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頁
燕國公和冀大人的悲觀,倒也在某些方面方便了蔣軒行事。
比如那個放著傳位詔書的雕花龍紋楠木盒。
蔣軒提議先把詔書換個地方藏好,省得那盒子太過扎眼,萬一吳太后等不及天亮就來發難,遺詔的安全也絕對不容有失。
冀大人本是不同意的,但當他得知眾人的安危都系在了靖遠侯世子夫人的手中之時,方才拿出鑰匙,配合蔣軒將皇帝親筆所書的遺詔掉了包。
此刻躺在盒中的,不過是一份空白詔書罷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毀滅
偏殿之中。
吳太后以歇息之名,將皇后等人打發去了別處,但實際上,她卻徹夜未眠。
“景王府那邊,可有什麼動靜?”吳太后突然問起。
李嬤嬤剛剛打探過消息,見此時殿中再無旁人,便直言道:“暫時並未驚動,安樂伯只暗中派人盯緊了王府,夜間本就人少,做到有進無出,又不被他們察覺,還是容易的。”
“嗯。”吳太后還算滿意,“那邊只要堅持到天亮,到時候大局已定,任他們也再翻不出什麼風浪了!”
吳太后現在最擔心的,還是那個傳位詔書。
此時此刻,她仍懷有一絲僥倖:“你說,那詔書之上,會不會寫的本就是皇長孫的名字呢?”
李嬤嬤只能點醒她:“倘若如此,那目前勤政殿之中,絕不該是那幾位大人才對……”
吳太后長嘆一聲,不再自欺欺人。
她轉而問道:“那詔書做得怎麼樣了?”
李嬤嬤眉頭緊皺,實話實說道:“事出倉促,翰林院之中敢做這種事的人又不多,要想做到以假亂真,這麼短的時辰之內,恐怕有些困難。”
“囉嗦這麼多,他們到底能不能做到?”吳太后有些不耐煩。
“剛才他們費了好半天勁做出來一份,奴婢拿去給皇長孫過目,皇長孫一眼就看出那不是真的……”李嬤嬤如實道。
“小小年紀的,他懂些什麼!”
吳太后嘴上這樣說,心裡卻明白,若是皇長孫一眼就看出了端倪,朝中必定還會有人看出破綻。那必定行不通。
斟酌再三,吳太后猶豫道:“要不然,咱們乾脆不用什麼勞什子的詔書,就聲稱皇帝駕崩之前留下了口諭……”
李嬤嬤怔住片刻,認真思慮道:“若是那般,則需要勤政殿的幾位大人配合才行,可他們或是剛正不阿之人。或是與二皇子關係匪淺。恐怕不會輕易歸順。”
吳太后冷哼一聲,似是信心十足的模樣:“今日的形勢已然如此,他們能選擇的。只有當活人還是當死人!”
李嬤嬤當即不敢再多言。
吳太后接著道:“他們不是守著皇帝的遺詔不放嗎,那哀家就先斷了他們這個念想!”
正當李嬤嬤仍在錯愕之時,吳太后已經站起身來:“走,現在就去勤政殿!”
於是。離天亮還有段時辰,吳太后就帶著為數不多的隨從。再次回到了勤政殿。
大殿之中,蔣軒等人皆是坐立難安。形勢本就緊迫,再加上皇帝的遺體仍停在殿內,無人措置。更是增添了幾分荒誕淒涼之感。
正在此時,吳太后又帶人過來,說是殿中陰氣太重。大夏天的端了個火盆進殿。
吳太后命人將火盆擺在大殿正中,才揮手讓他們退下。只留下李嬤嬤和一名帶著佩劍的侍衛。
她這才對著蔣軒等人問道:“幾位考慮得如何了?”
