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見蔣軒依然雙眉緊鎖,徐醫正索性轉向陸清容,恭敬問起:“不知世子夫人哪裡感到不適?”
陸清容這才趕忙說道:“是我沒跟世子說清楚,讓他擔心過了頭。我不過是腸胃稍有不適,許是昨天吃東西太過貪涼……”
她把剛才對蔣軒說的話又講了一遍。
總算知道真正的症候,徐醫正也鬆了口氣。
“世子夫人不用擔心。最近天氣悶熱,本就容易中暑,加上前日入宮哭臨,在烈日之下曬了一整天,夫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些許不適,實屬正常,一副溫和調理的方子就可解決。”
這一番對話,總算讓蔣軒踏實了,雙眉舒展隨之開來。
面露赧然地看了陸清容一眼過後,他才說道:“那就勞煩徐醫正開個穩妥的方子了。”
徐醫正不敢怠慢。
不過是一副調理腸胃的方子,他仍是斟酌再三,寫了好一會兒。
待到徐醫正留下藥方告辭而去,下一刻,蔣軒就湊到了陸清容身旁。
“是我莽撞了,一聽說你不舒服,就慌了神……又讓徐醫正看了笑話。”蔣軒略顯歉意。
陸清容不以為然:“這有什麼!醫者父母心,哪裡會跟咱們計較這些!”
其實,她也是早就習慣了。
每次自己身體有恙,無論輕重,蔣軒都是類似的狀態。
尤其在清潭寺傷到手臂那回,徐醫正更是被蔣軒嚇得,以為她已經性命垂危了……
就連綠竹都快要憋不住笑,連忙拿起藥方,快步出門,去了前院的藥室抓藥。
陸清容正想打趣蔣軒幾句,卻被墨南的求見打斷了。
墨南一進門,完全沒有避諱陸清容的意思,直接回稟道:“世子爺,皇長孫一行人的蹤跡,有消息了!”
蔣軒先急著問:“沒回京城吧?”
“沒有。根據追兵回報,從東宮逃走的幾名內侍,去先太子陵與皇長孫會合之後,片刻沒有停留,馬不停蹄往西邊去了,早就遠離了順天府的地界。他們速度實在太快,後面的追兵幾經分散,雖然有一路跟對了方向,卻也難以追上。”
“往西去了?”蔣軒閃過一個荒唐的想法,“難不成,是要去漠北?”
“的確是前往嘉峪關的方向。”墨南如實道,“只不過京城與嘉峪關相距數千里,這麼短的時日,倒也不好確認。”
在墨南的想像中,皇長孫身份顯貴,即便沒能繼位,也依然是顯赫的皇親,無論如何都沒有往漠北跑的道理。
難道他還能通敵叛國不成?
但在蔣軒和陸清容的眼中,就遠沒有這麼樂觀了。
短短几日之中,皇長孫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他們的認知,驚世駭俗的舉動遠不止一樁。
尤其是先太子妃“自縊”的事,更是聳人聽聞。
還有什麼是這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干不出來的嗎?
