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主要集團占領伏羅希洛夫市之後,應向西南符拉迪沃斯托克發展主要突擊,隨即占領該市並前出到濱海邊區南海岸,攻占什科托沃、蘇城(今游擊隊城,即蘇昌)、波沃羅特內角地區;④1943年由於日軍在南洋節節敗退,日軍總部開始將一部分兵力從滿洲調往各激戰地區。後來因為1944年我們的盟軍威逼本土,日軍總部才在日本國內擴充大量軍隊,即以兩萬人編制的舊師為基礎改為一萬人編制的師。這時滿洲已成了日本的大後方,並在那裡組建了新的部隊和兵團。

  因此,日軍指揮部對在滿洲的作戰計劃作了根本修改。關東軍第1 方面軍的作戰計劃從1944年底起已具有另一種性質。日軍指揮部開始將其防禦作縱深梯次配置以防萬一。

  整個防禦包括三個地帶。第一地帶在邊境地區,這是掩護地帶,雖有相當多的鋼筋混凝土火力點和土木質火力點,但保障的兵力較薄弱。原駐築壘地域的國境守備隊經過改編,併入了步兵師。第二地帶(主要防禦地區)倉卒設置在穆稜河與牡丹江兩水之間,南面則沿圖們江(圖們烏拉)一線。這裡調回大部分步兵師,並且為了掩護邊境地帶各主要方向,各留一個步兵團。第三地帶(後方防禦地區)建立於鏡泊湖至延吉和圖們江地段。基本防禦地區和後方防禦地區具有野戰性質。

  其他日軍高級將領的口供也是令人感興趣的。8 月22日,我審問了關東軍副總參謀長松村知勝少將。他供述自己情況如下:現年四十五歲,在日軍中已服役二十四年。畢業於東京士官學校和陸軍大學。1941—1943年曾任日軍參謀本部情報部情報課長。1943年8 月始任關東軍司令部一課課長。1945年3 月升任關東軍副總參謀長。1945年3 月獲少將銜。審訊中他還供稱,關東軍總部也知道1945年3 月起紅軍開始在滿蘇邊界增兵,儘管認為蘇聯完全有可能參加對日作戰,但對開戰的大致時間卻不得而知。至於8 月8 日這一具體日期,無論是蘇聯當時的宣戰,還是蘇軍8 月9 日起出兵,都是關東軍總部沒有料到的。關東軍司令部接奉天皇命令,要求固守日軍所占地區,準備大規模作戰。

  8 月10日又接到了一道命令,指示應依照對蘇作戰計劃方案行動。這項計劃是大本營於1945年春制定的,計劃規定日軍部隊要在各邊防地域頑強抵抗紅軍的行動,必須把蘇軍阻滯於老爺嶺、北安鎮、嫩江(墨爾根)及沿大興安嶺東部支脈直到開魯、熱河(今承德)一線。只有在紅軍攻勢急劇加強,並且占很大兵力優勢時才准撤退,但也不得退過新京(長春)、圖們線和長春、大連線,以確保朝鮮。

  關東軍各兵團即按這項計劃部署。因此,關東軍基本兵力並非一直配置到蘇聯國境。原來的作戰計劃,松村一無所知,然而滿洲戰區的準備,根據新計劃,開始於1945年春,但未及完成。大規模構築防禦工事的地區有:延吉、穆稜、三姓(今依蘭)、璦輝(今愛輝,又稱黑河)、博克圖、五叉溝;興安(王爺廟)、洮南、通遼、熱河。此外規定在滿洲內地修築輔助防禦地域,但到8 月前還未著手修築這第二期工事。長春- 圖們線和長春- 大連線沒有預先設防:照日軍參謀本部意見,這沒有必要,因為那裡地形是不易通行的山林地。

  正如松村繼續說的,關東軍下轄第1 、第3 、第17方面軍和第4 集團軍。總兵力約有一百萬人(包括六十萬日本兵)。其中有四十五萬人在滿洲,另十五萬人編入掩護朝鮮的第17方面軍。關東軍司令官是山田乙三上將,參謀長是秦彥三郎中將。司令部設在新京。

  日軍指揮部隊為,蘇軍可能實施主要突擊的基本方向,亦即對自己威脅最大的方向乃是蒙古人民共和國方向,因為這個方向打開了通向長春的道路。大興安嶺南部支脈雖不高,但都是難於通行的丘陵地帶。所以關東軍基本兵力掩護長春地區。此外,如撤退時,第4 集團軍應加強這一方向的防禦。要再往西配置兵力,對日本人就不利了,因為那裡預定的防禦地區均未構築。

  當蘇軍在多數地域輕而易舉地越過滿洲國境,並在進攻後頭幾天長驅直入滿洲境內時,關東軍總部決定不把軍隊調出來迎擊紅軍進攻部隊,而打算在作戰計劃規定的各地區進行抵抗。這些地區應於1945年秋季前構築完畢。因此要在這些地區阻止進攻的蘇軍,當然是一項複雜的任務。爾後打算在長春- 圖們線和長春- 大連線進行固守。第3 方面軍所屬軍隊掩護長春—大連鐵路線的接近地,不放紅軍直趨該地區和朝鮮。第4 集團軍所屬軍隊應向南面吉林方向退卻。第1 方面軍所屬軍隊受領任務是,經頑強防禦後,且戰且退至延吉、通化一線。緩輝築壘地域和海拉爾築壘地域以及駐五叉溝和虎頭的第107 師等部隊的目標是,遲滯進攻的紅軍,護衛道路,阻止蘇軍沿道路向內地推進。

  所有這些作戰任務,都是關東軍總部根據帝國大本營的計劃和命令賦予的。這項守衛滿洲的命令,於1945年8 月10日下達給第1 和第3 方面軍;8 月13和14日又下達給第4 集團軍。

  對於日軍將領如何看待蘇聯對日宣戰這一問題,松村回答說:“我們是軍人,所以,既然戰爭爆發了,我們就得打仗。我們認為蘇聯完全可能站在盟國一邊出兵。我們也知道,要用我們的兵力在滿洲抵抗蘇聯是不夠的;但是如果日軍總部未曾被迫把這些兵力調到本土,以對抗擬議中的占領的話,我們有力量,至少在兩年內足以守住朝鮮。松村繼續說,在戰勝英美後,這一點我們相信過,我們認為就能利用朝鮮這塊跳板,進攻紅軍,並奪回整個滿洲。我,還有其他我所知道的將領都以為在這場戰爭中我們不會失敗,並且以為戰爭只不過拖延數年而已。投降就等於承認失敗。如果天皇沒下停戰詔書的話,我認為我們還沒有戰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