青銅火盆之中的炭火極旺,烤得周圍眾人都燥熱難耐。
冀大人的耿直更勝以往,直接回道:“臣等無需考慮,只等天亮之後,當著朝中眾臣的面,即可宣讀詔書。”
許是聽了太多遍這話,吳太后已不再動怒,只轉頭對李嬤嬤使了個顏色。
李嬤嬤不敢抗命,立刻向龍塌那邊走去。行至塌邊,雙腿忍不住有些顫抖,但還是強忍著懼意,將皇帝枕邊的雕花龍紋楠木盒拿到了吳太后面前。
吳太后瞟了一眼盒上的金鎖,知道這幾個人肯定不會交出鑰匙,索性直接對那名侍衛吩咐道:“打開。”
只見那侍衛不假思索地拔出佩劍,手起劍落,盒子當即就被劈開。
一卷明黃的詔書,從中滾落出來,靜靜躺在地上。
吳太后毫無顧忌,搶在所有人前面,親手將那捲詔書拾了起來。
自然無人再敢與她爭搶。
只不過,吳太后像是被定住了一般,許久不曾再有動作。
吳太后緊緊攥著傳位詔書,用力之大,指尖都明顯有些泛白。
她心中正在進行激烈的鬥爭,僥倖的想法再次出來作祟,讓她有種一看究竟的念頭。
但還有另一種聲音,在不斷警告她,千萬不能打開看。仿佛如此一來,就不必背負過多的心債……
吳太后攥著詔書的那隻手,愈發用力,但終究還是沒敢打開看。
下一刻,她倏地抬起手,猛然將那詔書投入到火盆之中。
眾人駭然。
誰也沒想到,吳太后竟是看都沒看上一眼,就做出如此舉動。
震驚過後,幾人的反應不盡相同。
燕國公跟著折騰了大半夜,連坐著的力氣都快沒有了,此時只是輕聲驚呼,倒吸了一口冷氣。
冀大人和禇大人則是上前幾步,盯著那火盆,神色焦急,顯出進退兩難的樣子。
唯有蔣軒,看著那詔書已經被燒得差不多了,瞅準時機,佯裝才剛反應過來的模樣,急忙跑至近前,毫不猶豫地伸手,將其從火盆中搶出。
卻也是於事無補。
詔書早已被燒得一團漆黑,所剩無幾,哪裡還能看出半個字。
吳太后冷笑一聲,顛倒黑白的話張嘴就來:
“那本就不是什麼詔書,不過是你們拿來哄騙世人的東西罷了,如今燒了倒也乾淨,一切就以皇帝的口諭為準!”
冀大人等人,這時才反應過來蔣軒的用意,連忙也都擺出一副悔恨異常的表情,只想著能多拖延些時辰才好。
“皇上駕崩之前,並未留下什麼口諭……”冀大人失魂落魄地說。
吳太后親手毀了詔書,此刻的猖狂更加變本加厲,索性連掩飾的心情都沒了:“現在詔書沒了,你們若再這般堅持,咱們就看看滿朝文武到底是相信你們的話,還是相信哀家的話!當然,這也要你們還能有機會開口才行!”
肆無忌憚的威脅過後,吳太后氣勢十足地盯著他們,等著即將到來的臣服。
正在此時,外面突然跑進來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跪下,慌亂回稟道:“太后娘娘,大事不好,剛才一直按兵不動的羽林衛,此刻不知為何,突然和禁軍動起手來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
聽聞羽林衛和內宮禁軍動起手來,吳太后先是一怔,很快就恢復了從容。
即便此刻在勤政殿中,已經隱約可以聽到陣陣響動,似是刀劍之聲,卻依舊不見吳太后有所慌亂。
“是誰先動的手?”吳太后淡然發問。
那個報信的小太監仍在發抖,慌忙回道:“是羽林衛!”
吳太后聞言,不怒反笑。
只見她意味深長地看了蔣軒一眼,才面向眾人,冷笑著道:“眼看著就要天亮了,哀家可真有些等不及,想看看你們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如何解釋羽林衛的抗命之舉!”
吳太后覺得,這可是他們自己送上門的把柄!
此時此刻,吳太后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外面衝突的結果。
內宮禁軍固然難以抵擋羽林衛的攻勢,但安樂伯早就帶著五軍都督府的人馬在外圍部署完畢,羽林衛竟然敢先動手,簡直就是自不量力!
故而,吳太后絲毫不曾掩飾她的得意之色。
進來報信的小太監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難道是自己說得不夠清楚嗎?
他急忙又道:“羽林衛攻勢猛烈,還望太后娘娘趕緊想想辦法才是!”
吳太后不以為然,猶在冷笑:“他們上趕著要自取滅亡,哀家也沒轍不是!”
