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10〕伊孛生(HIbsen,1828—1906)通譯易卜生,挪威劇作家。《勃蘭特》是他作的詩劇,劇中人勃蘭特企圖用個人的力量鼓動人們起來反對世俗舊習。他帶領一群信徒上山去尋找理想的境界,在途中,人們不堪登山之苦,對他的理想產生了懷疑,於是把他擊倒,最後他在雪崩下喪生。
〔11〕陀思妥也夫斯基(EMFGHIGJHLMM,1821—1881)豆骷搖V諧て∷怠*窮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罪與罰》等。參看《且介亭雜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12〕一九三○年魯迅因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遭到國民黨當局通緝,次年又因柔石被捕,曾兩次被迫「棄家出走」,出走前燒毀了所存的信札。參看《兩地書·序言》。
〔13〕收入《未名叢刊》中的譯本有:俄國果戈理的小說《外套》(韋素園譯),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說《窮人》(韋叢蕪譯),安特列夫(1871—1919)的劇本《往星中》和《黑假面人》(李霽野譯),荷蘭望·藹覃(1860—1932)的童話《小約翰》(魯迅譯),蘇聯愛倫堡(1891—1967)等七人的短篇小說集《菸袋》(曹靖華輯譯),蘇聯拉甫列涅夫(1891—1959)的中篇小說《第四十一》(曹靖華譯)。〔14〕《未名新集》未名社印行的專收創作的叢刊。《君山》是詩集,《地之子》和《建塔者》都是短篇小說集。 ——答問
比較,是最好的事情。當沒有知道拼音字之前,就不會想到象形字的難;當沒有看見拉丁化的新文字之前,就很難明確的斷定以前的注音字母和羅馬字拼法,也還是麻煩的,不合實用,也沒有前途的文字。
方塊漢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勞苦大眾沒有學習和學會的可能,就是有錢有勢的特權階級,費時一二十年,終於學不會的也多得很。最近,宣傳古文的好處的教授,竟將古文的句子也點錯了,〔2〕就是一個證據——他自己也沒有懂。不過他們可以裝作懂得的樣子,來胡說八道,欺騙不明真相的人。
所以,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先前也曾有過學者,〔3〕想出拼音字來,要大家容易學,也就是更容易教訓,並且延長他們服役的生命,但那些字都還很繁瑣,因為學者總忘不了官話,四聲,以及這是學者創造出來的字,必需有學者的氣息。這回的新文字卻簡易得遠了,又是根據於實生活的,容易學,有用,可以用這對大家說話,聽大家的話,明白道理,學得技藝,這才是勞苦大眾自己的東西,首先的唯一的活路。
現在正在中國試驗的新文字,給南方人讀起來,是不能全懂的。現在的中國,本來還不是一種語言所能統一,所以必須另照各地方的言語來拼,待將來再圖溝通。反對拉丁化文字的人,往往將這當作一個大缺點,以為反而使中國的文字不統一了,但他卻抹殺了方塊漢字本為大多數中國人所不識,有些知識階級也並不真識的事實。
然而他們卻深知道新文字對於勞苦大眾有利,所以在瀰漫著白色恐怖的地方,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殘的。現在連並非新文字,而只是更接近口語的「大眾語」,也在受著苛酷的壓迫和摧殘。中國的勞苦大眾雖然並不識字,但特權階級卻還嫌他們太聰明了,正竭力的弄麻木他們的思索機關呢,例如用飛機擲下炸彈去,用機關槍送過子彈去,用刀斧將他們的頸子砍斷,就都是的。
十二月九日。
CC
〔1〕本篇曾被譯為拉丁化新文字,發表於《擁護新文字六日報》,期數未詳。
