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頁
還有那些忙著巴結上峰的,則是趁此機會********,各種黨同伐異,其中亦不乏無中生有者。
最讓陸清容意外的,甚至有幾個人提起了多年前的科考舞弊一案。
一致認為當年陸亦鐸是被人惡意陷害。
比較溫和的說法,是安樂伯玩忽職守、行事顢頇,激烈一些的,則直言安樂伯是在玩弄權勢、趁火打劫……
時過境遷,雖說當年陸亦鐸因此在仕途上稍有受挫。重獲清白的過程也有些憋屈,但如今陸亦鐸已經入閣拜相,早就擺脫了當年之事的陰影。
故而,陸清容從蔣軒那裡聽說此事時,並不算十分熱衷。
“皇上不會真去追究這事吧?”陸清容猜測,“畢竟安樂伯早已伏法,皇上總不能在這個時候把成陽公主府也牽扯進去吧?”
當年之事。駙馬都尉邱永安的嫌疑最大。大家都心知肚明。
蔣軒笑著問道:“為何不會?”
陸清容想得明白:“皇上繼位還不到兩個月,先有太皇太后搬去西苑,又有先太子妃‘自縊’。且不說後者與皇長孫有無關聯,但他叛逃漠北可是已經坐實了的……雖說這些事都是皇上占理,但這種時候,倘若皇上再把矛頭指向公主府。無論如何都會被人說成六親不認了……”
實際上,蔣軒對她的想法是完全贊同的。
只是陸清容的表情越嚴肅。蔣軒就越想逗她一逗。
“說不定,皇上打算向咱們投桃報李,真就大義滅親了呢!”蔣軒嘴角輕翹。
陸清容聽出打趣之意,佯裝生氣地嗔了他一眼。
她又何嘗不想替父親出一口氣。讓始作俑者認罪伏法,但就算皇上真想投桃報李,也肯定不會是現在。
陸清容沒有接著他往下說。而是隨口問道:“你說有好幾個人都提到了此事,這是衝著我父親。還是衝著你呢?”
“都是一家人,又有什麼區別?”蔣軒反問。
“……”
直讓陸清容無言以對。
縱然他們二人都覺得,皇上並不會真的翻查此案,但言談之前,氣氛卻一直是輕鬆的。
陸亦鐸如今的順遂固然是一方面,但還有另一個原因。
若不是當年吳夫人和安樂伯串通一氣,以科場舞弊一案要挾陸家,陸清容也不能那麼快就嫁入侯府。
不管怎麼說,這都算是他們二人因禍得福了……
果然不出所料,最終皇上也沒有提到要重審此案。
但是,有另一個案子,不過只有極少的人提起,卻讓皇帝當即下令徹查。
蔣軒從宮裡出來,一路都陰沉著臉,最終仍不得不回到榆院。
腳下的步伐格外緩慢,蔣軒似乎沒想好該如何面對陸清容。
“這是怎麼了?”陸清容極少見到蔣軒這種表情。
“有人在皇上面前,提到了兩年前清潭寺的那場大火……皇上決定要徹查此案。”蔣軒如實道。
“這是好事啊!咱們追查了那麼久,都沒有線索,如今皇上親自下旨,能調動的資源只會更多,說不定就能尋得證據了!”陸清容又問,“是誰提起了這事?”
“承平侯。”蔣軒補充道,“皇上之前甚至沒聽說過這事,起初聽聞清潭寺那場大火,連同主持一共死了十個人,也並不覺得是什麼大事……後來經由承平侯提醒,得知母親早年在清潭寺遇險的事,方才轉變了態度,決定徹查的。”
陸清容有點疑惑。
在她的印象之中,承平侯府大都是些貪圖名利之人,對公道人心之類並不在乎。更何況,若要論起來,他們還算得是吳夫人那邊的……
“怎麼會是他們提到了清潭寺的事?”陸清容問道。
“因為他們有了線索。”蔣軒欲言又止。
見陸清容一臉急切地看著他,蔣軒只得接著道:“他們剛提起此案的時候,並沒說有了證據。直到皇上下令徹查,他們才緊跟著表示,已經掌握了重要的人證……按照他們的說法,是承平侯府失竊,他們在追查盜賊後審問的時候,陰差陽錯有人招供了此事……”
陸清容見他吞吞吐吐的,不由擔心:“能確定是兩年前放火行兇之人嗎?別是胡亂認下的吧?”