她心裡自有盤算。
既然勤政殿裡這幾個人軟硬不吃,她唯有一不做二不休,剛剛毀掉了傳位詔書,此刻乾脆把羽林衛也清除乾淨,省得天亮之後在群臣面前再生事端。阻礙皇長孫繼位……
那小太監聽得一頭霧水,只覺得太后娘娘是在故作鎮定。
他不由抬眼望去,瞅見靖遠侯世子也在殿中,再想到外面的羽林衛……
欲言又止了一番,他忍不住向吳太后請示:“事關緊急,能否請太后娘娘先行屏退左右……”
吳太后斷然拒絕。
她怎麼可能放棄這個打擊蔣軒的機會。
“可是,內宮禁軍就快要頂不住了!”小太監高聲喊道。企圖喚回太后娘娘的理智。
這時。吳太后方才微微皺眉,問道:“你說什麼?”
“內宮禁軍根本抵擋不住這般攻勢,此時。羽林衛已經離勤政殿越來越近了!”小太監確認道。
吳太后當即目瞪口呆,這才突然驚覺,那陣雜亂之聲的確已經變得愈發清晰。
“安樂伯呢?外圍沒有人帶兵增援嗎?”吳太后急忙發問。
“外面並無任何動靜。”
吳太后腳下一個踉蹌,險些就要昏厥過去。幸虧李嬤嬤及時上前扶住。她才得以穩住身形。
心中不禁腹誹,這個安樂伯到底是怎麼回事!明明早已部署好了。行動居然如此緩慢!倘若真的讓羽林衛先控制了勤政殿,雖說並不至於輸掉大局,但終歸有損自己的顏面。
此刻的吳太后並不知道,她的想法其實還是太過樂觀了。
沒過多久。勤政殿外的聲音逐漸弱了下來。
勝負已分。
就在吳太后橫眉怒目,打算用氣勢鎮住羽林衛,替安樂伯的增援拖延時間之時。進入大殿的兩個人,直接讓她當場怔住。
這兩個人。皆是一身戎裝,卻又不盡相同。
其中一人,她是認得的,正是羽林衛的一名首領。
另外一人,雖說是個生面孔,但那一身鎮北鐵騎的裝束,卻明顯得很!
正在吳太后發愣之際,後面那人已經糙糙行了個禮,徑直走向蔣軒:
“世子爺,八千鎮北鐵騎現已及時趕到,此刻已經接管了京城防務,將犯上作亂的安樂伯等人以及內宮禁軍盡數控制。”
比如那個放著傳位詔書的雕花龍紋楠木盒。
蔣軒提議先把詔書換個地方藏好,省得那盒子太過扎眼,萬一吳太后等不及天亮就來發難,遺詔的安全也絕對不容有失。
冀大人本是不同意的,但當他得知眾人的安危都系在了靖遠侯世子夫人的手中之時,方才拿出鑰匙,配合蔣軒將皇帝親筆所書的遺詔掉了包。
此刻躺在盒中的,不過是一份空白詔書罷了……
第四百七十八章 毀滅
偏殿之中。
吳太后以歇息之名,將皇后等人打發去了別處,但實際上,她卻徹夜未眠。
“景王府那邊,可有什麼動靜?”吳太后突然問起。
李嬤嬤剛剛打探過消息,見此時殿中再無旁人,便直言道:“暫時並未驚動,安樂伯只暗中派人盯緊了王府,夜間本就人少,做到有進無出,又不被他們察覺,還是容易的。”
“嗯。”吳太后還算滿意,“那邊只要堅持到天亮,到時候大局已定,任他們也再翻不出什麼風浪了!”
吳太后現在最擔心的,還是那個傳位詔書。
此時此刻,她仍懷有一絲僥倖:“你說,那詔書之上,會不會寫的本就是皇長孫的名字呢?”
李嬤嬤只能點醒她:“倘若如此,那目前勤政殿之中,絕不該是那幾位大人才對……”
吳太后長嘆一聲,不再自欺欺人。
她轉而問道:“那詔書做得怎麼樣了?”
李嬤嬤眉頭緊皺,實話實說道:“事出倉促,翰林院之中敢做這種事的人又不多,要想做到以假亂真,這麼短的時辰之內,恐怕有些困難。”
“囉嗦這麼多,他們到底能不能做到?”吳太后有些不耐煩。
“剛才他們費了好半天勁做出來一份,奴婢拿去給皇長孫過目,皇長孫一眼就看出那不是真的……”李嬤嬤如實道。
“小小年紀的,他懂些什麼!”
