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頁
董母看著女兒急上火了,道:“你可別嚇著昀兒。”吩咐人把李昀帶走,然後對女兒說:“陛下還沒有下立後的詔書,事情還有迴旋的餘地,你先不要急,咱們好好想想辦法。”
董氏道:“太后在陛下立後的事情上本來可以說得上話,只是先帝過世,太后哀傷過甚,道現在身子都沒有恢復過來。咱們以前給樂陵侯等人送財物,被原封不動送出回來,我實在不知道該找誰了。”
“女兒,你怎麼給忘了,”董母笑道,“先帝薨逝,如今是陛下做主的事情,你只需要找陛下信重的人就行了。那石顯不就是一個嗎?”
石顯本是李頊身邊服侍的太子,很得李頊的寵愛。李頊繼位後封他為中書令。中書令一職為太宗皇帝所設,掌傳宣詔命等。
董氏立刻就明白過來,派人給石顯送了很多財物。石顯收下後,親自來椒風殿向董氏道謝,董氏讓李昀出來見石顯,笑道:“公公,您是看著這孩子長大的,您就在陛下面前為他多說幾句好話,日後我們娘兒倆有了前途,必定不會忘記您的大恩。”
石顯忙說:“娘娘,臣實在擔不起您這麼說。大皇子聰慧伶俐,陛下自來就寵愛他的,您放心好了。”
董氏非常識時務,恭維了石顯一番。石顯聽得飄飄然,曹貞自持身份,從不折節與宦官相交,石顯本來就不喜曹貞。於是他在李頊面前說了很多董昭容的好話。李頊猶豫道:“朕屬意董氏,無奈太傅不同意,再說曹氏畢竟是先帝親選的太子妃,朕若是不立曹氏為後,天下人豈不是說朕不孝?”
石顯心思轉了轉,從李昀身上說起,道:“皇后最大的職責是為皇家延綿子孫,如今董妃生有皇子,這是很大的功勞。而且殿下是您唯一的皇子,您素來又極其喜愛他,也曾說過立他為太子的話,母以子貴,為了日後的太子面上好看,你也要使他的母親身份顯貴啊。”
李頊的心被石顯說動了,“你說的有道理,只是公卿們的意思……”
石顯獻計,“姚太傅是先帝留下的輔政大臣,您不好反駁他,您不如從曹妃那邊入手。曹妃嫁入太子府多年沒有生子,這本身就是她的過錯。您只需要對她說您打算冊立小殿下為太子,然後再稍加暗示,曹妃自然會明白您的心思。”
石顯的意思說白了,就是讓曹貞以自己無子為由,主動上書表明自己不配為後,這樣就能把李頊給摘清了。
第171章
李頊覺得石顯說的很有道理, 果然去找了曹貞。李頊要過來昭陽殿的事情,全殿上下的人知道了都很高興,侍女替曹貞梳妝打扮,喜滋滋地說:“陛下終於發現了娘娘的好處。”
曹貞心裡很平靜,李頊從來不喜她,也不會突然就喜歡上她的,他這次過來昭陽殿想來並不是什麼好事。
侍女勸道:“娘娘,您該多笑笑, 笑起來多好看啊。”
另一位侍女斥責道:“這這是說的什麼話,娘娘是正室嫡妻, 又不是那等靠美色魅惑君主的人!”
“行了, 這些話你們以後都不要說了。”曹貞淡淡地說。
“諾。”侍女替她裝扮好後, 李頊就帶著人來了昭陽殿。曹貞迎出去,李頊問道:“在這宮裡過得可還習慣?”
