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軍事小說] 《匪王》作者:鍾連城【完結】

  正文

  引子 [本章字數:11566 最新更新時間:2007-04-04 14:41:07.0]

  ----------------------------------------------------

  詩云:

  亂世英雄起四方

  有槍就是草頭王

  話說清朝光緒年間,湘西南武岡北鄉,出一奇人,姓鍾名顯尾。鍾顯尾排行第四,上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那年頭饑荒不斷,匪禍連連,父母生下他後,不願再生,遂為他起名“尾”字。無奈天不遂人願,次年母親又為他生下一個弟弟。

  鍾顯尾自幼天資聰穎,頗識禮義。私塾先生見其可愛,許他隨村上大孩子入塾聽課。鍾顯尾三歲背《百家姓》,四歲背《三字經》,五歲背《大學》、《中庸》。六歲那年天降奇禍,他一雙眼連痛三天三夜,隨後失明。

  窮人家養一名盲童,不啻雪上加霜。父母焦慮之際,恰一老叟路經北鄉,將鍾顯尾領走。

  十幾年後,鍾顯尾返鄉,已學成算命絕技,為鄉中父老卜算,十分精確,很快名聲不脛而走。從此,鍾顯尾以算命為業,名聲遠播,被譽為“鍾半仙”。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武岡大旱,五十天不見降雨,資江乾涸見底。大旱年月,人心惶恐,匪賊蜂起,民不聊生。此世道不用半仙卜算,誰都知道是死路一條。

  鍾半仙生意清淡,只好遊走四鄉。仲秋季節,鍾半仙來到黃橋鋪石背鄉。此地毗鄰資江,旱澇保收,是武岡有名的魚米之鄉。鍾半仙期望在此地賺幾升大米。

  誰想一進村便碰上一位老叟,他苦著臉說:“半仙呀半仙,你來得不是時候,石背雖是魚米之鄉,但匪盜猖獗,稍有餘谷即被洗劫,誰還有多餘的米請人算命?”

  鍾半仙又累又餓,嘆喟世道不濟,正欲離去,忽一中年農夫指點道:“今天早晨石背張家張心桂新添一兒,說不定他會請半仙卜一卦,賞你幾升大米。”

  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鍾半仙喜出望外。

  張心桂也是窮苦人,無田無地,惟一的家產是祖宗遺下的兩間破爛木房。年輕時,靠幫長工、打短工、撈魚摸蝦過日子。成家後,靠佃耕財主的田地養家活口。

  眼下,他年過四十,有二子一女,大兒子張順風年近二十,二兒子張樹卿也有十歲了;如今又添了幼子,心裡的高興自不必說。

  老遠,張心桂就喜滋滋地迎上來,高興地說:“天意,天意,我兒晚上剛剛降世,半仙就如期而至。人說半仙神機妙算,看來此話不假。有請有請!”

  鍾半仙被迎進張家,老大遞上葵扇,老二倒過茶水,張心桂則從廚房裡取出幾隻烤紅薯給他充飢。

  鍾半仙將紅薯大口大口地吃罷,很快恢復了精神,請張心桂報嬰兒生辰八字。張心桂照實報了,且不無得意地說:“我這小兒確實不同尋常,懷他時,他媽媽夢見黃蛇入懷;今早出生,哭聲宏亮,一連三個時辰絲毫不減弱。我想這小傢伙將來一定有出息,正要找一位八字先生,沒想到半仙恰在這個時候到了!”

  鍾半仙撇開嘮叨的張心桂,將新生兒的生辰八字按四柱、八卦排列組合,然後皺了皺眉頭。

  敏感的張心桂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問道:“半仙,小兒莫非有不吉?”

  鍾半仙欲言又止。張心桂急了,央求道:“半仙,有什麼話你只管直說!”

  “說出來,只、只怕你……”鍾半仙仍然吞吞吐吐。

  “我不怪你,你直說了才好,要不我一輩子都會不安心。”

  鍾半仙這才壯起膽,鄭重其事地對張心桂說:“張家老哥,你兒子是條孽龍,將來會有成千上萬生靈慘死他手……我勸你忍痛割愛,早早把他……”他做了個?死的手勢。

  張心桂吃了一驚:“你、你在說糊塗話吧?”

  “不,我說的是實話,你這兒子命中匪氣旺盛,長大必將殘害百姓!”

  張心桂望著鍾半仙,半晌,冷笑道:“你算什么半仙,學得幾句瘋言瘋語,四鄉騙飯吃!俗話說,虎毒不食兒。你以為我真會弄死自己的骨肉?呸!別說我兒子成不了大盜,真要成了,才是好事呢。我們石背張家世代受土匪騷擾,真有那一天,我張家豈不要揚眉吐氣了!滾,休要在這裡胡言亂語!”

  鍾半仙被張心桂罵得面紅耳赤,臨走時,仍說道:“你不信我言,將來這孽龍連累張家株連九族,那時就悔之不及了!”

  張心桂更加上火,端起洗過兒子的髒水,向鍾半仙背上潑去……

  閒話休提,卻說張心桂晚年得子,本期待討幾句吉利話,萬沒料到鍾瞎子竟要他將兒子弄死!

  張心桂轟走鍾半仙,請出族上有點文墨的尊長為兒子取名。老先生翻看了一本《康熙字典》及一套發黃的《張氏族譜》,給張心桂的兒子取名為張雲卿,譜名順路,別號劍橫。

  俗話說,窮人養嬌子。張心桂一家對張雲卿呵護有加,張心桂在外面累得死去活來,一回到家中,再疲倦也要把兒子抱在懷中。他常常對大兒張順風、二兒張樹卿說:“爹老了,不知什麼時刻一蹬腿去了,你們可要照看弟弟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