事實證明,陸清容和蔣軒還是猜對了。
第四百九十章 變動
最終確認皇長孫的確去了漠北,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的事了。
陸清容聽說之時,早就沒了當初的驚訝。
一則,六個月的身孕,原本是件平常事,蔣軒和陸府眾人卻緊張得很。尹屏茹和陸芳玉自然不在話下,各種補品和囑咐紛至沓來,難免讓她應接不暇。就連和她一樣沒經驗的陸芊玉,也跟著湊熱鬧,隔三差五地跑來,講上一大堆道聽途說的注意事項。好在每次都夾雜著不少她在酒樓聽到的奇聞異事,倒也讓許久沒出過門的陸清容頗為開懷。這一熱鬧,諸如皇長孫那些久無音訊之人,仿佛壓根就跟自己沒多大關係,所謂的危險更顯消散。
二則,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也著實發生了不少事。
新皇登基,表面上朝居已定。除去先皇駕崩當日曾經有過短暫的失控,之後的一切都顯得平靜無波。
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暗潮湧動總歸在所難免。
皇上已然十分克制,但仍在官員的調任和委派之事上,毫不退讓,堅持親力親為。
其中最大的手筆,便是對吳氏餘黨的大力清除。
當年吳氏一族盛極一時,安樂伯又素來行事張狂,每每彈劾官員,皆是明目張胆地率眾參奏。長此以往,都誰是他那邊的人,自是一目了然。
皇上輕而易舉將那些人除了個徹底。
牽涉其中的,只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就有數十人之多。
故而,這算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變動。
至於其他官員,或升或降。相比之下則顯得低調許多。
內閣首輔仍是冀大人,未曾變化。
而新入閣的兩名官員,在一眾朝臣之中備受矚目。
身兼兵部尚書的陸亦鐸,授武英殿大學士,成為了內閣成員。
另一個是禇大人,一躍從翰林院編修直接成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工部左侍郎。可謂青雲直上。羨煞旁人。
然而,禇大人還不是跨越最大的一個。
最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孫一鳴。
原先他只是五軍都督府一名從七品的都事。如今搖身一變,直接補上了空懸多日的刑部尚書一職。
這種極速躥升,著實讓一干人等無法理解。
就連陸清容,都不得不佩服起皇上的決斷非凡。
唯獨孫一鳴自己。不覺得這有什麼。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當年好歹也是做過都督監事的人。品級與如今的刑部尚書不相上下”。
這的確不算瞎說,雖然都是先帝親政之前的老黃曆了……
仔細算來,與靖遠侯府多有來往的這些人,幾乎全都得到了升遷。
只有兩個人例外。
一個是江凌。
自從他考了那個二甲第四十九名的進士回來。就一直閒在家裡,尚未得到任何差事。
庶吉士是他自己棄考的,自然沒能進入翰林院。而先帝決定派人去漠北替換武定侯世子那次。他信心滿滿地去請戰,最終連個副將都沒當上。
如今新皇登基。本以為高低總能有個安排了,卻不想,一眾官員的任命塵埃落定過後,還是沒他什麼事。
聖心難測,他也只好繼續等了。
陸清容並不為他操心。
以江凌的性子,這種悠然在家裡做學問的日子,說不定才真正是投其所好……
陸清容擔心的,是蔣軒。
靖遠侯早已入土為安,而蔣軒襲爵的事,卻遲遲沒有定論。
據她所知,禮部出於各種考量,很早就把這事報了上去,但送到皇上面前,反而沒了下文……
這爵位本身,無論是蔣軒亦或陸清容,都並不在意。
只是皇上的態度,讓陸清容感到有些忐忑。
該不會是自己和蔣軒在傳位一事上參與太多,犯了什麼忌諱……
陸清容怎麼想的,就怎麼跟蔣軒說了。
最終只換來蔣軒好一番哈哈大笑,隨後安慰的話語,雖十分婉轉,但意思還是說她想太多了。
陸清容並不生氣,反而認真思量起來,是否自己在懷孕之後,真的有點容易胡思亂想……
故而這一次,聽說皇長孫的事,她淡定得很。
傍晚時分,內室的外間,陸清容和蔣軒分坐在沉香木羅漢床的兩端,各自捧著手中的青釉茶杯。
二人皆是一派從容,仿佛聊著再尋常不過的事。
“皇長孫去漠北,究竟是要做什麼?”陸清容問道。
“這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蔣軒無奈一笑,“總不會是去幫著蔣軻打番蒙人吧?”
“不是幫著蔣軻……那就是要幫著別人了……”陸清容輕聲道,“倘若他真的投靠了番蒙人,無論最終欲意何為,都終將會變成蔣軻的大麻煩。大齊皇室身處敵營,讓他怎麼能放手破敵?就算皇上下令無需考慮皇長孫的安全,恐怕也仍會讓他束手束腳……”
“還真被你猜中了!”蔣軒告訴她,“皇上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已經第一時間派人去傳令,說明皇長孫是私自離京,著前線眾將不用顧忌他半分……只不過,能有多大作用就說不準了。畢竟,誰也不願意當那個親手害死皇長孫的人。”
陸清容只能嘆息。
縱然他們對蔣軻去漠北搶功的事再不齒,也不希望大齊在面對番蒙人的戰場上落了下風。
蔣軒見她沉默良久,立刻又道:“不過,這次也算有因禍得福的事!”