〔2〕指劉大傑。他在上海《人間世》半月刊創刊號(一九三四年四月五日)發表的《春波樓隨筆》中說:「此等書(指《琅嬛文集》、《袁中郎全集》等)中,確有不少絕妙的小品文字,可恨清代士大夫,只會做濫調古文,不能賞識此等絕妙文章耳。」但他標點的《琅嬛文集》、《袁中郎全集》中卻有不少斷句錯誤。參看《花邊文學·罵殺與捧殺》。
〔3〕指王照、勞乃宣等人,參看本卷第108頁注〔41〕。 有一天,我坐在內山書店〔2〕里閒談——我是常到內山書店去閒談的,我的可憐的敵對的「文學家」,還曾經藉此竭力給我一個「漢jian」的稱號〔3〕,可惜現在他們又不堅持了——才知道日本的丙午年生,今年二十九歲的女性,是一群十分不幸的人。大家相信丙午年生的女人要克夫,即使再嫁,也還要克,而且可以多至五六個,所以想結婚是很困難的。這自然是一種迷信,但日本社會上的迷信也還是真不少。我問:可有方法解除這夙命呢?回答是:沒有。
接著我就想到了中國。
許多外國的中國研究家,都說中國人是定命論者,命中注定,無可奈何;就是中國的論者,現在也有些人這樣說。但據我所知道,中國女性就沒有這樣無法解除的命運。「命凶」或「命硬」,是有的,但總有法子想,就是所謂「禳解」;或者和不怕相剋的命的男子結婚,制住她的「凶」或「硬」。假如有一種命,說是要連克五六個丈夫的罷,那就早有道士之類出場,自稱知道妙法,用桃木刻成五六個男人,畫上符咒,和這命的女人一同行「結儷之禮」後,燒掉或埋掉,於是真來訂婚的丈夫,就算是第七個,毫無危險了。
中國人的確相信運命,但這運命是有方法轉移的。所謂「沒有法子」,有時也就是一種另想道路——轉移運命的方法。等到確信這是「運命」,真真「沒有法子」的時候,那是在事實上已經十足碰壁,或者恰要滅亡之際了。運命並不是中國人的事前的指導,乃是事後的一種不費心思的解釋。中國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堅信」。我們先前最尊皇帝,但一面想玩弄他,也尊后妃,但一面又有些想吊她的膀子;畏神明,而又燒紙錢作賄賂,佩服豪傑,卻不肯為他作犧牲。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戰士,明天信丁。宗教戰爭是向來沒有的,從北魏到唐末的佛道二教的此仆彼起,是只靠幾個人在皇帝耳朵邊的甘言蜜語。風水,符咒,拜禱……偌大的「運命」,只要化一批錢或磕幾個頭,就改換得和註定的一筆大不相同了——就是並不註定。
我們的先哲,也有知道「定命」有這麼的不定,是不足以定人心的,於是他說,這用種種方法之後所得的結果,就是真的「定命」,而且連必須用種種方法,也是命中注定的。但看起一般的人們來,卻似乎並不這樣想。
人而沒有「堅信」,狐狐疑疑,也許並不是好事情,因為這也就是所謂「無特操」。但我以為信運命的中國人而又相信運命可以轉移,卻是值得樂觀的。不過現在為止,是在用迷信來轉移別的迷信,所以歸根結蒂,並無不同,以後倘能用正當的道理和實行——科學來替換了這迷信,那麼,定命論的思想,也就和中國人離開了。
假如真有這一日,則和尚,道士,巫師,星相家,風水先生……的寶座,就都讓給了科學家,我們也不必整年的見神見鬼了。
十月二十三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五期,署名公汗。
〔2〕內山書店日本人內山完造(1885—1959)在上海開設的書店,主要經售日文書籍。
〔3〕給我一個「漢jian」的稱號一九三三年七月,曾今可主辦的《文藝座談》第一卷第一期刊登署名白羽遐的《內山書店小坐記》,影射魯迅為日本的間諜(參看《偽自由書·後記》)。又一九三四年五月《社會新聞》第七卷第十二期刊登署名思的《魯迅願作漢jian》一稿,誣衊魯迅「與日本書局訂定密約……樂於作漢jian矣」。 一關於中國的火
希臘人所用的火,聽說是在一直先前,普洛美修斯〔2〕從天上偷來的,但中國的卻和它不同,是燧人氏〔3〕自家所發見——或者該說是發明罷。因為並非偷兒,所以拴在山上,給老雕去啄的災難是免掉了,然而也沒有普洛美修斯那樣的被傳揚,被崇拜。
中國也有火神〔4〕的。但那可不是燧人氏,而是隨意放火的莫名其妙的東西。