吳太后嘴上這樣說,心裡卻明白,若是皇長孫一眼就看出了端倪,朝中必定還會有人看出破綻。那必定行不通。
斟酌再三,吳太后猶豫道:“要不然,咱們乾脆不用什麼勞什子的詔書,就聲稱皇帝駕崩之前留下了口諭……”
李嬤嬤怔住片刻,認真思慮道:“若是那般,則需要勤政殿的幾位大人配合才行,可他們或是剛正不阿之人。或是與二皇子關係匪淺。恐怕不會輕易歸順。”
吳太后冷哼一聲,似是信心十足的模樣:“今日的形勢已然如此,他們能選擇的。只有當活人還是當死人!”
李嬤嬤當即不敢再多言。
吳太后接著道:“他們不是守著皇帝的遺詔不放嗎,那哀家就先斷了他們這個念想!”
正當李嬤嬤仍在錯愕之時,吳太后已經站起身來:“走,現在就去勤政殿!”
於是。離天亮還有段時辰,吳太后就帶著為數不多的隨從。再次回到了勤政殿。
大殿之中,蔣軒等人皆是坐立難安。形勢本就緊迫,再加上皇帝的遺體仍停在殿內,無人措置。更是增添了幾分荒誕淒涼之感。
正在此時,吳太后又帶人過來,說是殿中陰氣太重。大夏天的端了個火盆進殿。
吳太后命人將火盆擺在大殿正中,才揮手讓他們退下。只留下李嬤嬤和一名帶著佩劍的侍衛。
她這才對著蔣軒等人問道:“幾位考慮得如何了?”
青銅火盆之中的炭火極旺,烤得周圍眾人都燥熱難耐。
冀大人的耿直更勝以往,直接回道:“臣等無需考慮,只等天亮之後,當著朝中眾臣的面,即可宣讀詔書。”
許是聽了太多遍這話,吳太后已不再動怒,只轉頭對李嬤嬤使了個顏色。
李嬤嬤不敢抗命,立刻向龍塌那邊走去。行至塌邊,雙腿忍不住有些顫抖,但還是強忍著懼意,將皇帝枕邊的雕花龍紋楠木盒拿到了吳太后面前。
吳太后瞟了一眼盒上的金鎖,知道這幾個人肯定不會交出鑰匙,索性直接對那名侍衛吩咐道:“打開。”
只見那侍衛不假思索地拔出佩劍,手起劍落,盒子當即就被劈開。
一卷明黃的詔書,從中滾落出來,靜靜躺在地上。
吳太后毫無顧忌,搶在所有人前面,親手將那捲詔書拾了起來。
自然無人再敢與她爭搶。
只不過,吳太后像是被定住了一般,許久不曾再有動作。
吳太后緊緊攥著傳位詔書,用力之大,指尖都明顯有些泛白。
她心中正在進行激烈的鬥爭,僥倖的想法再次出來作祟,讓她有種一看究竟的念頭。
但還有另一種聲音,在不斷警告她,千萬不能打開看。仿佛如此一來,就不必背負過多的心債……
吳太后攥著詔書的那隻手,愈發用力,但終究還是沒敢打開看。
下一刻,她倏地抬起手,猛然將那詔書投入到火盆之中。
眾人駭然。
誰也沒想到,吳太后竟是看都沒看上一眼,就做出如此舉動。
震驚過後,幾人的反應不盡相同。
燕國公跟著折騰了大半夜,連坐著的力氣都快沒有了,此時只是輕聲驚呼,倒吸了一口冷氣。
冀大人和禇大人則是上前幾步,盯著那火盆,神色焦急,顯出進退兩難的樣子。
唯有蔣軒,看著那詔書已經被燒得差不多了,瞅準時機,佯裝才剛反應過來的模樣,急忙跑至近前,毫不猶豫地伸手,將其從火盆中搶出。
卻也是於事無補。
詔書早已被燒得一團漆黑,所剩無幾,哪裡還能看出半個字。
吳太后冷笑一聲,顛倒黑白的話張嘴就來:
“那本就不是什麼詔書,不過是你們拿來哄騙世人的東西罷了,如今燒了倒也乾淨,一切就以皇帝的口諭為準!”
