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頁
“學校正面牆上沒有彈孔,但學校對面的民居上滿是機槍彈孔。當我們請南茨中校解釋為何學校正面牆上無彈孔時,他說伊拉克人的子彈彈道高過美軍士兵的頭頂。他們領我看了兩處彈孔,但那是在學校樓房的另一側。南茨中校說有人從馬路對面向美軍射擊。美方拿出幾挺輕機槍,說是在現場找到的。如果是真的,這就是自殺性襲擊—從固定位置在40碼內射擊一個美軍哨所,那肯定無生還的可能。美國人聲稱,人群中有25支搶,這也表明示威者或是抱著必死的決心,或者就是愚蠢。”
第三章血染費盧傑(4)
人權觀察組織在當地調查後發現,沒有證據表明有人對學校進行了射擊。但學校對面的民居下部則中彈一百多發。民居上部沒發現彈孔,儘管美軍說他們向對面房頂的槍手進行了還擊。
周三上午,當地1000名群眾再次示威,抗議在學校發生的屠殺,並要求美軍離開費盧傑。他們聚集到前復興黨黨部。合眾國際社記者報導說,街上十分混亂,美軍在屋頂用槍瞄著人群,天上有兩架武裝直升機在盤旋。這次抗議再次變成流血事件。美軍打死4人,打傷15人。美軍指揮官再次聲稱部隊只是進行了自衛。但在場的外國主流媒體記者不認同這一說法。合眾國際社記者報導說:“死者和傷者都沒有攜帶武器,示威者也沒展示任何武器。伊拉克人否認曾向美軍射擊。附近揀到的彈殼都是美軍用的5.56毫米子彈的彈殼,而不是伊拉克人常用的7.62毫米子彈的彈殼。”
目擊者說,一位四個孩子的父親被擊中臉部和胸部。《華盛頓郵報》採訪的人稱美軍“射擊時毫不顧及平民的生命安全”。伊拉克地理學校教授薩伯對記者稱:“這與在巴勒斯坦發生的情況一樣。我親眼看到了才真正相信美軍犯下了暴行。”他的兩個侄子被美軍子彈打傷。遜尼派神職人員阿萊薩維表示:“我們理解的自由就是示威,但是迎接我們的卻是掃射,而這卻是不自由。難道是有兩種自由嗎,一種是你們的,一種是我們的?”當地居民普遍持這種看法。居民伊卜拉希姆說:“這就是布希的自由和解放嗎?我們不要布希,也不想被解放。伊拉克人可以自己解放自己。”
在費盧傑發生第二輪屠殺後幾個小時,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降落在巴斯拉機場。他宣布說:“具有重要意義的是,大量聰明、充滿活力的民眾被解放了。他們擺脫了殘忍而邪惡的政權的鐵蹄,而這是一件好事。”
在費盧傑,美軍當日放棄了那所學校,但鞏固了設在前復興社會黨黨部的指揮所。有伊拉克人在附近掛出一幅標語:“美國殺人犯,我們遲早要把你們踢出去。”
就在這一天,薩達姆(他當時還躲在地下)的一封信發表了。他號召伊拉克人“忘掉一切,抵抗占領”,並稱“最優先的事情是驅逐異教的、罪惡的、膽小的占領者”。與此同時,白宮宣布,布希總統次日將在亞伯拉罕?林肯號軍艦上宣布伊拉克主要的作戰行動已經結束。但事實上,真正的戰爭剛剛開始,而費盧傑的這48小時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就在當天晚上,一顆手榴彈扔進了美國在費盧傑的新總部,導致7名美軍士兵受傷。費盧傑大清真寺的伊瑪目馬赫穆德會晤了美軍代表,以尋求避免進一步的流血事件發生。他在會晤後表示:“美國人爭辯說需要美軍來提供安全,但是費盧傑人民告訴美軍他們已經有了安全。”對費盧傑人來說,他們的城市已被正式占領。當地領袖法漢聲稱:“在屠殺發生之後,我們不再相信美國人是來解放我們的,而是相信他們是來占領和奪取我們的財富,並且殺死我們的。”
第三章血染費盧傑(5)
關於美軍在費盧傑屠殺的消息很快傳遍了伊拉克和阿拉伯世界。幾周之內,電台上有了民歌,讚揚費盧傑的人民勇敢地抵抗了美軍。市場上有了介紹費盧傑慘案的DVD光碟,其中有屠殺之後的慘況、抵抗戰士襲擊美軍巡邏隊的鏡頭、電影《黑鷹行動》(BlackHawkDown)中美軍士兵在索馬利亞被殺的鏡頭,以及阿拉伯戰爭電影的片斷。在某張光碟里,一名費盧傑歌手唱道:“費盧傑,攻擊他們的部隊,沒人能救他們受傷的士兵。誰把你帶到費盧傑,是布希嗎?我們將送你上西天。”他在另一首歌里唱道:“費盧傑的人民在進攻敵人時,就好像惡狼一樣。”
所有這一切在不到1年之後都證明是不祥的預言。4名美國黑水公司士兵果然在費盧傑死於埋伏。與此同時,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新保守主義運動的“反恐專家”保羅?布雷默正準備前往巴格達,為布希政府指揮對伊拉克的派兵行動。埃里克?普林斯也將很快把他的私人士兵備好,以便為保羅?布雷默充當個人警衛。
第五章斯科特走上戰場(1)
最熱門的生意
到2004年年初,黑水公司已在伊拉克牢牢占住了地盤,而其高層還在積極爭取新的市場和合同。由於黑水公司在為布雷默及聯軍總部提供警衛服務,因此有機會繼續拿到最有油水的合同,而在伊拉克的僱傭軍同行都很嫉妒黑水公司。伊拉克安全局勢這時正在不斷惡化,僅在2003年11至12月,聯軍的民事及軍事車隊就遭到超過500次襲擊。於是,黑水公司高層2004年1月力“勸”前往伊拉克做生意的企業增加25%的預算用於安保。《倫敦時報》稱:“在伊拉克,戰後最熱門的生意不是石油,而是安全保衛。”
