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頁
楊帆笑道:“你也就在我這發發牢騷,出了這門,聽說你馬會長拍皇帝馬匹的功夫,整個金陵說第二,都沒人敢認第一的。”
“哪有這麼誇張。不過好在如今這生意算是做開了,既然大商匯能**,就有的銀子可以撈。老子就是饞吶,廣州的那塊肥肉,全讓鄭芝龍那海盜給吞了,嘖嘖。”
“你安分幾年。那塊地方估摸著不需要你我動手,他鄭芝龍日頭也不長久了。”楊帆笑道,“現在你就當好這個皇家大總管,銀子這東西,做空了。大傢伙都用紅票來支付了,這大商匯才有一個雛形。”
“這回不走了吧?”
楊帆酒杯放下,貼著馬胖子耳邊窸窸窣窣說了幾句話。
*****龍虎山天師府*****
青山依舊在,龍虎盤踞之處,鍾靈毓秀。天師府上,少了大天師,少了三老四少,龍虎已去勢,自然成不了什麼氣候。銅鶴延年燈微亮,然而道心不泯。龍虎不亡。張家雖敗於商枯長,但卜老道身為道門中人,也不敢做出滅人道統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三清殿之中,張浮水拿著拂塵,剛剛誦念完道經,便在其中打坐。山間起了雲霧,年關過了,香客不絕。百姓才不管龍虎山有幾位大道長,有多少先天境,他們山上拜神。只來托願,希望今年風調雨順,家人安康。花上最少的一些錢,來獲得心靈的寄託罷了。
一柄刀入殿。
驚動了鶴嘴上的油燈。張浮水手中拂塵一動,睜開眼睛,依舊背對著那柄刀。
“道統尚在,吾心稍安。”一身長衫,楊帆坐在蒲團之上,同樣閉了眼。靜心打坐。張浮水添上三炷香,看了一眼楊帆,平靜道:“將軍未掛封侯印,腰下常懸帶血刀。楊爵爺,久未謀面了。”
“爵爺不爵爺,都是當年了。如今瞭然一身,才敢上山來。當年之事,小道長是否還懷恨在心?若是還有怨念,解鈴還須繫鈴人。”楊帆的語氣淡然,人總是會成長,扮演著他人眼中的善惡忠奸。
張浮水稍顯稚嫩,年紀算起來還比楊帆小上幾歲,如今卻執掌一方道統,也算是年少有成。然而天師府的中流砥柱已經滅盡,這個時候,亟需休養生息,卻選了一個毛頭小子當掌教,年少血氣方剛,難免做出衝動的事情,實屬不妥。
然而張浮水側臉望過來,楊帆便打消了這個念頭。那雙眼睛之中,絲毫不參雜半分的怨念,淺笑道:“不是恩怨不恩怨的,各有執念,道心不安分,最後落得此等惡果,不能怨他人。若是楊爵爺是因為此事特地上山,大可不必。話說回來,即使小道有怨念,解鈴還須繫鈴人,也不是您來做這個解鈴人。”
張浮水心平氣和地笑著,如此的心平氣和,楊帆沉默了片刻,道:“我想等崖山,有件東西,得去取走。取走之後,對天師府還是我,都好,所以來找道長。”
晴空當頭,暖陽斜斜地從門框上**來,照在兩人的背上,暖暖的。光柱中飄蕩著靜謐的塵埃,張浮水抿了抿嘴,道:“楊少俠。”他已經改口,稱楊帆為少俠了。
“道長有何為難的地方儘管說便是。”
張浮水搖了搖頭,道:“如今的楊少俠,即使不與天師府通報,崖山能攔得住你的人,也已經蕩然無存,只是想問一句,您準備好了嗎?”
“我準備殺一人。”楊帆平靜地說道。油燈將燃盡,楊帆拿起一旁的竹篾,輕輕地挑了點燈芯出來。
“老了,自然會消亡,這殺戮,可止之?”