“就是參與過此事的人。”蔣軒十分肯定,“根據承平侯轉述的詳情,其中細節與咱們當年所派之人看到的情形極為一致。”
陸清容更不解了:“那你為何還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
“他們招認得極為詳細,甚至還承認,之所以前去滅口,就是為了掩蓋當年母親在清潭寺遇險一事……”
“那麼久遠的事,都一併招認了?”陸清容忍不住問起,“他們可曾提到是受了何人指使?”
期待能從他口中聽到“吳夫人”。
卻不想,蔣軒臉色陰沉到了極致:“他們竟然說是受了母親的指使!”
“母親?這不是一派胡言嗎!母親已經去世多年……”
“是你娘家母親。”蔣軒終於還是說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荒唐
尹屏茹?!
陸清容震驚非常,騰地一下站起身,好半天說不出一句話,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我母親?這怎麼還能跟她扯上關係?”陸清容雙眉緊蹙。
蔣軒趕緊上前,扶著她坐回去,才慢慢解釋起來:
“承平侯轉述了兇手的證言,說十多年前我們在清潭寺遇險那次,是你母親故意設的局,就為了以救命恩人自居,藉此結識當時的靖遠侯夫人……多年之後,故人已去,本以為這事就算完了,但偶然發現我仍在追查當年之事,才懼怕露出破綻,派人前去殺人滅口……”
陸清容聽了,只覺得荒唐。
對她而言,這證詞顯然是漏洞百出的。
當年的清潭寺,她也在場,而且若不是她恰巧發現那根被人動過手腳的搖搖欲墜的房梁,姜夫人肯定不可能逃過那一劫,哪裡還有尹屏茹救人的事……
可是,那時自己還只是個周歲孩童……她不知道該不該跟蔣軒說這些。
正在這時,蔣軒先一步開了口。
“我剛才的欲言又止,只是擔心你聽了生氣,並非對母親有任何懷疑!”蔣軒態度明確。
見陸清容沉默不語,蔣軒又解釋:“當年我隨母親回山東祭祖,本就沒什麼人知道,更何況那日會去清潭寺,完全是臨時決定的,你母親如何能夠得知?還提前有所準備?這一聽就是胡說八道。”
陸清容微微有些愧疚,只為剛才心中萌生出的片刻遲疑。
但她立即收回思緒,反問道:“既然如此,那真正的兇手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蔣軒下意識往沁宜院的方向望去,毫不掩飾眼神之中的輕蔑:“她當年對母親的關注。早已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知道我們的行蹤那是肯定的,再加上了解母親虔誠禮佛的習慣……只是誰都沒想到,這次的矛頭竟然指向了陸家……”
陸清容氣憤難當,擔心道:“而且還是在皇上面前捅出此事,可見他們是經過周詳設計的,那行兇之人的所謂證詞。恐怕不會輕易翻供。”
蔣軒同樣有此擔憂。
“倘若一切都是假的。反而好辦。偏偏這個兇手對兩年前去清潭寺放火的事全盤招認,細節也挑不出毛病,其中唯一的一句假話。就是把幕後主使換成了你母親。”
陸清容皺眉沉思,突然問道:“這人什麼來路?他又是如何解釋自己連十多年前那次的事都知道?”
蔣軒長嘆一口氣,道:“他說那次的事,他也有份參與。而且。此人並非京城人士,而是祖籍山東濟南。”
陸清容愈發震驚。
原來。這次的陷害並非臨時起意。那隻幕後黑手,早在兩年前決定殺人滅口之時,就已經存了這般陰毒的心思。
想到尹屏茹即將面臨的危機,陸清容心中難以釋懷:“皇上既然下令徹查。想必是有幾分相信了吧?”