“什麼事?”陸清容懶洋洋地問道。
“皇上今日還下令,要整肅超綱,明鏡當台,著手徹查往年舊案。但凡有存疑的案子,朝臣皆可列舉,皇上會酌情安排重查。”
“這麼大的動靜?”陸清容當即來了精神,“先帝才剛駕崩,年號都還沒改!現在就要給舊案翻案,難道皇上就不擔心……”
“此一時彼一時。”蔣軒低聲解釋道,“這一切,也要從先太子妃的‘自縊’說起。原本為了皇家的體面,皇上沒打算深究此事。但是皇長孫這一逃走,皇上也不得不改了主意……”
“既然要徹查,總不能只查東宮。”蔣軒實話實說。
只不過,他們誰都沒想到,這一徹查,險些有些失控……
第四百九十一章 舊案
皇上想要清查舊案,定然有著諸多考量。
但之所以會這般急迫,理由還是很明顯的:為了轉移皇長孫一案的視線。
如此一來,既能夠名正言順地定下皇長孫的罪名,讓漠北眾將士不至於束手束腳、延誤戰機,同時又避免朝臣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件事上,在京城引起不良輿論。
蔣軒和陸清容,全都想到了這一層。
故而,他們起初對皇上要翻查舊案的事,沒有太當真,想著怎麼也要先觀望一陣才好。
只不過,滿朝文武之中,總有人不這麼想。
皇上此話一出,立刻在朝臣之中激起不小的波瀾。
一時間,各路奏摺源源不斷地往上遞,其中提到的案子亦是千奇百怪,大都是些頗為久遠的陳年往事。
當然,這些案子,也不是隨便找來應景的,眾人心裡分別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一心諂媚皇上的,大都在吳家人身上做文章。即便安樂伯已然處斬,而京城之中也沒剩下什麼吳家人了,都擋不住他們硬是把安樂伯早年的劣跡拿出來翻炒,那陣勢,似乎要把他拉出來鞭屍一番方才解恨。
陸清容這才趕忙說道:“是我沒跟世子說清楚,讓他擔心過了頭。我不過是腸胃稍有不適,許是昨天吃東西太過貪涼……”
她把剛才對蔣軒說的話又講了一遍。
總算知道真正的症候,徐醫正也鬆了口氣。
“世子夫人不用擔心。最近天氣悶熱,本就容易中暑,加上前日入宮哭臨,在烈日之下曬了一整天,夫人們或多或少都有些許不適,實屬正常,一副溫和調理的方子就可解決。”
這一番對話,總算讓蔣軒踏實了,雙眉舒展隨之開來。
面露赧然地看了陸清容一眼過後,他才說道:“那就勞煩徐醫正開個穩妥的方子了。”
徐醫正不敢怠慢。
不過是一副調理腸胃的方子,他仍是斟酌再三,寫了好一會兒。
待到徐醫正留下藥方告辭而去,下一刻,蔣軒就湊到了陸清容身旁。
“是我莽撞了,一聽說你不舒服,就慌了神……又讓徐醫正看了笑話。”蔣軒略顯歉意。
陸清容不以為然:“這有什麼!醫者父母心,哪裡會跟咱們計較這些!”
其實,她也是早就習慣了。
每次自己身體有恙,無論輕重,蔣軒都是類似的狀態。
尤其在清潭寺傷到手臂那回,徐醫正更是被蔣軒嚇得,以為她已經性命垂危了……
就連綠竹都快要憋不住笑,連忙拿起藥方,快步出門,去了前院的藥室抓藥。
陸清容正想打趣蔣軒幾句,卻被墨南的求見打斷了。
墨南一進門,完全沒有避諱陸清容的意思,直接回稟道:“世子爺,皇長孫一行人的蹤跡,有消息了!”
蔣軒先急著問:“沒回京城吧?”
“沒有。根據追兵回報,從東宮逃走的幾名內侍,去先太子陵與皇長孫會合之後,片刻沒有停留,馬不停蹄往西邊去了,早就遠離了順天府的地界。他們速度實在太快,後面的追兵幾經分散,雖然有一路跟對了方向,卻也難以追上。”
“往西去了?”蔣軒閃過一個荒唐的想法,“難不成,是要去漠北?”