楊帆忽然想起了賭九當年在楊府門口的那番話,胸中有些抑鬱,不吐不快,“如果他有害,等他消亡,太慢了。洛陽的百姓等不及,久盼的和平等不及,那麼與其這樣等,不如以殺止戈,這不正是武道真諦?”
張浮水沉默了。楊帆拿起刀,說道:“那我就去取了。”
“山路不好走,楊少俠一路小心。”張浮水五體投地,朝三清神像重重一禮。
……
崖山的路,對於楊帆來說,再也不是什麼難事。幾步凌空,他依稀還記得,當初哪個崖洞之中,存在的那口衣冠冢。從宗人府得到的消息,當初龍虎山雷天大震,大天師等一干中流砥柱,身消道隕,皆死於驚雷之下,楊帆才知曉,引雷術,原來卜老道自北武當,靠著自己習得了引雷術,然而自己卻絲毫沒有洞悉到何謂引雷術。
崖洞越往裡邊,越是狹窄,從開始彎腰,到匍匐進入。
楊帆眉頭一皺,有種不祥的預感。
瞳焰點亮的時刻。
果然。
帝棺,不見了!
第515章 黃袍之戰 上
洛陽的百姓,天災*經歷地太多。這座古都被李自成占領之後,並沒有掀起什麼民變。被壓迫了一輩子的勞苦大眾,迎闖王,盼闖王。民間傳誦著,迎闖王,盼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然而,李自成進城時,是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還貼了告示,說“大師臨城,秋毫無犯,敢有擄掠民財者,凌遲處死。”也真有兩名搶劫綢緞鋪的士兵被拉到大街上,千刀萬剮。
然而此時的他,已經掙脫了道德的捆綁,迷失在這座華美壯麗的囚籠里,以實際行動廢除了自己制定的軍令。劉宗敏、李過、田見秀……大順的官員們不僅霸占了豪華居所,而且殺了它們的主人,強占了他們的妻女。整個洛陽,成了他們縱慾的樂園。
“哪有這麼誇張。不過好在如今這生意算是做開了,既然大商匯能**,就有的銀子可以撈。老子就是饞吶,廣州的那塊肥肉,全讓鄭芝龍那海盜給吞了,嘖嘖。”
“你安分幾年。那塊地方估摸著不需要你我動手,他鄭芝龍日頭也不長久了。”楊帆笑道,“現在你就當好這個皇家大總管,銀子這東西,做空了。大傢伙都用紅票來支付了,這大商匯才有一個雛形。”
“這回不走了吧?”
楊帆酒杯放下,貼著馬胖子耳邊窸窸窣窣說了幾句話。
*****龍虎山天師府*****
青山依舊在,龍虎盤踞之處,鍾靈毓秀。天師府上,少了大天師,少了三老四少,龍虎已去勢,自然成不了什麼氣候。銅鶴延年燈微亮,然而道心不泯。龍虎不亡。張家雖敗於商枯長,但卜老道身為道門中人,也不敢做出滅人道統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三清殿之中,張浮水拿著拂塵,剛剛誦念完道經,便在其中打坐。山間起了雲霧,年關過了,香客不絕。百姓才不管龍虎山有幾位大道長,有多少先天境,他們山上拜神。只來托願,希望今年風調雨順,家人安康。花上最少的一些錢,來獲得心靈的寄託罷了。
一柄刀入殿。
驚動了鶴嘴上的油燈。張浮水手中拂塵一動,睜開眼睛,依舊背對著那柄刀。
“道統尚在,吾心稍安。”一身長衫,楊帆坐在蒲團之上,同樣閉了眼。靜心打坐。張浮水添上三炷香,看了一眼楊帆,平靜道:“將軍未掛封侯印,腰下常懸帶血刀。楊爵爺,久未謀面了。”
