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歐陽東是土生土長的武岡城人,自小他常和夥伴們光著屁股在這河裡摸魚捉蝦拾貝。對水西門再熟也沒有了。他心裡十分火急,知道這裡是全城最薄弱之處,一旦沈軍在土匪的帶領下來到這裡,從“牛屎橋”下鑽過來,那麼全城就危險了。因此,早在賊軍攻旱西門時,他就防到了這一步,組織上千名市民,把大量的土石倒在牛屎橋下,當賊軍真的趕到時,已經無懈可擊了。

  凌晨3時,沈鴻英鳴號收兵,是夜再無戰事。為掌握賊軍情報,沈鴻英收兵後,易豪用軟梯放周連生從南門東側出去,涉過赧水河,潛往黃家坊。

  1926年10月22日,秋高氣爽,艷陽懸天,與城南遙遙相望的雲山正是景色絕佳、香火旺盛的時節。

  雲山,乃佛教第七十二福地,與南嶽衡山齊名,山上寺廟、塔林林立,有僧民近千人,遠近善男信女求神拜佛者絡繹不絕,但如今武岡城被重兵圍困,人民水深火熱,雲山的菩薩呀,如果你們真的有靈,難道就眼睜睜地目睹這一場人間慘劇發生在眼皮底下嗎?

  第三天夜裡,賊軍又在南門、旱西門、水西門丟下近百具屍體。易豪還要把屍體扔入赧水河,歐陽東得知後,立即予以制止,以免污染下游水質。最後,分別在三道門外各挖一個大坑,就地掩埋,只剩下一部分人頭,分別懸於東西南北四道門外。

  已經進行了兩夜激戰,賊軍還是不會死心。眼下秋高氣爽,風高物燥,最怕的是賊軍火攻。當日,歐陽東、張湘砥、易豪召集各街道的頭領,動員各家各戶備足水,以防賊軍放火,同時又動員老人、婦女,在城牆下繼續燒稀飯,青壯男人仍每天向城牆上搬運石塊。

  已經兩天兩夜沒合眼的軍民,經過十數個鐘頭的緊張準備,又迎來了守城的第三個夜晚。

  晚飯過後,周連生抄原路回到城牆下,易豪下令守軍放下軟梯。

  周連生爬上城樓,易豪關心地問道:“吃過飯了麼?”

  周連生道:“吃過了,當地老百姓知道我是城裡出來的探子,都很熱情,他們備受賊軍騷擾,恨不得賊軍早日離開。”

  “有重大發現麼?”

  周連生點頭:“沈鴻英經過兩夜猛攻未能拿下,惱羞成怒,大罵武岡刁民比軍隊更為可惡。今日早晨,他派張雲卿、朱雲漢到附近幾個村莊大肆搶劫糧食、豬、牛、羊、雞、狗。下午舉行誓師大會,喝血酒,沈鴻英在會上痛哭流涕,說他南征北戰,從未有過這樣的經歷。區區一座小城,守軍不過兩千人,他以一萬雄兵連攻兩夜,死去弟兄二百人,居然還拿不下來,如此奇恥大辱,實難咽下這口氣。今日特地和賊眾喝血酒誓師,定要攻破縣城。一旦拿下,血洗七日七夜,武岡城中,無論男女老幼,一個不留!”

  易豪倒抽一口涼氣,喃喃道:“沈鴻英果然心如蛇蠍!”

  “可不是。”周連生道,“當時我正躲在黃家坊附近的村子裡,只聽到驚天動地的喊叫聲,什麼‘攻下武岡城,血洗七天七夜’,聽起來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易豪道:“這事一定要儘快告訴張團長、歐陽東縣長。連生,走。”

  周連生隨易豪來到南門炮樓,向正在這裡觀察敵情的歐陽東、張湘砥報告賊軍的情況。歐、張聽後大驚。歐陽東說:“此事一定要轉告全城軍民,讓他們知道一旦城市失守,立刻就會血流成河,屍堆如山。”轉對鄧成雲,“你馬上組織宣傳隊,敲著鑼鼓沿街宣傳,告訴市民們沈鴻英的狼子野心!”

  鄧成雲下去後,周連生接著匯報:“還有,他們連攻兩日,知道硬取困難,誓師大會後,張雲卿等土匪還領著大隊廣西佬在雲山腳各村大搶特搶,見值錢的就要,見女人就強姦,見青壯年男人就殺,仿佛是拿不下城市,要在無辜百姓身上宣洩似的。特別有一點最值得注意,土匪每搶一處,總是把各家各戶的煤油、桐油搜集起來。”

  張湘砥嘆道:“他們果然採取火攻!”

  易豪提醒道:“張團長、歐陽縣長,關於火攻一項,張雲卿是很有經驗的,他曾經成功地火燒過溪陳家寨??那年也是現在這樣的季節和天氣。我們不能不防。”

  城樓上正說著話,突然一大群賊兵向城牆湧來,剎那間千百個火把齊燃,映紅了半個天際,吶喊聲一陣高過一陣,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一個內容:

  “拿下武岡城!”

  “血洗七天七夜!”

  “拿下武岡城!”

  “血洗七天七夜!”

  然而,奇怪的是賊兵除了吶喊,並不攻城,只向東西兩個方向轉移。

  一會,東門、迎春門、北門、北門閘、旱西門、水西門各門守軍紛紛來正南門炮樓報告敵情:賊軍已包圍全城,尚未發起攻擊。

  張湘砥、歐陽東令全城軍民除各戶留守一名防火人員之外,全部登上城牆,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血戰。

  已經是秋末初冬之際,深夜寒風刺骨,霜霧很重,全城約四萬多軍民在城牆上站成一道人牆,在寒冷中,不一會兒,每個人都能從頭頂上掃下大片露水。

  各家各戶,都把家中的煤油倒入捅空的竹子裡,一端塞上棉花,做成久燃不滅的火把,插在城牆。上萬個火把把古老的城市圍成圈,在黑暗的夜空下閃爍,這是一道怎樣蔚為壯觀的風景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