自從燧人氏發見,或者發明了火以來,能夠很有味的吃火鍋,點起燈來,夜裡也可以工作了,但是,真如先哲之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罷,同時也開始了火災,故意點上火,燒掉那有巢氏〔5〕所發明的巢的了不起的人物也出現了。
和善的燧人氏是該被忘卻的。即使傷了食,這回是屬於神農氏〔6〕的領域了,所以那神農氏,至今還被人們所記得。至於火災,雖然不知道那發明家究竟是什麼人,但祖師總歸是有的,於是沒有法,只好漫稱之曰火神,而獻以敬畏。看他的畫像,是紅面孔,紅鬍鬚,不過祭祀的時候,卻須避去一切紅色的東西,而代之以綠色。他大約像西班牙的牛一樣,一看見紅色,便會亢奮起來,做出一種可怕的行動的。〔7〕他因此受著崇祀。在中國,這樣的惡神還很多。
然而,在人世間,倒似乎因了他們而熱鬧。賽會〔8〕也只有火神的,燧人氏的卻沒有。倘有火災,則被災的和鄰近的沒有被災的人們,都要祭火神,以表感謝之意。被了災還要來表感謝之意,雖然未免有些出於意外,但若不祭,據說是第二回還會燒,所以還是感謝了的安全。而且也不但對於火神,就是對於人,有時也一樣的這麼辦,我想,大約也是禮儀的一種罷。
其實,放火,是很可怕的,然而比起燒飯來,卻也許更有趣。外國的事情我不知道,若在中國,則無論查檢怎樣的歷史,總尋不出燒飯和點燈的人們的列傳來。在社會上,即使怎樣的善於燒飯,善於點燈,也毫沒有成為名人的希望。然而秦始皇〔9〕一燒書,至今還儼然做著名人,至於引為希特勒〔10〕燒書事件的先例。假使希特勒太太善於開電燈,烤麵包罷,那麼,要在歷史上尋一點先例,恐怕可就難了。但是,幸而那樣的事,是不會鬨動一世的。
燒掉房子的事,據宋人的筆記說,是開始於蒙古人的。因為他們住著帳篷,不知道住房子,所以就一路的放火。〔11〕然而,這是誑話。蒙古人中,懂得漢文的很少,所以不來更正的。其實,秦的末年就有著放火的名人項羽〔12〕在,一燒阿房宮,便天下聞名,至今還會在戲台上出現,連在日本也很有名。然而,在未燒以前的阿房宮裡每天點燈的人們,又有誰知道他們的名姓呢?
現在是爆裂彈呀,燒夷彈呀之類的東西已經做出,加以飛機也很進步,如果要做名人,就更加容易了。而且如果放火比先前放得大,那麼,那人就也更加受尊敬,從遠處看去,恰如救世主〔13〕一樣,而那火光,便令人以為是光明。二關於中國的王道
〔11〕陀思妥也夫斯基(EMFGHIGJHLMM,1821—1881)豆骷搖V諧て∷怠*窮人》、《被侮辱與被損害的》、《罪與罰》等。參看《且介亭雜文二集·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12〕一九三○年魯迅因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遭到國民黨當局通緝,次年又因柔石被捕,曾兩次被迫「棄家出走」,出走前燒毀了所存的信札。參看《兩地書·序言》。
〔13〕收入《未名叢刊》中的譯本有:俄國果戈理的小說《外套》(韋素園譯),陀思妥也夫斯基的小說《窮人》(韋叢蕪譯),安特列夫(1871—1919)的劇本《往星中》和《黑假面人》(李霽野譯),荷蘭望·藹覃(1860—1932)的童話《小約翰》(魯迅譯),蘇聯愛倫堡(1891—1967)等七人的短篇小說集《菸袋》(曹靖華輯譯),蘇聯拉甫列涅夫(1891—1959)的中篇小說《第四十一》(曹靖華譯)。〔14〕《未名新集》未名社印行的專收創作的叢刊。《君山》是詩集,《地之子》和《建塔者》都是短篇小說集。 ——答問
比較,是最好的事情。當沒有知道拼音字之前,就不會想到象形字的難;當沒有看見拉丁化的新文字之前,就很難明確的斷定以前的注音字母和羅馬字拼法,也還是麻煩的,不合實用,也沒有前途的文字。
方塊漢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不但勞苦大眾沒有學習和學會的可能,就是有錢有勢的特權階級,費時一二十年,終於學不會的也多得很。最近,宣傳古文的好處的教授,竟將古文的句子也點錯了,〔2〕就是一個證據——他自己也沒有懂。不過他們可以裝作懂得的樣子,來胡說八道,欺騙不明真相的人。