“爵爺不爵爺,都是當年了。如今瞭然一身,才敢上山來。當年之事,小道長是否還懷恨在心?若是還有怨念,解鈴還須繫鈴人。”楊帆的語氣淡然,人總是會成長,扮演著他人眼中的善惡忠奸。
張浮水稍顯稚嫩,年紀算起來還比楊帆小上幾歲,如今卻執掌一方道統,也算是年少有成。然而天師府的中流砥柱已經滅盡,這個時候,亟需休養生息,卻選了一個毛頭小子當掌教,年少血氣方剛,難免做出衝動的事情,實屬不妥。
然而張浮水側臉望過來,楊帆便打消了這個念頭。那雙眼睛之中,絲毫不參雜半分的怨念,淺笑道:“不是恩怨不恩怨的,各有執念,道心不安分,最後落得此等惡果,不能怨他人。若是楊爵爺是因為此事特地上山,大可不必。話說回來,即使小道有怨念,解鈴還須繫鈴人,也不是您來做這個解鈴人。”
張浮水心平氣和地笑著,如此的心平氣和,楊帆沉默了片刻,道:“我想等崖山,有件東西,得去取走。取走之後,對天師府還是我,都好,所以來找道長。”
晴空當頭,暖陽斜斜地從門框上**來,照在兩人的背上,暖暖的。光柱中飄蕩著靜謐的塵埃,張浮水抿了抿嘴,道:“楊少俠。”他已經改口,稱楊帆為少俠了。
“道長有何為難的地方儘管說便是。”
張浮水搖了搖頭,道:“如今的楊少俠,即使不與天師府通報,崖山能攔得住你的人,也已經蕩然無存,只是想問一句,您準備好了嗎?”
“我準備殺一人。”楊帆平靜地說道。油燈將燃盡,楊帆拿起一旁的竹篾,輕輕地挑了點燈芯出來。
“老了,自然會消亡,這殺戮,可止之?”
楊帆忽然想起了賭九當年在楊府門口的那番話,胸中有些抑鬱,不吐不快,“如果他有害,等他消亡,太慢了。洛陽的百姓等不及,久盼的和平等不及,那麼與其這樣等,不如以殺止戈,這不正是武道真諦?”
張浮水沉默了。楊帆拿起刀,說道:“那我就去取了。”
“山路不好走,楊少俠一路小心。”張浮水五體投地,朝三清神像重重一禮。
……
崖山的路,對於楊帆來說,再也不是什麼難事。幾步凌空,他依稀還記得,當初哪個崖洞之中,存在的那口衣冠冢。從宗人府得到的消息,當初龍虎山雷天大震,大天師等一干中流砥柱,身消道隕,皆死於驚雷之下,楊帆才知曉,引雷術,原來卜老道自北武當,靠著自己習得了引雷術,然而自己卻絲毫沒有洞悉到何謂引雷術。
崖洞越往裡邊,越是狹窄,從開始彎腰,到匍匐進入。
楊帆眉頭一皺,有種不祥的預感。
瞳焰點亮的時刻。
果然。
帝棺,不見了!
第515章 黃袍之戰 上
洛陽的百姓,天災*經歷地太多。這座古都被李自成占領之後,並沒有掀起什麼民變。被壓迫了一輩子的勞苦大眾,迎闖王,盼闖王。民間傳誦著,迎闖王,盼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
然而,李自成進城時,是下令敢有傷人及掠人財物婦女者殺無赦!還貼了告示,說“大師臨城,秋毫無犯,敢有擄掠民財者,凌遲處死。”也真有兩名搶劫綢緞鋪的士兵被拉到大街上,千刀萬剮。
然而此時的他,已經掙脫了道德的捆綁,迷失在這座華美壯麗的囚籠里,以實際行動廢除了自己制定的軍令。劉宗敏、李過、田見秀……大順的官員們不僅霸占了豪華居所,而且殺了它們的主人,強占了他們的妻女。整個洛陽,成了他們縱慾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