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頁
王駿站起身來,恭聲道:“太后娘娘,臣知曉了。”
傑米噠
……
石顯協助太后處理政事,善察上意,很快就明白太后所煩憂的事情。他是閹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只要目的能夠達成就行。但是對於太后這些人上人來說,顧及就比較多,因為總想著圖個好名聲。就比如說太后,公卿們請她臨朝聽政,她非要再三推辭,最後才勉強同意。科室依著他這些日子對太后的觀察,太后精力旺盛,對政事興致勃勃,絲毫都不覺得無趣,可見這對於她是實在不算是一件苦差事。
如今公卿們在為立太子的事情糾結,太后同樣糾結。始元二十一年,太后之子東海王只差一點點就能上位,結果陛下運氣好,最終保住了太子之位,可是兜兜轉轉下來,現在又到了立太子的事情,人都是有欲望的,太后怎麼可能放棄眼前這個機會?
石顯心情激動,他的機會來了。太后舅父姚彥之死與他脫不了干係,還有其他的罪名,猶如懸在他脖子上的刀,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而太后總有一天不會再需要他。現在他如果能為太后解決眼下的困難,日後他就可以舒舒服服的養老了。
第177章
石顯對太后說:“娘娘, 楚王是罪人董氏之子,根本沒有資格做太子。太宗皇帝以哀思太子行巫蠱之事,將其廢除, 另立幼子為太子, 後來馮熙奉樊太后之命迎立先帝為帝時, 也是因為太宗皇帝為哀思太子平反, 所以先帝才能順利繼承大統。”
他這樣解釋有些牽強,但硬要說也說的通。王沅道:“石顯, 你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吧。”
石顯拱手道:“臣願意去說服陛下,廢楚王為庶人, 立東海王為太子。”
王沅吃了一驚, 這宦官居然有這麼大的能耐,不過她沒有好的法子,只能先交給石顯去辦,王沅承諾道:“你能為我辦成此事,必定重重有賞。”
石顯叩首,“臣不要什麼賞賜,只求娘娘饒了臣的小命。”
王沅伸手虛扶了他一把,笑道:“這就要看你的表現如何了。”
事不宜遲, 石顯即刻去了建章 宮。他拿著太后的令牌才能進入, 李頊聽到聲音, 睜開眼睛, 見到石顯,他雙眼瞪圓, 激動地叫出聲來。
傑米噠
自李頊臥病後,就再也沒有見過石顯了。石顯跪在床邊,痛哭起來,哭的比死了爹媽還要傷心。他邊哭邊說,“陛下呀,臣以為再也見不到您了。太后交代掖庭令徹查,原來是董氏心狠嫉妒,故意給您吃丹藥,讓人傷了身子,這樣楚王繼位,董氏就能以太后之尊執掌大權。太后已經下詔宣布了董氏的罪行,廢除董氏的皇后之位。查清事情後,臣被無罪釋放,但臣心系陛下,所以請求太后准許臣來建章 宮服侍您。”
李頊“啊啊”了一會兒,終於能夠艱難地說出幾句話來,“昀兒現在怎麼樣?”
對於董氏現在怎麼樣,他根本一點都不關心,只是昀兒是他的兒子,他的繼承人,李頊唯恐兒子出了意外。傑米噠石顯道:“您放心,楚王殿下現在很好,住在東宮的文淵閣,太后吩咐宮人們用心服侍他。”
李頊歇了一會兒,又斷斷續續地說:“石顯,朕待你不薄,朕的病恐怕不會好了,唯一牽掛的只有昀兒,太子的名分沒有定下來,恐太后從中作祟。”
石顯作苦口婆心狀,“陛下,罪人董氏所犯之事就是將董家滿門抄斬都不為過,楚王是罪人之後,怎麼可以承嗣,公卿們恐怕都不會同意的。”
李頊被石顯的話氣得臉紅脖子粗,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等了好久,他才說:“楚王是朕之親子,自然有資格承嗣。”他疑心頓起,問道,“石顯,你是不是背棄了朕?”
石顯的心提起來,又是痛哭流涕,又是指天發誓,“臣侍奉陛下這麼多年,對您忠心耿耿,陛下既然不相信臣,那麼臣也無話可說,臣這就離開。”
“慢著。”李頊叫住石顯,現在他身邊都是陌生的面孔,無人可用,若是石顯一離開,就再也沒有可以相信的人了。
李頊讓石顯寫冊封太子的詔書,石顯當然不敢寫,寫了他就沒命走出這建章 宮了,他絞盡腦汁說服李頊,但李頊根本不聽他的勸,一心一意只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石顯道:“始元二十一年,先帝病重,公卿們勸說先帝保留您的太子之位,先帝聽從了公卿們的意思。您現在這樣,不太好吧。”
李頊毫不猶豫地說:“此一時,彼一時。先帝當時不管立誰,那都是他的兒子,而朕只有昀兒一個,不立他,卻是立哪個?”
第一天,石顯無功而返,回去後召來手下共同商議,其中一位年輕的小太監笑道:“大人,小的倒有個法子,小人在家時,最最懼怕小人的父親,但凡小人的父親指東,小人絕對不敢朝西。敢問陛下最害怕的人是誰?”