所以,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先前也曾有過學者,〔3〕想出拼音字來,要大家容易學,也就是更容易教訓,並且延長他們服役的生命,但那些字都還很繁瑣,因為學者總忘不了官話,四聲,以及這是學者創造出來的字,必需有學者的氣息。這回的新文字卻簡易得遠了,又是根據於實生活的,容易學,有用,可以用這對大家說話,聽大家的話,明白道理,學得技藝,這才是勞苦大眾自己的東西,首先的唯一的活路。
現在正在中國試驗的新文字,給南方人讀起來,是不能全懂的。現在的中國,本來還不是一種語言所能統一,所以必須另照各地方的言語來拼,待將來再圖溝通。反對拉丁化文字的人,往往將這當作一個大缺點,以為反而使中國的文字不統一了,但他卻抹殺了方塊漢字本為大多數中國人所不識,有些知識階級也並不真識的事實。
然而他們卻深知道新文字對於勞苦大眾有利,所以在瀰漫著白色恐怖的地方,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殘的。現在連並非新文字,而只是更接近口語的「大眾語」,也在受著苛酷的壓迫和摧殘。中國的勞苦大眾雖然並不識字,但特權階級卻還嫌他們太聰明了,正竭力的弄麻木他們的思索機關呢,例如用飛機擲下炸彈去,用機關槍送過子彈去,用刀斧將他們的頸子砍斷,就都是的。
十二月九日。
CC
〔1〕本篇曾被譯為拉丁化新文字,發表於《擁護新文字六日報》,期數未詳。
〔2〕指劉大傑。他在上海《人間世》半月刊創刊號(一九三四年四月五日)發表的《春波樓隨筆》中說:「此等書(指《琅嬛文集》、《袁中郎全集》等)中,確有不少絕妙的小品文字,可恨清代士大夫,只會做濫調古文,不能賞識此等絕妙文章耳。」但他標點的《琅嬛文集》、《袁中郎全集》中卻有不少斷句錯誤。參看《花邊文學·罵殺與捧殺》。
〔3〕指王照、勞乃宣等人,參看本卷第108頁注〔41〕。 有一天,我坐在內山書店〔2〕里閒談——我是常到內山書店去閒談的,我的可憐的敵對的「文學家」,還曾經藉此竭力給我一個「漢jian」的稱號〔3〕,可惜現在他們又不堅持了——才知道日本的丙午年生,今年二十九歲的女性,是一群十分不幸的人。大家相信丙午年生的女人要克夫,即使再嫁,也還要克,而且可以多至五六個,所以想結婚是很困難的。這自然是一種迷信,但日本社會上的迷信也還是真不少。我問:可有方法解除這夙命呢?回答是:沒有。
接著我就想到了中國。
許多外國的中國研究家,都說中國人是定命論者,命中注定,無可奈何;就是中國的論者,現在也有些人這樣說。但據我所知道,中國女性就沒有這樣無法解除的命運。「命凶」或「命硬」,是有的,但總有法子想,就是所謂「禳解」;或者和不怕相剋的命的男子結婚,制住她的「凶」或「硬」。假如有一種命,說是要連克五六個丈夫的罷,那就早有道士之類出場,自稱知道妙法,用桃木刻成五六個男人,畫上符咒,和這命的女人一同行「結儷之禮」後,燒掉或埋掉,於是真來訂婚的丈夫,就算是第七個,毫無危險了。
中國人的確相信運命,但這運命是有方法轉移的。所謂「沒有法子」,有時也就是一種另想道路——轉移運命的方法。等到確信這是「運命」,真真「沒有法子」的時候,那是在事實上已經十足碰壁,或者恰要滅亡之際了。運命並不是中國人的事前的指導,乃是事後的一種不費心思的解釋。中國人自然有迷信,也有「信」,但好像很少「堅信」。我們先前最尊皇帝,但一面想玩弄他,也尊后妃,但一面又有些想吊她的膀子;畏神明,而又燒紙錢作賄賂,佩服豪傑,卻不肯為他作犧牲。崇孔的名儒,一面拜佛,信甲的戰士,明天信丁。宗教戰爭是向來沒有的,從北魏到唐末的佛道二教的此仆彼起,是只靠幾個人在皇帝耳朵邊的甘言蜜語。風水,符咒,拜禱……偌大的「運命」,只要化一批錢或磕幾個頭,就改換得和註定的一筆大不相同了——就是並不註定。