回憶起今日在大殿之中的情景,蔣軒覺得還是應該跟她說清楚。
“若是承平侯一上來就把這些都講明,皇上未必會下令徹查。承平侯故意說一半留一半。在皇上下令之後,才將證人證言的事和盤托出。”蔣軒實話實說。“當時皇上的臉色瞬間一變,顯然是有些後悔了,但君無戲言,已經出口的旨意,肯定是不能再收回了。”
陸清容定了定心神,才小心翼翼地問:“皇上可有下令捉拿?”
“那倒沒有!皇上明確表示,在沒有定案之前,不許抓人,只許開堂審問。”
陸清容懸著的心只放下了一小半,急忙又問:“誰來審?”
“剛上任不久的刑部尚書,孫大人。”
孫一鳴?
陸清容聽到這個名字,多少還是安心了幾分的。
“皇上派他來審,就因為這是刑部的職責所在嗎?”陸清容似乎想確認些什麼。
“這固然是原因之一。”蔣軒頓了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孫大人和咱們的關係,沒有人比當今皇上更清楚了!”
陸清容聞言,也只是稍有緩和罷了。
派孫一鳴審案這事,不禁讓她想起了吳夫人誣告蔣軒那次,先帝安排禇大人來主審的舉動。
只不過,雖然都是選了與蔣軒私下關心親近之人審案,多少都有偏袒的意味,但這兩次的情形,卻是十分不同的。
上一次,吳夫人的誣告,一切皆是無中生有,沒有半分事實依據。就連她找的人證,甚至都在陸清容的控制之中。
這一次就不同了。
這種十句真話之中只摻一句假話的說詞,往往是最難攻破的。更何況,此次的證人,自己對其根本沒有任何了解……
蔣軒看出她的心思,旋即提醒道:“好在咱們還有些時間準備,這案子要等到十日之後方才開審。”
“咱們該如何準備?”陸清容一臉茫然,“要不要先去一趟陸府?”
“陸府肯定是要去的。”蔣軒囑咐她,“想必母親聞得此事,肯定比咱們還要感到莫名其妙!至於其中的詳情,你無需過多解釋,只記得好生勸勸她老人家,讓她莫要驚慌。清者自清,她不用過多考慮辯白之詞,一切事情,都放心交給咱們處理便是!”
最讓陸清容意外的,甚至有幾個人提起了多年前的科考舞弊一案。
一致認為當年陸亦鐸是被人惡意陷害。
比較溫和的說法,是安樂伯玩忽職守、行事顢頇,激烈一些的,則直言安樂伯是在玩弄權勢、趁火打劫……
時過境遷,雖說當年陸亦鐸因此在仕途上稍有受挫。重獲清白的過程也有些憋屈,但如今陸亦鐸已經入閣拜相,早就擺脫了當年之事的陰影。
故而,陸清容從蔣軒那裡聽說此事時,並不算十分熱衷。
“皇上不會真去追究這事吧?”陸清容猜測,“畢竟安樂伯早已伏法,皇上總不能在這個時候把成陽公主府也牽扯進去吧?”
當年之事。駙馬都尉邱永安的嫌疑最大。大家都心知肚明。
蔣軒笑著問道:“為何不會?”
陸清容想得明白:“皇上繼位還不到兩個月,先有太皇太后搬去西苑,又有先太子妃‘自縊’。且不說後者與皇長孫有無關聯,但他叛逃漠北可是已經坐實了的……雖說這些事都是皇上占理,但這種時候,倘若皇上再把矛頭指向公主府。無論如何都會被人說成六親不認了……”
實際上,蔣軒對她的想法是完全贊同的。
只是陸清容的表情越嚴肅。蔣軒就越想逗她一逗。
“說不定,皇上打算向咱們投桃報李,真就大義滅親了呢!”蔣軒嘴角輕翹。
陸清容聽出打趣之意,佯裝生氣地嗔了他一眼。
她又何嘗不想替父親出一口氣。讓始作俑者認罪伏法,但就算皇上真想投桃報李,也肯定不會是現在。
陸清容沒有接著他往下說。而是隨口問道:“你說有好幾個人都提到了此事,這是衝著我父親。還是衝著你呢?”