第三章血染費盧傑(4)
人權觀察組織在當地調查後發現,沒有證據表明有人對學校進行了射擊。但學校對面的民居下部則中彈一百多發。民居上部沒發現彈孔,儘管美軍說他們向對面房頂的槍手進行了還擊。
周三上午,當地1000名群眾再次示威,抗議在學校發生的屠殺,並要求美軍離開費盧傑。他們聚集到前復興黨黨部。合眾國際社記者報導說,街上十分混亂,美軍在屋頂用槍瞄著人群,天上有兩架武裝直升機在盤旋。這次抗議再次變成流血事件。美軍打死4人,打傷15人。美軍指揮官再次聲稱部隊只是進行了自衛。但在場的外國主流媒體記者不認同這一說法。合眾國際社記者報導說:“死者和傷者都沒有攜帶武器,示威者也沒展示任何武器。伊拉克人否認曾向美軍射擊。附近揀到的彈殼都是美軍用的5.56毫米子彈的彈殼,而不是伊拉克人常用的7.62毫米子彈的彈殼。”
目擊者說,一位四個孩子的父親被擊中臉部和胸部。《華盛頓郵報》採訪的人稱美軍“射擊時毫不顧及平民的生命安全”。伊拉克地理學校教授薩伯對記者稱:“這與在巴勒斯坦發生的情況一樣。我親眼看到了才真正相信美軍犯下了暴行。”他的兩個侄子被美軍子彈打傷。遜尼派神職人員阿萊薩維表示:“我們理解的自由就是示威,但是迎接我們的卻是掃射,而這卻是不自由。難道是有兩種自由嗎,一種是你們的,一種是我們的?”當地居民普遍持這種看法。居民伊卜拉希姆說:“這就是布希的自由和解放嗎?我們不要布希,也不想被解放。伊拉克人可以自己解放自己。”
在費盧傑發生第二輪屠殺後幾個小時,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降落在巴斯拉機場。他宣布說:“具有重要意義的是,大量聰明、充滿活力的民眾被解放了。他們擺脫了殘忍而邪惡的政權的鐵蹄,而這是一件好事。”
在費盧傑,美軍當日放棄了那所學校,但鞏固了設在前復興社會黨黨部的指揮所。有伊拉克人在附近掛出一幅標語:“美國殺人犯,我們遲早要把你們踢出去。”
就在這一天,薩達姆(他當時還躲在地下)的一封信發表了。他號召伊拉克人“忘掉一切,抵抗占領”,並稱“最優先的事情是驅逐異教的、罪惡的、膽小的占領者”。與此同時,白宮宣布,布希總統次日將在亞伯拉罕?林肯號軍艦上宣布伊拉克主要的作戰行動已經結束。但事實上,真正的戰爭剛剛開始,而費盧傑的這48小時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就在當天晚上,一顆手榴彈扔進了美國在費盧傑的新總部,導致7名美軍士兵受傷。費盧傑大清真寺的伊瑪目馬赫穆德會晤了美軍代表,以尋求避免進一步的流血事件發生。他在會晤後表示:“美國人爭辯說需要美軍來提供安全,但是費盧傑人民告訴美軍他們已經有了安全。”對費盧傑人來說,他們的城市已被正式占領。當地領袖法漢聲稱:“在屠殺發生之後,我們不再相信美國人是來解放我們的,而是相信他們是來占領和奪取我們的財富,並且殺死我們的。”
第三章血染費盧傑(5)
關於美軍在費盧傑屠殺的消息很快傳遍了伊拉克和阿拉伯世界。幾周之內,電台上有了民歌,讚揚費盧傑的人民勇敢地抵抗了美軍。市場上有了介紹費盧傑慘案的DVD光碟,其中有屠殺之後的慘況、抵抗戰士襲擊美軍巡邏隊的鏡頭、電影《黑鷹行動》(BlackHawkDown)中美軍士兵在索馬利亞被殺的鏡頭,以及阿拉伯戰爭電影的片斷。在某張光碟里,一名費盧傑歌手唱道:“費盧傑,攻擊他們的部隊,沒人能救他們受傷的士兵。誰把你帶到費盧傑,是布希嗎?我們將送你上西天。”他在另一首歌里唱道:“費盧傑的人民在進攻敵人時,就好像惡狼一樣。”
所有這一切在不到1年之後都證明是不祥的預言。4名美國黑水公司士兵果然在費盧傑死於埋伏。與此同時,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新保守主義運動的“反恐專家”保羅?布雷默正準備前往巴格達,為布希政府指揮對伊拉克的派兵行動。埃里克?普林斯也將很快把他的私人士兵備好,以便為保羅?布雷默充當個人警衛。
第五章斯科特走上戰場(1)
最熱門的生意
到2004年年初,黑水公司已在伊拉克牢牢占住了地盤,而其高層還在積極爭取新的市場和合同。由於黑水公司在為布雷默及聯軍總部提供警衛服務,因此有機會繼續拿到最有油水的合同,而在伊拉克的僱傭軍同行都很嫉妒黑水公司。伊拉克安全局勢這時正在不斷惡化,僅在2003年11至12月,聯軍的民事及軍事車隊就遭到超過500次襲擊。於是,黑水公司高層2004年1月力“勸”前往伊拉克做生意的企業增加25%的預算用於安保。《倫敦時報》稱:“在伊拉克,戰後最熱門的生意不是石油,而是安全保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