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衫山君,你也不必過分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皇軍之所以能在過去的戰爭中取得勝利,靠的並不是裝備先進,而是數百萬忠於天皇的士兵隨時都願意為勝利獻出生命的決心。若單論武器強弱,我們早就在滿洲敗給了露國,哪裡還會出現今天的局面?”陸軍大將東條英機推了推鼻樑上的鏡片,頗有些慍怒地說道。眼前的陸相自從到德國出訪了一圈回來後,整個人就如同換了一個靈魂一般,從狂熱支持西進擴張的鬥士,變成了瞻前顧後畏敵如虎的草包。現在他甚至懷疑衫山元是否已經被德國人收買了。成為了柏林政府的喉舌走狗若非如此,他怎麼會一再表現出如此懦夫般的態度,與軍隊的精神完全格格不入?

  日本外相松岡洋右點頭道:“東條君所言不錯。大日本帝國已經崛起。再不需要事事都看歐洲的臉色當前關東軍在滿洲的進攻勢如破竹,獨國的制裁完全不應成為我們放棄這片大好形勢的理由。退一步講,就算我們因此沒能獲得獨國的技術,但皇軍相對於支那部隊卻擁有絕對的質量壓制,我們的勝利也不會因此而從手裡流失。用不了半年時間,支那就會被我們征服,而在局勢已經不可逆轉的情況下。獨國最終也只會選擇接受這個既定事實。”

  眼見形勢已非自己所能左右,衫山元只能在重重顧慮中選擇了沉默。然而即便如此。日本大本營也對他的表現感到愈發不滿:一個意志不堅的陸相,已經不適合在戰爭期間領導日本軍隊,這個職務需要長於行動凌厲果決的人來擔任。在3月末的一場大本營會議上,衫山元便被迫在眾人的壓力下辭去了陸軍大臣一職曾經擔任過關東軍總參謀長的東條英機則順利上位。執掌了日本陸軍的最高軍權。而關東軍出身的東條,對自己本家挑起的這場戰爭的態度無疑和前任有著天壤之別上任之初的他當即便發表了令官兵們如痴如醉的狂熱演說,號召日本士兵在皇紀2600年這個偉大年份里奮勇戰鬥,從而贏得有史以來最光榮的勝利。

  春風拂綠,繁花織錦,柏林皇宮中又迎來了一片郁郁青青的秀麗時節。在那間代表了帝國最高權力的肅穆書房內,清英也通過情報部門不斷發回的報告,實時掌握著遠東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日本關東軍的攻勢仿佛不可阻擋,短短旬月之內便向前推進了近500公里。其進展之順利,已經遠遠超過了他們上兩次在這片土地上所取得的戰績。這一情況也早已在德。方的預料當中:畢竟今天的日本已經較20世紀初那個螻蟻般的存在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國家實力近十倍於當年而它所面臨的對手卻在長年的武裝割據和軍閥混戰中裹足不前。並將僅有的一點元氣都消耗在了內鬥上面。此消彼長之下,高下已然立判。

  “陛下,日本在滿洲境內攻勢猛烈,對於我們而言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如果南京政府很快在接連的失敗中屈服的話,德意志就將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干涉遠東事務的客觀條件日本人大可將美國的門羅主義套用至亞洲,連同他們所收穫的既定事實一道。對我們的制裁予以反擊。到那時,我們就只有很不光彩的改變現有立場。選擇與獲勝的日本重新展開合作了。”外交國務秘書紐賴特沉聲道。

  清英展顏一笑,胸有成竹的說道:“關於南京政府的態度,您完全不用擔心了。當前德意志已經明確展示出了反對日本西進的態度,這便給了他們以繼續戰鬥下去的希望那位委員長先生不是這麼容易就會屈服的人物,日本想要在短時間內結束大陸戰爭的野望註定只能成為幻想。只要這場戰事能夠拖到明年中旬,我就能通過放干燃油的方式讓日本這架戰爭機器徹底停止下來。因此紐賴特先生,您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向日本施壓並向南京政府釋放同情和支持的態度即可,沙赫特博士和曼施坦因將軍會將之後的一切事務都處理妥當。”

  “您的意志必將得到實現。”紐賴特恭聲稱是,再沒有任何過多的意見。面對眼前的君主,自己在十年的部長生涯中已經習慣了仰其鼻息的日子——這卻並非是自己畏懼皇權虛以委蛇,實在是對方對局勢把控的準確性要更勝於自己皇帝似乎總有著如聖徒先知一般的第六感覺,迄今為止幾乎一直都在引領帝國邁上一個個勝利的高點。雖然自己的決策權不可避免的因此而受到了削弱,但紐賴特卻無疑是希望這個局面能夠永遠的持續下去只要德意志能夠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自己即便是只能照章辦事又有什麼關係?

  隨著時間的推移,遠東戰事也在如同清英預料當中的那般不斷發展。6月初,一支規模龐大的日軍艦隊運載著15個師團的大軍在浦東發起登陸,兵鋒直指一百多公里外的帝國首都日軍大本營的目標很明確,他們要通過一招直搗黃龍的方式摧垮敵軍的腹心之地,從而迫使對方在災難性的局勢面前屈膝求和。

  儘管南京統帥部深知灘頭防禦對殲滅敵軍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對方海軍那壓倒性的艦炮火力,卻會讓任何士兵在這毀滅性的打擊下都變得無力立足。為了保存實力,他們只能將主力撤往縱深布防然而這卻又給了日軍在灘頭上從容集結的時間和空間,從而使雙方集中在戰場上的力量對比變得更加不利於自己。在運輸船的不斷往來間,日軍的人員騾馬車輛輜重宛若潮水一般湧上海灘,其實力急劇膨脹,很快就變得令南京統帥部感到棘手無比。縱然退守縱深只是延緩死亡時間的飲鴆止渴,但南京方面卻也是無可奈何誰讓自己完全沒有能與對方相抗衡的海空力量,而這也是每一個農業國面對工業國時的悲涼景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