“的確是前往嘉峪關的方向。”墨南如實道,“只不過京城與嘉峪關相距數千里,這麼短的時日,倒也不好確認。”
在墨南的想像中,皇長孫身份顯貴,即便沒能繼位,也依然是顯赫的皇親,無論如何都沒有往漠北跑的道理。
難道他還能通敵叛國不成?
但在蔣軒和陸清容的眼中,就遠沒有這麼樂觀了。
短短几日之中,皇長孫一次又一次地刷新著他們的認知,驚世駭俗的舉動遠不止一樁。
尤其是先太子妃“自縊”的事,更是聳人聽聞。
還有什麼是這個尚未成年的孩子干不出來的嗎?
事實證明,陸清容和蔣軒還是猜對了。
第四百九十章 變動
最終確認皇長孫的確去了漠北,已經是一個多月之後的事了。
陸清容聽說之時,早就沒了當初的驚訝。
一則,六個月的身孕,原本是件平常事,蔣軒和陸府眾人卻緊張得很。尹屏茹和陸芳玉自然不在話下,各種補品和囑咐紛至沓來,難免讓她應接不暇。就連和她一樣沒經驗的陸芊玉,也跟著湊熱鬧,隔三差五地跑來,講上一大堆道聽途說的注意事項。好在每次都夾雜著不少她在酒樓聽到的奇聞異事,倒也讓許久沒出過門的陸清容頗為開懷。這一熱鬧,諸如皇長孫那些久無音訊之人,仿佛壓根就跟自己沒多大關係,所謂的危險更顯消散。
二則,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也著實發生了不少事。
新皇登基,表面上朝居已定。除去先皇駕崩當日曾經有過短暫的失控,之後的一切都顯得平靜無波。
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暗潮湧動總歸在所難免。
皇上已然十分克制,但仍在官員的調任和委派之事上,毫不退讓,堅持親力親為。
其中最大的手筆,便是對吳氏餘黨的大力清除。
當年吳氏一族盛極一時,安樂伯又素來行事張狂,每每彈劾官員,皆是明目張胆地率眾參奏。長此以往,都誰是他那邊的人,自是一目了然。
皇上輕而易舉將那些人除了個徹底。
牽涉其中的,只京城四品以上的官員,就有數十人之多。
故而,這算是規模最大的一次變動。
至於其他官員,或升或降。相比之下則顯得低調許多。
內閣首輔仍是冀大人,未曾變化。
而新入閣的兩名官員,在一眾朝臣之中備受矚目。
身兼兵部尚書的陸亦鐸,授武英殿大學士,成為了內閣成員。
另一個是禇大人,一躍從翰林院編修直接成為文淵閣大學士,兼工部左侍郎。可謂青雲直上。羨煞旁人。
然而,禇大人還不是跨越最大的一個。
最讓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孫一鳴。
原先他只是五軍都督府一名從七品的都事。如今搖身一變,直接補上了空懸多日的刑部尚書一職。
這種極速躥升,著實讓一干人等無法理解。
就連陸清容,都不得不佩服起皇上的決斷非凡。
唯獨孫一鳴自己。不覺得這有什麼。
用他自己的話說,他“當年好歹也是做過都督監事的人。品級與如今的刑部尚書不相上下”。
這的確不算瞎說,雖然都是先帝親政之前的老黃曆了……
仔細算來,與靖遠侯府多有來往的這些人,幾乎全都得到了升遷。
只有兩個人例外。
一個是江凌。
自從他考了那個二甲第四十九名的進士回來。就一直閒在家裡,尚未得到任何差事。
庶吉士是他自己棄考的,自然沒能進入翰林院。而先帝決定派人去漠北替換武定侯世子那次。他信心滿滿地去請戰,最終連個副將都沒當上。
如今新皇登基。本以為高低總能有個安排了,卻不想,一眾官員的任命塵埃落定過後,還是沒他什麼事。
聖心難測,他也只好繼續等了。
陸清容並不為他操心。
以江凌的性子,這種悠然在家裡做學問的日子,說不定才真正是投其所好……
陸清容擔心的,是蔣軒。
靖遠侯早已入土為安,而蔣軒襲爵的事,卻遲遲沒有定論。
據她所知,禮部出於各種考量,很早就把這事報了上去,但送到皇上面前,反而沒了下文……
這爵位本身,無論是蔣軒亦或陸清容,都並不在意。
只是皇上的態度,讓陸清容感到有些忐忑。
該不會是自己和蔣軒在傳位一事上參與太多,犯了什麼忌諱……
陸清容怎麼想的,就怎麼跟蔣軒說了。
最終只換來蔣軒好一番哈哈大笑,隨後安慰的話語,雖十分婉轉,但意思還是說她想太多了。
陸清容並不生氣,反而認真思量起來,是否自己在懷孕之後,真的有點容易胡思亂想……
故而這一次,聽說皇長孫的事,她淡定得很。
傍晚時分,內室的外間,陸清容和蔣軒分坐在沉香木羅漢床的兩端,各自捧著手中的青釉茶杯。
二人皆是一派從容,仿佛聊著再尋常不過的事。
“皇長孫去漠北,究竟是要做什麼?”陸清容問道。
“這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蔣軒無奈一笑,“總不會是去幫著蔣軻打番蒙人吧?”