另一個人嘲笑他,“陛下是天下之主,萬民臣服於他,這天底下就沒有陛下懼怕的人。”
石顯一拍手,喜道:“活著的人確實沒有讓陛下懼怕的,但死去的人里有啊。陛下最懼怕先帝,先帝曾經兩度打算廢除太子,至今在陛下心裡留下了深深的恐懼。”
第二日,石顯去看望李頊,他的神情頹廢,眼睛下面有兩團烏青。他對李頊說:“陛下,臣昨日夢到了先帝。”
傑米噠
……
石顯協助太后處理政事,善察上意,很快就明白太后所煩憂的事情。他是閹人,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只要目的能夠達成就行。但是對於太后這些人上人來說,顧及就比較多,因為總想著圖個好名聲。就比如說太后,公卿們請她臨朝聽政,她非要再三推辭,最後才勉強同意。科室依著他這些日子對太后的觀察,太后精力旺盛,對政事興致勃勃,絲毫都不覺得無趣,可見這對於她是實在不算是一件苦差事。
如今公卿們在為立太子的事情糾結,太后同樣糾結。始元二十一年,太后之子東海王只差一點點就能上位,結果陛下運氣好,最終保住了太子之位,可是兜兜轉轉下來,現在又到了立太子的事情,人都是有欲望的,太后怎麼可能放棄眼前這個機會?
石顯心情激動,他的機會來了。太后舅父姚彥之死與他脫不了干係,還有其他的罪名,猶如懸在他脖子上的刀,隨時都有可能掉下來,而太后總有一天不會再需要他。現在他如果能為太后解決眼下的困難,日後他就可以舒舒服服的養老了。
第177章
石顯對太后說:“娘娘, 楚王是罪人董氏之子,根本沒有資格做太子。太宗皇帝以哀思太子行巫蠱之事,將其廢除, 另立幼子為太子, 後來馮熙奉樊太后之命迎立先帝為帝時, 也是因為太宗皇帝為哀思太子平反, 所以先帝才能順利繼承大統。”
他這樣解釋有些牽強,但硬要說也說的通。王沅道:“石顯, 你有什麼想法直接說吧。”
石顯拱手道:“臣願意去說服陛下,廢楚王為庶人, 立東海王為太子。”
王沅吃了一驚, 這宦官居然有這麼大的能耐,不過她沒有好的法子,只能先交給石顯去辦,王沅承諾道:“你能為我辦成此事,必定重重有賞。”
石顯叩首,“臣不要什麼賞賜,只求娘娘饒了臣的小命。”
王沅伸手虛扶了他一把,笑道:“這就要看你的表現如何了。”
事不宜遲, 石顯即刻去了建章 宮。他拿著太后的令牌才能進入, 李頊聽到聲音, 睜開眼睛, 見到石顯,他雙眼瞪圓, 激動地叫出聲來。
傑米噠
自李頊臥病後,就再也沒有見過石顯了。石顯跪在床邊,痛哭起來,哭的比死了爹媽還要傷心。他邊哭邊說,“陛下呀,臣以為再也見不到您了。太后交代掖庭令徹查,原來是董氏心狠嫉妒,故意給您吃丹藥,讓人傷了身子,這樣楚王繼位,董氏就能以太后之尊執掌大權。太后已經下詔宣布了董氏的罪行,廢除董氏的皇后之位。查清事情後,臣被無罪釋放,但臣心系陛下,所以請求太后准許臣來建章 宮服侍您。”
李頊“啊啊”了一會兒,終於能夠艱難地說出幾句話來,“昀兒現在怎麼樣?”
對於董氏現在怎麼樣,他根本一點都不關心,只是昀兒是他的兒子,他的繼承人,李頊唯恐兒子出了意外。傑米噠石顯道:“您放心,楚王殿下現在很好,住在東宮的文淵閣,太后吩咐宮人們用心服侍他。”
李頊歇了一會兒,又斷斷續續地說:“石顯,朕待你不薄,朕的病恐怕不會好了,唯一牽掛的只有昀兒,太子的名分沒有定下來,恐太后從中作祟。”
石顯作苦口婆心狀,“陛下,罪人董氏所犯之事就是將董家滿門抄斬都不為過,楚王是罪人之後,怎麼可以承嗣,公卿們恐怕都不會同意的。”
李頊被石顯的話氣得臉紅脖子粗,一時之間說不出話來,等了好久,他才說:“楚王是朕之親子,自然有資格承嗣。”他疑心頓起,問道,“石顯,你是不是背棄了朕?”
石顯的心提起來,又是痛哭流涕,又是指天發誓,“臣侍奉陛下這麼多年,對您忠心耿耿,陛下既然不相信臣,那麼臣也無話可說,臣這就離開。”
“慢著。”李頊叫住石顯,現在他身邊都是陌生的面孔,無人可用,若是石顯一離開,就再也沒有可以相信的人了。
李頊讓石顯寫冊封太子的詔書,石顯當然不敢寫,寫了他就沒命走出這建章 宮了,他絞盡腦汁說服李頊,但李頊根本不聽他的勸,一心一意只想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
石顯道:“始元二十一年,先帝病重,公卿們勸說先帝保留您的太子之位,先帝聽從了公卿們的意思。您現在這樣,不太好吧。”
李頊毫不猶豫地說:“此一時,彼一時。先帝當時不管立誰,那都是他的兒子,而朕只有昀兒一個,不立他,卻是立哪個?”
第一天,石顯無功而返,回去後召來手下共同商議,其中一位年輕的小太監笑道:“大人,小的倒有個法子,小人在家時,最最懼怕小人的父親,但凡小人的父親指東,小人絕對不敢朝西。敢問陛下最害怕的人是誰?”
另一個人嘲笑他,“陛下是天下之主,萬民臣服於他,這天底下就沒有陛下懼怕的人。”
石顯一拍手,喜道:“活著的人確實沒有讓陛下懼怕的,但死去的人里有啊。陛下最懼怕先帝,先帝曾經兩度打算廢除太子,至今在陛下心裡留下了深深的恐懼。”
第二日,石顯去看望李頊,他的神情頹廢,眼睛下面有兩團烏青。他對李頊說:“陛下,臣昨日夢到了先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