曹貞答道:“多謝陛下關心,妾很習慣。”侍女偷偷地撇撇嘴巴, 娘娘進宮都已經三個月了,陛下這還是第一次來看望娘娘。
雖然成婚幾年,但李頊對於曹貞不熟,在他眼裡,這個女人木訥,性子太過柔順, 面目模糊, 不如明艷潑辣的董氏、趙氏更得他的喜愛。李頊不願意同她久待,於是直接說道:“常言道, 母以子貴,朕打算立昀兒為太子,為了使太子顏面有光,必使董氏顯貴。”傑米噠曹貞臉上的平靜完全被撕裂,正妻的位置是她最後的尊嚴,然後李頊連這點尊嚴都不願意給她。曹貞流著眼淚說道:“請陛下賜死妾吧。”
李頊看她這樣子有些心軟,但是想到疼愛的兒子,心腸又硬起來,道:“朕本想著立你為後,可是你無子嗣,這也是沒奈何的事情。你也是看著昀兒長大了,就疼惜疼惜他,朕日後必定不會虧待你,封你為貴妃,你的父親與兄弟也將封侯。”
歷朝歷代,對於後宮嬪妃來說,子嗣最大,曹貞明白事情已經無法改變,她也不願意連累家人,無奈之下只能同意了。
次日曹貞上書,自稱嫁入皇家多年,未生育子嗣,不配為後,請陛下另外選立賢淑的女子為後。李頊收到摺子後,贊了曹貞幾句,然後給曹貞父兄封侯。至此,姚彥等人也無可奈何。
徽鸞得知李頊封董氏為後,去了建章 宮與李頊大鬧。已經成為皇后的董氏聽聞後,忙過來調解,向公主認錯,李頊更加憐惜董氏,重重地訓斥了徽鸞一番。
長秋殿,王沅、公孫柔嘉帶著徽君聽樂師奏樂,徽鸞闖進來,草草行過禮後,質問道:“母后,曹貞是皇兄的正室,如今卻屈居妾室之位,您難道放任皇兄作出這麼荒唐的事情來嗎?”
徽君站起來,道:“二姐,你是為曹妃抱不平嗎?皇兄是陛下,他的事情自有他自己做主,母后怎麼好去干涉?”
徽鸞道:“可是明知道皇兄做得不對,也不阻攔嗎?”
王沅揮手讓樂師下去,臉上的笑容收起來,“先帝傳位陛下,且朝中有大臣輔助,若是陛下做的不對,公卿們自會規勸。曹氏上書固辭皇后之位,董氏有有子,封后也算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董氏道:“太后在陛下立後的事情上本來可以說得上話,只是先帝過世,太后哀傷過甚,道現在身子都沒有恢復過來。咱們以前給樂陵侯等人送財物,被原封不動送出回來,我實在不知道該找誰了。”
“女兒,你怎麼給忘了,”董母笑道,“先帝薨逝,如今是陛下做主的事情,你只需要找陛下信重的人就行了。那石顯不就是一個嗎?”
石顯本是李頊身邊服侍的太子,很得李頊的寵愛。李頊繼位後封他為中書令。中書令一職為太宗皇帝所設,掌傳宣詔命等。
董氏立刻就明白過來,派人給石顯送了很多財物。石顯收下後,親自來椒風殿向董氏道謝,董氏讓李昀出來見石顯,笑道:“公公,您是看著這孩子長大的,您就在陛下面前為他多說幾句好話,日後我們娘兒倆有了前途,必定不會忘記您的大恩。”
石顯忙說:“娘娘,臣實在擔不起您這麼說。大皇子聰慧伶俐,陛下自來就寵愛他的,您放心好了。”
董氏非常識時務,恭維了石顯一番。石顯聽得飄飄然,曹貞自持身份,從不折節與宦官相交,石顯本來就不喜曹貞。於是他在李頊面前說了很多董昭容的好話。李頊猶豫道:“朕屬意董氏,無奈太傅不同意,再說曹氏畢竟是先帝親選的太子妃,朕若是不立曹氏為後,天下人豈不是說朕不孝?”
