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認的國際法原則辦事。①不過這些畢竟是些小波折。經濟關係方面的困難則是嚴重得多而且長期不能解決。作為一個中立小國,瑞士的處境日趨艱難。盟國日益強大的力量使他們得以加強其反德的經濟戰。他們越來越不願容忍瑞士對敵國的援助。1941 年夏季以後,盟國對瑞士施加經濟壓力的經過情況在前一章中已有一些詳細的記述,②這裡就不需再重複了。由於各方面的因素,儘管曾發生過一些困難,但盟國對瑞士的要求並沒有象對其他一些中立國家的要求那麼苛刻。他們意識到有必要避免提出極端的要求,否則將可能導致外交上的破裂,甚至會促使德國進攻瑞士。瑞士既承擔了作為盟國在軸心國權益的外交代表的職責,而且通過日內瓦的國際紅十字會,它還負責照管在軸心國家裡千百萬戰俘的福利,③因此,瑞士的獨立對盟國223 是極可寶貴的。何況瑞士還是歐洲大陸中心留下的唯一對外開放的窗口,盟國通過他們在伯爾尼的公使館可以獲得有夫德國的寶貴情報。(六)瑞士對戰後歐洲的看法1942 年期間。納粹勝利的前景已趨暗淡,於是那些“更新”和“調整”①的鼓吹者失去了市場,這並不全是出於政治策略和機會主義的原因。對許多瑞士人來說,建立一個更有秩序、更為團結的歐洲的想法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作為由三個操不同語言的不同民族組成聯盟這樣一種國家的瑞士人民,認為上述想法在更大範圍內行之於歐洲並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希特勒在歐洲的言行清楚地表明他所設想的那種統一不是他們甘願接受的一種統一。瑞士改組歐洲的概念是建立一個其各成員國能比較自由地進行貿易的自由國家的聯盟。而納粹的由德國一個主宰種族來統治一些劣等民族的概念則不是酷愛自由的瑞士人所嚮往的。同樣,納粹關於改組歐洲經濟的計劃也是不得人心的。德國設想的計劃是,把工業集中在出產必要原材料的地區,而那些不具備這些有利條件的國家,象瑞士就得轉而專門從事農業生產。納粹對待占領區人民慘無人道的殘暴行徑排除了在戰爭結束時他們能心甘情願地同德國進行合作的任何希望。1943 年瑞士對於建立歐洲新秩序的專心致志的關注大都轉移到對盟國勝利後解決戰後世界問題的推測上,雖然他們認為戰後的前景總比納粹的勝利要好得多,們它在瑞士人的眼中並不顯得特別美妙。德國人的殘暴行徑所遺留在人們心裡的仇恨可能會帶來比凡爾賽和約還不滿人意的和平。盟國設計的未來的世界組織是一個由強國控制的組織,而珍惜獨立的小國很少有發言權。和其他歐洲國家一樣,瑞士對將由英、美、蘇統轄歐洲的前景並不熱心。而且,一般說來,瑞士對於美國和英國認為蘇聯將會向民主轉化並以一個抱合作和守法態度的國家躋身於戰後歐洲所寄予明顯的信任也有不同看法。擔心俄國會企圖使歐洲布爾什維克化的思想依然存在。瑞224 士對蘇聯政府究竟在準備放棄他們的領土和意識形態上的擴張主義以及同西方大國合作方面走得多遠滿腹狐疑。只是在1943 年11 月底的德黑蘭會議後,他們對於蘇聯和英美之間有可能達成戰後協議一點才稍微樂觀一些。儘管如此,他① 見赫爾:《回憶錄》,第2 卷,第1361—1362 頁。關於避難權問題後來的進展,見下文,原著第225—226 頁。② 見上文,原著第76—81 頁。③ 見貝甘:《歐洲觀望》,第244—247 頁和253—256 頁;赫爾:《回憶錄》,第2 章,第1349—1350 頁。① 見上文,原著第211 貝。

  們還是不能無視歐洲將會被分成為兩個互不信任的勢力範圍這一可能性。瑞士人作為一個中立國家的人民,雖然並不象盟國的人民那樣輕於相信蘇聯將真心轉變的說法而受蠱惑,但也不是對引起這種希望的激情無動於衷。1943年秋,瑞士的選舉標誌著它明顯的向左轉。社會黨獲得了十一席,他們要求,並第一次在聯邦委員會中獲得了一個席位。主要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的社會黨比其他政黨更傾向於相信蘇聯政府的道義。它的黨員尖銳地批評聯邦員會對德國的綏靖政策,並抱怨政府把緊急時期的權力更多地用來鎮壓左翼團體而不是用來對付右翼極端主義者。在對外關係上,這個黨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瑞士和蘇聯之間建立正常關係。第四節歐洲的解放及其後果(1944—1946 年)(一)瑞士同西方國家的關係1944年夏季,盟國期待已久的對歐洲大陸的大舉反攻已經成熟,這時瑞士被禁銅在希特勒歐洲內的日期已屈指可數了。但同時,眼前的困難問題既未消除,新的優慮又接踵而來。隨著戰鬥再一次向瑞士國境逼近,他們生怕撤退或前進的部隊會侵入他們的領土。甚至在盟國地面部隊到達以前,瑞士也未能免於受到軍事行動的影響。自從法國淪陷以來,意外事件屢見不鮮。先是英國,後是美國的空軍曾搞錯目標把炸彈投在瑞士的領土上,造成破壞和傷亡。1944年間,這些失誤在次數和程度上都加劇了。其中最嚴重的一次是1944年4月1日由一支美國解放者空軍編隊對沙夫豪森的轟炸,把這個城鎮的大部分地區都毀壞了。9月,瑞士戰鬥機在白天打信號命令美國轟炸機著陸的時候遭到了襲擊,火車遭到機槍的掃射。瑞士人民對接二連三發生的事件深感不安,他們感225到這些事情之所以產生不只是由於美國飛行員缺乏地理知識和訓練,而且也表明美國人對國際法保護下的中立國家的權利的厭煩和漠觀。為了減少這類事件的危害,聯邦委員會在1944年9月12 日授權解除在瑞士的燈火管制。德國人這時已無力再來反對這項措施。邊區各州政府奉令保持公用和私人的照明通宵達旦。在那些日子裡,為了使瑞士的邊界白天內更便於認清,在車站和高聳建築物的屋頂上都醒目地懸掛了瑞士國旗。②儘管有這種預防措施和瑞士空軍的警戒,類似事件還是不斷發生,造成更大的損失,並有更多的人喪生。僥倖的是,瑞士所擔憂的它的邊境有可能受到地面部隊的侵犯,證明是沒有根據的。盟國發起總攻之日後,吉桑將軍想要召集大量的增援部隊,但聯邦委員會經過緊急討論,認為這種動員將會影響糧食生產,決定只徵召數目有限的一支邊防部隊。當盟國於8月15日在法國南部登陸以後,又宣布了再次部分動員令。③ 8月28日,美國前鋒部隊到達了瑞士的邊境,瑞士和外界恢復了聯繫。自從義大利投降,使德國封閉了它在瑞士邊境周圍的包圍圈後,瑞士就幾乎完全與世隔絕了。瑞士政府在這期間所遭遇的另一個麻煩是避難權的問題。自從絡繹不絕的逃亡者湧入瑞士尋求避難以來,難民問題即成了他們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不② 《新蘇黎世報》,1944 年9 月12 日、13 日。③ 見貝甘:《歐洲觀望》,第264—265 頁:《新蘇黎世報》,1946 年6 月25 日,吉桑:《聯邦議會的活動報告》,第59 頁以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