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志才你素有大才,若是碌碌一生而無所為,恐怕你自己就不心甘吧。”郭嘉仰望著黑幕下的夜空,星辰密布,燦若夏花。

  戲志才苦笑搖頭,澀聲道:“你我皆是寒門出身,奉孝你雖年少,但才勝於我數倍,乃我平生最敬佩和自豪的朋友,知我者非奉孝莫屬,我縱然不甘心滿腔才華淪沒,但時事如此,無可奈何啊。一非豪門望族,舉孝廉難比登天,二無巨資之富,那東都洛陽明碼標價的官位,可望而不可及。即便想為官一方造福蒼生,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也許對歷史來說,匆匆十載之後便是天下大亂之時,但此時此刻,對郭嘉來說,十年,還是一個遙遙無期的時光,想到此處,郭嘉從戲志才手中奪過酒葫蘆,灌下一口之後,說:“如今天下亡國之兆已露,你我二人只待時機到來,便有了用武之地。”

  戲志才哭笑不得,指著郭嘉勸慰道:“奉孝,酒乃穿腸毒藥,你如此年少便貪戀此物,千萬要小心自己的身體啊。”

  郭嘉抹乾淨嘴,似笑非笑地看著戲志才說:“酒不離身的戲志才難道也知道酒乃穿腸毒藥?莫不是怕我喝光了你的美酒才出此言?哈哈哈,若是文若聽了此話,恐怕絕不相信。”

  與郭嘉鬥嘴只能是無可奈何的戲志才無言以對,想了想之後突然表情嚴肅地說道:“前日我拜訪文若時,南陽名士何顒恰好在荀家作客,你猜何顒見到文若時說了什麼?”

  郭嘉接口就說:“王佐之才!”

  戲志才面露驚容,訥訥地問道:“你可是從別處聽說此事?”

  郭嘉搖頭道:“這三日我守在母親墳前,寸步未離,你我二人皆是世人眼中高傲之徒,平日與相往來的朋友屈指可數,而在此時能來看望我郭奉孝的,除了你戲志才,恐怕只有荀文若了,而聽你言,荀家有客,文若自然不方便離開,誰又能給我通風報信告知荀家發生了什麼?”

  心思急轉不過一瞬之間,戲志才也知郭嘉所言非虛,心中驚疑更甚,問道:“那你如何能知何顒所言?”

  郭嘉不答反問:“文若之才,不配王佐之實?”

  戲志才啞口無言,沉默良久後嘆道:“文若確有王佐之才,何顒慧眼識人,此言不虛。遙想當年你不過六歲之童便與我和文若縱論古今,常常語出驚人發人深省,文若言談舉止可謂大家風範,見識不凡,王佐之才,恰如其分,只可惜,可惜……”

  “只可惜英雄無用武之地啊。縱有王佐之才,若無明主,經天緯地之才又如何?”郭嘉輕笑著說道,這一會兒他已經調整好了心情,半開玩笑起來,卻都是大實話。

  戲志才默然無語,是啊,荀彧才華之高,潁川之內恐能及者,莫不過眼前至交好友郭嘉,可出身士族的荀文若尚且報國無門,更何況是貧寒子弟郭奉孝呢?蒼天不公,為何給他們一身才華卻又讓他們生不逢時呢?

  戲志才在心中長吁短嘆,郭嘉卻站起了身舒展了筋骨,邁出一步,腳下趔趄險些栽倒,幸好戲志才眼疾手快一把扶住,苦笑著說:“奉孝啊,以後這酒啊,還是少沾為妙。”

  郭嘉推開戲志才,哈哈一笑,三步一搖,五步一晃地朝家走去,邊走邊朗聲道:

  耳根得聽琴初暢,心地忘機酒半酣。

  若使啟期兼解醉,應言四樂不言三。

  第二章 接濟難民

  回到家中陋室後的郭嘉與戲志才酣飲半宿,同塌而眠,直到翌日午時才悠悠轉醒。

  古代酒精純度不高,宿醉之後並無太多後遺症,郭嘉起身後洗漱整理一番出了家門,恰好看到街上人流涌動,面黃肌瘦衣著破爛的流民四處乞食,景象慘不忍睹。

  正在郭嘉發呆之際,一位面貌英俊神光內斂的藍衫青年來到了郭嘉面前,出言問道:“奉孝在想什麼?”

  郭嘉恍若驚醒,扭頭一看,嘆道:“文若,今日又來了多少流民?”

  丰神俊朗的藍衫青年正是荀彧,他面色凝重地說道:“恐怕不下一萬。中原連年天災不斷,今年又逢大旱,收成恐怕不足往年三成,許多地方的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處境艱難啊。”

  郭嘉冷笑道:“不知豪門大戶家的糧倉里昨夜又爛了幾斗糧食呢。”

  荀彧默不作聲無言以對,他知道郭嘉對世家有偏見,不,不能說是偏見,應該說郭嘉對世家的看法一針見血,只不過換做旁人來看就是敵視了。

  兩人一同回到了郭嘉家中,正好戲志才也已醒來,並在屋中彈琴,郭嘉荀彧並不打擾,靜坐兩旁,閉目聆聽。

  戲志才所彈之樂希音沖和,大氣之外更顯磅礴之勢,令聽者內心激盪,鬥志昂揚,凝久不散,荀彧更是在心中贊道:聞志才所奏之樂,已知其志三分,雄心之大,壯志之高,若用之得宜,不可限量!

  當最後一個琴音落定之後,室內久久無聲,良久,郭嘉才和荀彧同出一口氣,平復下心中激昂,戲志才也拿起絹布擦拭雙手。

  三人相交不論尊長,不分貴賤,只在交心,因此少了須臾奉承的讚賞,繁文縟節更是不放在心上,便是如此,才讓三人情誼難得。

  端上三杯清茶待客,郭嘉朝荀彧問道:“文若此來,所為何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