“不是幫著蔣軻……那就是要幫著別人了……”陸清容輕聲道,“倘若他真的投靠了番蒙人,無論最終欲意何為,都終將會變成蔣軻的大麻煩。大齊皇室身處敵營,讓他怎麼能放手破敵?就算皇上下令無需考慮皇長孫的安全,恐怕也仍會讓他束手束腳……”
“還真被你猜中了!”蔣軒告訴她,“皇上最擔心的就是這個,已經第一時間派人去傳令,說明皇長孫是私自離京,著前線眾將不用顧忌他半分……只不過,能有多大作用就說不準了。畢竟,誰也不願意當那個親手害死皇長孫的人。”
陸清容只能嘆息。
縱然他們對蔣軻去漠北搶功的事再不齒,也不希望大齊在面對番蒙人的戰場上落了下風。
蔣軒見她沉默良久,立刻又道:“不過,這次也算有因禍得福的事!”
“什麼事?”陸清容懶洋洋地問道。
“皇上今日還下令,要整肅超綱,明鏡當台,著手徹查往年舊案。但凡有存疑的案子,朝臣皆可列舉,皇上會酌情安排重查。”
“這麼大的動靜?”陸清容當即來了精神,“先帝才剛駕崩,年號都還沒改!現在就要給舊案翻案,難道皇上就不擔心……”
“此一時彼一時。”蔣軒低聲解釋道,“這一切,也要從先太子妃的‘自縊’說起。原本為了皇家的體面,皇上沒打算深究此事。但是皇長孫這一逃走,皇上也不得不改了主意……”
“既然要徹查,總不能只查東宮。”蔣軒實話實說。
只不過,他們誰都沒想到,這一徹查,險些有些失控……
第四百九十一章 舊案
皇上想要清查舊案,定然有著諸多考量。
但之所以會這般急迫,理由還是很明顯的:為了轉移皇長孫一案的視線。
如此一來,既能夠名正言順地定下皇長孫的罪名,讓漠北眾將士不至於束手束腳、延誤戰機,同時又避免朝臣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件事上,在京城引起不良輿論。
蔣軒和陸清容,全都想到了這一層。
故而,他們起初對皇上要翻查舊案的事,沒有太當真,想著怎麼也要先觀望一陣才好。
只不過,滿朝文武之中,總有人不這麼想。
皇上此話一出,立刻在朝臣之中激起不小的波瀾。
一時間,各路奏摺源源不斷地往上遞,其中提到的案子亦是千奇百怪,大都是些頗為久遠的陳年往事。
當然,這些案子,也不是隨便找來應景的,眾人心裡分別有著自己的小算盤。
一心諂媚皇上的,大都在吳家人身上做文章。即便安樂伯已然處斬,而京城之中也沒剩下什麼吳家人了,都擋不住他們硬是把安樂伯早年的劣跡拿出來翻炒,那陣勢,似乎要把他拉出來鞭屍一番方才解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