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這裡,蒙仲長吐一口氣,換了一副神色笑著說道:「當然,對於趙國,我並沒有惡意,倘若趙國能與魏宋韓三國聯合抗擊秦國,待趙國需要援助時,在下責無旁貸。」

  「……」

  聽到蒙仲這一番話,平原君趙勝幾番欲言又止,而最終,他露出幾分勉強的笑意:「那就……多謝郾侯了。」

  「不敢。」

  次日,趙勝便啟程返回邯鄲。

  回到邯鄲後,他將蒙仲的原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趙王何,只聽得趙王何久久沉默不語。

  蒙仲說得沒錯,歷代趙國的君主,都是安葬在國都周邊一帶的王陵,無論是以晉陽為都時,還是以邯鄲為都時,唯獨趙主父孤零零地葬在趙齊邊境的靈丘。

  雖然趙王何對外宣稱,那是因為趙主父身故於靈丘、魂魄在靈丘,但事實上就像蒙仲所說的那樣,那是因為趙何至今仍對趙主父心懷恨意,只因為趙主父默許趙章殺死了他趙何最信賴、最信任的老臣肥義。

  而同樣地,因為他默許趙成、李兌逼死趙主父,蒙仲亦對他心懷恨意。

  當然,其實在派趙勝前去的時候,趙王何就已經猜到被會蒙仲拒絕,他只是想最後嘗試一番而已,畢竟,晉陽守這個位子,原本就是屬於蒙仲的,早在十幾年前……

  魏王遫十四年五月,趙王何封廉頗為晉陽守,勒令後者負責擊退犯境的秦軍。

  待廉頗受命時,秦軍已攻入晉陽郡,廉頗率領邯鄲援軍入駐晉陽,幾戰擊敗秦軍,逐步收回失地。

  鑑於此,秦國國尉白起命王齕、嬴摎率精銳之軍增援趙西河,蒙仲得知消息後,亦立刻派晉鄙率河東軍北上。

  晉鄙率軍入駐北屈,擺出一副欲進攻藺地、中陽,截斷秦軍歸路的架勢。

  得知此事後,白起寫信大罵蒙仲:「我攻趙國,與你何干?」

  蒙仲回信嘲諷白起:「北屈乃魏國之城,我調魏軍入駐魏城,與你何干?」

  白起大怒,擅自率軍出函谷關搦戰,蒙仲亦擅自迎戰,雙方在函谷關前打了一仗,不分勝負,各自收兵。

  事後,魏秦兩國各自派使者指責對方破壞停戰協議。

  由於攻打趙國並不順利,且新任的晉陽守廉頗已在北方漸漸站穩,穰侯魏冉意識到錯估了趙國的實力,他終於意識到,趙國並非柔弱可欺的國家。

  於是,魏冉決定與趙國言和。轉而去教訓另外一個出工不出力的盟國——楚國。

  魏王遫十六年,翟章身故。

  這些年蒙仲率軍駐紮於宜陽,後勤諸事全靠翟章替他統籌全局,擔任著類似『小司馬』的職務,如今翟章身故,蒙仲於是推薦了公孫豎。

  魏王遫聽取了蒙仲的建議,召河東守公孫豎回大梁擔任小司馬,再封晉鄙為河東守。

  十七年初,秦王稷與趙王何相會於離石,相約兩國再次修好。

  雖然能夠理解趙王的行為,但趙國再次與秦國結盟,仍然讓蒙仲感到有幾分失望。

  而有意思是,在秦趙兩國的君主相會於離石之後,蒙仲忽然從趙國聽到了一則傳言,說是晉陽守廉頗似乎要殺一個叫做藺相如的趙國上卿。

  過了一陣子,趙國又傳來了一則傳言,說是廉頗光著膀子背著荊條在那位叫做藺相如的上卿府前謝罪。

  魏國的河東守晉鄙得知此事後,寫信去嘲笑廉頗,廉頗專門寫了回信來罵晉鄙,不過卻未解釋他與藺相如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但從細作於趙國送回的消息稱,趙國的臣子眼下空前的團結。

  同年,秦國派華陽君羋戎守函谷關,調白起攻打楚國。

  得知此事後,蒙仲率五萬聯合軍前往宛城,觀望局勢。

  第452章 諸國紛爭(三)

  ……

  魏王遫十七年,秦國派白起攻楚國,接連攻下鄢、鄧、西陵等幾座城池。

  楚王熊橫大驚失色,連忙派人前往秦國詢問緣由,並試圖再次與秦國修好,而此時已率領數萬聯合軍入駐宛城的蒙仲,卻恰巧收到了一封燕國昌國君樂毅從齊地送來的書信。

  樂毅在信中告知蒙仲,恐怕他無法在燕國立足了。

  其中原因,即對他信任萬分的燕王職,於今年在薊城病故,由太子繼位,追諡其父為『燕昭王』。

  樂毅在信中告訴蒙仲,燕太子對他素有成見,在其繼位之後,這位新任的燕王便要求他樂毅加緊吞併齊國,儘快擊破即墨、莒城這兩座現如今齊國仍在反抗的城池。

  但由於此事有悖於樂毅以懷柔方式吞併齊國的策略,樂毅並沒有執行。

  而因為這件事,新任的燕王對他樂毅成見更深,儘管有劇辛在薊城為樂毅擔保,卻仍無法抵消新任燕王對樂毅的懷疑。

  在樂毅寫這封書信前,劇辛被新任的燕王罷免,被一個叫做公孫操的燕國王室子弟取而代之,此時樂毅就意識到自己恐怕已無法在燕國立足。

  收到這份書信後,蒙仲簡直難以置信,他搞不懂燕王職的那個兒子究竟是怎麼想的,居然試圖派人取代劇辛與樂毅二人。

  心驚之餘,蒙仲連忙寫了一封書信,派人送至齊地交予樂毅,告訴樂毅倘若無法在燕國立足,不如前來魏國投奔他。

  沒想到這封書信送出後才半個月,蒙仲便收到了樂毅的第二封書信。

  這第二封書信,是樂毅在逃亡趙國的途中給蒙仲寫的,據他在信中解釋,那位新燕王派了一個叫做『騎劫』的人取代他,他唯恐他返回薊城後被新燕王所殺,便決定逃亡趙國——之所以選擇逃亡趙國,是因為這段時間頻繁有平原君趙勝派去的使者去向他示好,而樂毅被騎劫取代的那會兒,正好有趙國使者拜訪樂毅,在那名趙國使者的勸說下,樂毅遂決定先逃亡趙國避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