我們的先哲,也有知道「定命」有這麼的不定,是不足以定人心的,於是他說,這用種種方法之後所得的結果,就是真的「定命」,而且連必須用種種方法,也是命中注定的。但看起一般的人們來,卻似乎並不這樣想。
人而沒有「堅信」,狐狐疑疑,也許並不是好事情,因為這也就是所謂「無特操」。但我以為信運命的中國人而又相信運命可以轉移,卻是值得樂觀的。不過現在為止,是在用迷信來轉移別的迷信,所以歸根結蒂,並無不同,以後倘能用正當的道理和實行——科學來替換了這迷信,那麼,定命論的思想,也就和中國人離開了。
假如真有這一日,則和尚,道士,巫師,星相家,風水先生……的寶座,就都讓給了科學家,我們也不必整年的見神見鬼了。
十月二十三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日《太白》半月刊第一卷第五期,署名公汗。
〔2〕內山書店日本人內山完造(1885—1959)在上海開設的書店,主要經售日文書籍。
〔3〕給我一個「漢jian」的稱號一九三三年七月,曾今可主辦的《文藝座談》第一卷第一期刊登署名白羽遐的《內山書店小坐記》,影射魯迅為日本的間諜(參看《偽自由書·後記》)。又一九三四年五月《社會新聞》第七卷第十二期刊登署名思的《魯迅願作漢jian》一稿,誣衊魯迅「與日本書局訂定密約……樂於作漢jian矣」。 一關於中國的火
希臘人所用的火,聽說是在一直先前,普洛美修斯〔2〕從天上偷來的,但中國的卻和它不同,是燧人氏〔3〕自家所發見——或者該說是發明罷。因為並非偷兒,所以拴在山上,給老雕去啄的災難是免掉了,然而也沒有普洛美修斯那樣的被傳揚,被崇拜。
中國也有火神〔4〕的。但那可不是燧人氏,而是隨意放火的莫名其妙的東西。
自從燧人氏發見,或者發明了火以來,能夠很有味的吃火鍋,點起燈來,夜裡也可以工作了,但是,真如先哲之所謂「有一利必有一弊」罷,同時也開始了火災,故意點上火,燒掉那有巢氏〔5〕所發明的巢的了不起的人物也出現了。
和善的燧人氏是該被忘卻的。即使傷了食,這回是屬於神農氏〔6〕的領域了,所以那神農氏,至今還被人們所記得。至於火災,雖然不知道那發明家究竟是什麼人,但祖師總歸是有的,於是沒有法,只好漫稱之曰火神,而獻以敬畏。看他的畫像,是紅面孔,紅鬍鬚,不過祭祀的時候,卻須避去一切紅色的東西,而代之以綠色。他大約像西班牙的牛一樣,一看見紅色,便會亢奮起來,做出一種可怕的行動的。〔7〕他因此受著崇祀。在中國,這樣的惡神還很多。
然而,在人世間,倒似乎因了他們而熱鬧。賽會〔8〕也只有火神的,燧人氏的卻沒有。倘有火災,則被災的和鄰近的沒有被災的人們,都要祭火神,以表感謝之意。被了災還要來表感謝之意,雖然未免有些出於意外,但若不祭,據說是第二回還會燒,所以還是感謝了的安全。而且也不但對於火神,就是對於人,有時也一樣的這麼辦,我想,大約也是禮儀的一種罷。
其實,放火,是很可怕的,然而比起燒飯來,卻也許更有趣。外國的事情我不知道,若在中國,則無論查檢怎樣的歷史,總尋不出燒飯和點燈的人們的列傳來。在社會上,即使怎樣的善於燒飯,善於點燈,也毫沒有成為名人的希望。然而秦始皇〔9〕一燒書,至今還儼然做著名人,至於引為希特勒〔10〕燒書事件的先例。假使希特勒太太善於開電燈,烤麵包罷,那麼,要在歷史上尋一點先例,恐怕可就難了。但是,幸而那樣的事,是不會鬨動一世的。
燒掉房子的事,據宋人的筆記說,是開始於蒙古人的。因為他們住著帳篷,不知道住房子,所以就一路的放火。〔11〕然而,這是誑話。蒙古人中,懂得漢文的很少,所以不來更正的。其實,秦的末年就有著放火的名人項羽〔12〕在,一燒阿房宮,便天下聞名,至今還會在戲台上出現,連在日本也很有名。然而,在未燒以前的阿房宮裡每天點燈的人們,又有誰知道他們的名姓呢?
現在是爆裂彈呀,燒夷彈呀之類的東西已經做出,加以飛機也很進步,如果要做名人,就更加容易了。而且如果放火比先前放得大,那麼,那人就也更加受尊敬,從遠處看去,恰如救世主〔13〕一樣,而那火光,便令人以為是光明。二關於中國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