的機會,可是能想出這些的,只有你郭奉孝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