“都是一家人,又有什麼區別?”蔣軒反問。
“……”
直讓陸清容無言以對。
縱然他們二人都覺得,皇上並不會真的翻查此案,但言談之前,氣氛卻一直是輕鬆的。
陸亦鐸如今的順遂固然是一方面,但還有另一個原因。
若不是當年吳夫人和安樂伯串通一氣,以科場舞弊一案要挾陸家,陸清容也不能那麼快就嫁入侯府。
不管怎麼說,這都算是他們二人因禍得福了……
果然不出所料,最終皇上也沒有提到要重審此案。
但是,有另一個案子,不過只有極少的人提起,卻讓皇帝當即下令徹查。
蔣軒從宮裡出來,一路都陰沉著臉,最終仍不得不回到榆院。
腳下的步伐格外緩慢,蔣軒似乎沒想好該如何面對陸清容。
“這是怎麼了?”陸清容極少見到蔣軒這種表情。
“有人在皇上面前,提到了兩年前清潭寺的那場大火……皇上決定要徹查此案。”蔣軒如實道。
“這是好事啊!咱們追查了那麼久,都沒有線索,如今皇上親自下旨,能調動的資源只會更多,說不定就能尋得證據了!”陸清容又問,“是誰提起了這事?”
“承平侯。”蔣軒補充道,“皇上之前甚至沒聽說過這事,起初聽聞清潭寺那場大火,連同主持一共死了十個人,也並不覺得是什麼大事……後來經由承平侯提醒,得知母親早年在清潭寺遇險的事,方才轉變了態度,決定徹查的。”
陸清容有點疑惑。
在她的印象之中,承平侯府大都是些貪圖名利之人,對公道人心之類並不在乎。更何況,若要論起來,他們還算得是吳夫人那邊的……
“怎麼會是他們提到了清潭寺的事?”陸清容問道。
“因為他們有了線索。”蔣軒欲言又止。
見陸清容一臉急切地看著他,蔣軒只得接著道:“他們剛提起此案的時候,並沒說有了證據。直到皇上下令徹查,他們才緊跟著表示,已經掌握了重要的人證……按照他們的說法,是承平侯府失竊,他們在追查盜賊後審問的時候,陰差陽錯有人招供了此事……”
陸清容見他吞吞吐吐的,不由擔心:“能確定是兩年前放火行兇之人嗎?別是胡亂認下的吧?”
“就是參與過此事的人。”蔣軒十分肯定,“根據承平侯轉述的詳情,其中細節與咱們當年所派之人看到的情形極為一致。”
陸清容更不解了:“那你為何還一副愁眉苦臉的模樣?”
“他們招認得極為詳細,甚至還承認,之所以前去滅口,就是為了掩蓋當年母親在清潭寺遇險一事……”
“那麼久遠的事,都一併招認了?”陸清容忍不住問起,“他們可曾提到是受了何人指使?”
期待能從他口中聽到“吳夫人”。
卻不想,蔣軒臉色陰沉到了極致:“他們竟然說是受了母親的指使!”
“母親?這不是一派胡言嗎!母親已經去世多年……”
“是你娘家母親。”蔣軒終於還是說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荒唐
尹屏茹?!
陸清容震驚非常,騰地一下站起身,好半天說不出一句話,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我母親?這怎麼還能跟她扯上關係?”陸清容雙眉緊蹙。
蔣軒趕緊上前,扶著她坐回去,才慢慢解釋起來:
“承平侯轉述了兇手的證言,說十多年前我們在清潭寺遇險那次,是你母親故意設的局,就為了以救命恩人自居,藉此結識當時的靖遠侯夫人……多年之後,故人已去,本以為這事就算完了,但偶然發現我仍在追查當年之事,才懼怕露出破綻,派人前去殺人滅口……”
陸清容聽了,只覺得荒唐。
對她而言,這證詞顯然是漏洞百出的。
當年的清潭寺,她也在場,而且若不是她恰巧發現那根被人動過手腳的搖搖欲墜的房梁,姜夫人肯定不可能逃過那一劫,哪裡還有尹屏茹救人的事……
可是,那時自己還只是個周歲孩童……她不知道該不該跟蔣軒說這些。
正在這時,蔣軒先一步開了口。
“我剛才的欲言又止,只是擔心你聽了生氣,並非對母親有任何懷疑!”蔣軒態度明確。
見陸清容沉默不語,蔣軒又解釋:“當年我隨母親回山東祭祖,本就沒什麼人知道,更何況那日會去清潭寺,完全是臨時決定的,你母親如何能夠得知?還提前有所準備?這一聽就是胡說八道。”
陸清容微微有些愧疚,只為剛才心中萌生出的片刻遲疑。
但她立即收回思緒,反問道:“既然如此,那真正的兇手又是如何得知的呢?”