石顯心思轉了轉,從李昀身上說起,道:“皇后最大的職責是為皇家延綿子孫,如今董妃生有皇子,這是很大的功勞。而且殿下是您唯一的皇子,您素來又極其喜愛他,也曾說過立他為太子的話,母以子貴,為了日後的太子面上好看,你也要使他的母親身份顯貴啊。”
李頊的心被石顯說動了,“你說的有道理,只是公卿們的意思……”
石顯獻計,“姚太傅是先帝留下的輔政大臣,您不好反駁他,您不如從曹妃那邊入手。曹妃嫁入太子府多年沒有生子,這本身就是她的過錯。您只需要對她說您打算冊立小殿下為太子,然後再稍加暗示,曹妃自然會明白您的心思。”
石顯的意思說白了,就是讓曹貞以自己無子為由,主動上書表明自己不配為後,這樣就能把李頊給摘清了。
第171章
李頊覺得石顯說的很有道理, 果然去找了曹貞。李頊要過來昭陽殿的事情,全殿上下的人知道了都很高興,侍女替曹貞梳妝打扮,喜滋滋地說:“陛下終於發現了娘娘的好處。”
曹貞心裡很平靜,李頊從來不喜她,也不會突然就喜歡上她的,他這次過來昭陽殿想來並不是什麼好事。
侍女勸道:“娘娘,您該多笑笑, 笑起來多好看啊。”
另一位侍女斥責道:“這這是說的什麼話,娘娘是正室嫡妻, 又不是那等靠美色魅惑君主的人!”
“行了, 這些話你們以後都不要說了。”曹貞淡淡地說。
“諾。”侍女替她裝扮好後, 李頊就帶著人來了昭陽殿。曹貞迎出去,李頊問道:“在這宮裡過得可還習慣?”
曹貞答道:“多謝陛下關心,妾很習慣。”侍女偷偷地撇撇嘴巴, 娘娘進宮都已經三個月了,陛下這還是第一次來看望娘娘。
雖然成婚幾年,但李頊對於曹貞不熟,在他眼裡,這個女人木訥,性子太過柔順, 面目模糊, 不如明艷潑辣的董氏、趙氏更得他的喜愛。李頊不願意同她久待,於是直接說道:“常言道, 母以子貴,朕打算立昀兒為太子,為了使太子顏面有光,必使董氏顯貴。”傑米噠曹貞臉上的平靜完全被撕裂,正妻的位置是她最後的尊嚴,然後李頊連這點尊嚴都不願意給她。曹貞流著眼淚說道:“請陛下賜死妾吧。”
李頊看她這樣子有些心軟,但是想到疼愛的兒子,心腸又硬起來,道:“朕本想著立你為後,可是你無子嗣,這也是沒奈何的事情。你也是看著昀兒長大了,就疼惜疼惜他,朕日後必定不會虧待你,封你為貴妃,你的父親與兄弟也將封侯。”
歷朝歷代,對於後宮嬪妃來說,子嗣最大,曹貞明白事情已經無法改變,她也不願意連累家人,無奈之下只能同意了。
次日曹貞上書,自稱嫁入皇家多年,未生育子嗣,不配為後,請陛下另外選立賢淑的女子為後。李頊收到摺子後,贊了曹貞幾句,然後給曹貞父兄封侯。至此,姚彥等人也無可奈何。
徽鸞得知李頊封董氏為後,去了建章 宮與李頊大鬧。已經成為皇后的董氏聽聞後,忙過來調解,向公主認錯,李頊更加憐惜董氏,重重地訓斥了徽鸞一番。
長秋殿,王沅、公孫柔嘉帶著徽君聽樂師奏樂,徽鸞闖進來,草草行過禮後,質問道:“母后,曹貞是皇兄的正室,如今卻屈居妾室之位,您難道放任皇兄作出這麼荒唐的事情來嗎?”
徽君站起來,道:“二姐,你是為曹妃抱不平嗎?皇兄是陛下,他的事情自有他自己做主,母后怎麼好去干涉?”
徽鸞道:“可是明知道皇兄做得不對,也不阻攔嗎?”
王沅揮手讓樂師下去,臉上的笑容收起來,“先帝傳位陛下,且朝中有大臣輔助,若是陛下做的不對,公卿們自會規勸。曹氏上書固辭皇后之位,董氏有有子,封后也算是合情合理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