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章黑水公司的初創(10)

  由於黑水公司與中央情報局的合同和其他情報、保安類合同是保密的,人們難以查證黑水公司在阿富汗項目中賺了多少錢,但傑米?史密斯說,黑水公司的業務在那一階段迅速發展。黑水公司為中央情報局和軍方做的服務,加上埃里克?普林斯在軍政界的人脈關係,使黑水公司能進一步討好它後來最大的客戶—國務院。史密斯說:“第一個合同做成後,我們極力與國務院加強聯繫,常去喀布爾拜會他們,並試圖拉一些項目。一旦國務院和我們簽一個合同,那就好比打開了好幾扇不同的門。國務院在世界各國都有機構,一旦和它拉上關係,說句難聽的話,那就有點像癌細胞轉移,進入了血液,可以在幾天之內發展到全身。你懂我的意思吧?一旦你進入了流程,那麼每個使館都是你的機會。”

  對黑水公司來說,當美軍2003年3月攻入巴格達時,千載難逢的機會來了。由於有總務管理局的明細表和深厚的政治和宗教人脈關係,埃里克?普林斯拿到了一個十分搶眼的合同:為布希政府在伊拉克的最高官員保羅?布雷默大使提供私人警衛。保羅?布雷默是一個堅信自由市場理論的人,他和埃里克?普林斯一樣已改信天主教,並極力擁護新保守主義觀點:用美國的軍事力量按美國的利益來重塑世界—一切以民主的名義。這個重要合同表明,埃里克?普林斯可以指揮一支精銳的私人部隊站在戰爭前線了。而這場戰爭,是新保守主義運動許多中堅力量一直夢想要打的。

  黑水公司現在已不是幾年前的一個普通靶場了,它已被布希政府視為反恐戰爭的一個關鍵部分。黑水公司總裁加里?傑克遜很快將吹噓說,公司的有些合同是如此重要,為一個聯邦機構幹的事都不能告訴另一個聯邦機構。對於外國僱傭軍來說,伊拉克處於一個關鍵的、成熟時刻,而黑水公司很快將成為引領僱傭軍行業趨勢的機構。但在黑水公司的部隊進駐伊拉克不到一年之後,它的四名士兵在費盧傑遇襲身亡,這使黑水公司在國際上名聲掃地,並永久改變了美國出兵伊拉克和伊拉克抵抗的進程。頃刻間,費盧傑這座城市為世人所注目。

  第三章血染費盧傑(1)

  陌生人應該很有禮貌。

  —費盧傑諺語

  在黑水公司的部隊進駐伊拉克之前十多年,埃里克?普林斯和其他管理層無法控制的事態已經在伊拉克進一步惡化,並且它最終導致了2004年費盧傑埋伏事件的發生。這四名美國人的被殺將改變伊拉克戰爭的進程,導致美國對費盧傑的多次圍攻,並鼓舞伊拉克的抵抗運動。

  多事的費盧傑

  關於費盧傑埋伏事件,如果光講事件本身的細節,或光講事件發生前幾周的事態發展,那就忽視了伊拉克十多年以來的變化。有些人甚至說,此事可以上溯到費盧傑1920年對英國占領軍的激烈抵抗。當時這裡的一場暴動使約1000名英軍士兵喪生。不論怎樣,自美國2003年出兵伊拉克以來,費盧傑的損失是最慘重的。美軍曾幾次進攻這座城市,殺死了幾千人並使幾萬人逃離家園。占領軍曾幾次向沒有武裝的示威者開槍。自美國2003年進入伊拉克以來,美國官員一直殘忍地企圖懲罰費盧傑,以警告伊拉克的抵抗運動。美國的媒體和軍政高官都把費盧傑描繪成擁護薩達姆抵抗力量的溫床,和來自第三國反美武裝人員的集結地。但那只是對歷史很狹隘、不完整和誤導性的解讀。正如獲得普立茲獎的《華盛頓郵報》記者安東尼?沙迪德所指出的:“費盧傑與前政府的歷史性聯繫只是歷史的一個部分。它還是一個農村傳統和民族主義觀念十分深厚的地區,既有對宗教教義的激烈解讀,也有這種解讀帶來的確定性。”媒體很少提到的是,在美軍這次開進伊拉克,黑水公司的人員被殺,費盧傑被圍攻以及成為伊拉克抵抗運動的一個象徵之前,費盧傑的人民就曾備受美國及其盟友的蹂躪。

  在1991年海灣戰爭中,費盧傑就因美軍雷射制導炸彈的“誤投”而傷亡慘重。1991年2月13日下午3點過後,聯軍戰機飛臨這座城市,對幼發拉底河上的巨大鋼橋發射了飛彈。由於沒有炸塌大橋,飛機在1個小時後又飛回來了。一位目擊證人說:“我看到8架飛機,有6架在空中盤旋,有兩架實施了攻擊。”英國風暴式戰鬥機發射了好幾發雷射制導的“精確”炸彈。但至少有3發沒有命中,還有1發落在800碼以外的居民區,在一個公寓樓和一個擁擠的市場中間爆炸。當地醫院官員稱,當天有超過130人喪生,約80人受傷。受害者中有許多是兒童。聯軍機長戴維?亨德森上尉說,飛機的雷射制導系統出了故障。他對記者說:“很不幸,儘管我們做了最大努力,炸彈似乎還是落到鎮上了。”他和其他軍官指責伊拉克政府出於宣傳戰的目的大肆報導這起“誤投”事件。

  不管它是不是一顆“誤投”的炸彈,在接下來的10年裡,伊拉克人一直把這次事件當做一場屠殺來回憶,而且它導致了費盧傑人對美軍在另一位布希總統指揮下出兵伊拉克的態度。費盧傑以遜尼派為主的人口在伊拉克是最支持薩達姆的,這裡也是許多伊拉克共和國衛隊士兵的家鄉。人權活動家凱西?凱利回憶說:“儘管薩達姆將費盧傑視為支持他的政權的城市,但伊拉克政府也無法使費盧傑的醫院和診所不受美國主導的經濟制裁的毀滅性影響。”凱利自從1991年首次訪問費盧傑以來,曾幾十次重訪那裡。她說她和一些英國人權活動家曾去費盧傑調查美國和英國在市場轟炸案中的責任,並對倖存者做調查。當美軍2003年4月進入費盧傑時,至少12年前產生的反美情緒馬上就再度高漲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