蔣軒下意識往沁宜院的方向望去,毫不掩飾眼神之中的輕蔑:“她當年對母親的關注。早已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知道我們的行蹤那是肯定的,再加上了解母親虔誠禮佛的習慣……只是誰都沒想到,這次的矛頭竟然指向了陸家……”
陸清容氣憤難當,擔心道:“而且還是在皇上面前捅出此事,可見他們是經過周詳設計的,那行兇之人的所謂證詞。恐怕不會輕易翻供。”
蔣軒同樣有此擔憂。
“倘若一切都是假的。反而好辦。偏偏這個兇手對兩年前去清潭寺放火的事全盤招認,細節也挑不出毛病,其中唯一的一句假話。就是把幕後主使換成了你母親。”
陸清容皺眉沉思,突然問道:“這人什麼來路?他又是如何解釋自己連十多年前那次的事都知道?”
蔣軒長嘆一口氣,道:“他說那次的事,他也有份參與。而且。此人並非京城人士,而是祖籍山東濟南。”
陸清容愈發震驚。
原來。這次的陷害並非臨時起意。那隻幕後黑手,早在兩年前決定殺人滅口之時,就已經存了這般陰毒的心思。
想到尹屏茹即將面臨的危機,陸清容心中難以釋懷:“皇上既然下令徹查。想必是有幾分相信了吧?”
回憶起今日在大殿之中的情景,蔣軒覺得還是應該跟她說清楚。
“若是承平侯一上來就把這些都講明,皇上未必會下令徹查。承平侯故意說一半留一半。在皇上下令之後,才將證人證言的事和盤托出。”蔣軒實話實說。“當時皇上的臉色瞬間一變,顯然是有些後悔了,但君無戲言,已經出口的旨意,肯定是不能再收回了。”
陸清容定了定心神,才小心翼翼地問:“皇上可有下令捉拿?”
“那倒沒有!皇上明確表示,在沒有定案之前,不許抓人,只許開堂審問。”
陸清容懸著的心只放下了一小半,急忙又問:“誰來審?”
“剛上任不久的刑部尚書,孫大人。”
孫一鳴?
陸清容聽到這個名字,多少還是安心了幾分的。
“皇上派他來審,就因為這是刑部的職責所在嗎?”陸清容似乎想確認些什麼。
“這固然是原因之一。”蔣軒頓了頓,“不過可以確定的是,孫大人和咱們的關係,沒有人比當今皇上更清楚了!”
陸清容聞言,也只是稍有緩和罷了。
派孫一鳴審案這事,不禁讓她想起了吳夫人誣告蔣軒那次,先帝安排禇大人來主審的舉動。
只不過,雖然都是選了與蔣軒私下關心親近之人審案,多少都有偏袒的意味,但這兩次的情形,卻是十分不同的。
上一次,吳夫人的誣告,一切皆是無中生有,沒有半分事實依據。就連她找的人證,甚至都在陸清容的控制之中。
這一次就不同了。
這種十句真話之中只摻一句假話的說詞,往往是最難攻破的。更何況,此次的證人,自己對其根本沒有任何了解……
蔣軒看出她的心思,旋即提醒道:“好在咱們還有些時間準備,這案子要等到十日之後方才開審。”
“咱們該如何準備?”陸清容一臉茫然,“要不要先去一趟陸府?”
“陸府肯定是要去的。”蔣軒囑咐她,“想必母親聞得此事,肯定比咱們還要感到莫名其妙!至於其中的詳情,你無需過多解釋,只記得好生勸勸她老人家,讓她莫要驚慌。清者自清,她不用過多考慮辯白之詞,一切事情,都放心交給咱們處理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