冀大人等人,這時才反應過來蔣軒的用意,連忙也都擺出一副悔恨異常的表情,只想著能多拖延些時辰才好。
“皇上駕崩之前,並未留下什麼口諭……”冀大人失魂落魄地說。
吳太后親手毀了詔書,此刻的猖狂更加變本加厲,索性連掩飾的心情都沒了:“現在詔書沒了,你們若再這般堅持,咱們就看看滿朝文武到底是相信你們的話,還是相信哀家的話!當然,這也要你們還能有機會開口才行!”
肆無忌憚的威脅過後,吳太后氣勢十足地盯著他們,等著即將到來的臣服。
正在此時,外面突然跑進來一個小太監,跌跌撞撞跪下,慌亂回稟道:“太后娘娘,大事不好,剛才一直按兵不動的羽林衛,此刻不知為何,突然和禁軍動起手來了!”
第四百七十九章 援兵
聽聞羽林衛和內宮禁軍動起手來,吳太后先是一怔,很快就恢復了從容。
即便此刻在勤政殿中,已經隱約可以聽到陣陣響動,似是刀劍之聲,卻依舊不見吳太后有所慌亂。
“是誰先動的手?”吳太后淡然發問。
那個報信的小太監仍在發抖,慌忙回道:“是羽林衛!”
吳太后聞言,不怒反笑。
只見她意味深長地看了蔣軒一眼,才面向眾人,冷笑著道:“眼看著就要天亮了,哀家可真有些等不及,想看看你們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如何解釋羽林衛的抗命之舉!”
吳太后覺得,這可是他們自己送上門的把柄!
此時此刻,吳太后倒是一點都不擔心外面衝突的結果。
內宮禁軍固然難以抵擋羽林衛的攻勢,但安樂伯早就帶著五軍都督府的人馬在外圍部署完畢,羽林衛竟然敢先動手,簡直就是自不量力!
故而,吳太后絲毫不曾掩飾她的得意之色。
進來報信的小太監看在眼裡,急在心上。
難道是自己說得不夠清楚嗎?
他急忙又道:“羽林衛攻勢猛烈,還望太后娘娘趕緊想想辦法才是!”
吳太后不以為然,猶在冷笑:“他們上趕著要自取滅亡,哀家也沒轍不是!”
她心裡自有盤算。
既然勤政殿裡這幾個人軟硬不吃,她唯有一不做二不休,剛剛毀掉了傳位詔書,此刻乾脆把羽林衛也清除乾淨,省得天亮之後在群臣面前再生事端。阻礙皇長孫繼位……
那小太監聽得一頭霧水,只覺得太后娘娘是在故作鎮定。
他不由抬眼望去,瞅見靖遠侯世子也在殿中,再想到外面的羽林衛……
欲言又止了一番,他忍不住向吳太后請示:“事關緊急,能否請太后娘娘先行屏退左右……”
吳太后斷然拒絕。
她怎麼可能放棄這個打擊蔣軒的機會。
“可是,內宮禁軍就快要頂不住了!”小太監高聲喊道。企圖喚回太后娘娘的理智。
這時。吳太后方才微微皺眉,問道:“你說什麼?”
“內宮禁軍根本抵擋不住這般攻勢,此時。羽林衛已經離勤政殿越來越近了!”小太監確認道。
吳太后當即目瞪口呆,這才突然驚覺,那陣雜亂之聲的確已經變得愈發清晰。
“安樂伯呢?外圍沒有人帶兵增援嗎?”吳太后急忙發問。
“外面並無任何動靜。”
吳太后腳下一個踉蹌,險些就要昏厥過去。幸虧李嬤嬤及時上前扶住。她才得以穩住身形。
心中不禁腹誹,這個安樂伯到底是怎麼回事!明明早已部署好了。行動居然如此緩慢!倘若真的讓羽林衛先控制了勤政殿,雖說並不至於輸掉大局,但終歸有損自己的顏面。
此刻的吳太后並不知道,她的想法其實還是太過樂觀了。
沒過多久。勤政殿外的聲音逐漸弱了下來。
勝負已分。
就在吳太后橫眉怒目,打算用氣勢鎮住羽林衛,替安樂伯的增援拖延時間之時。進入大殿的兩個人,直接讓她當場怔住。
這兩個人。皆是一身戎裝,卻又不盡相同。
其中一人,她是認得的,正是羽林衛的一名首領。
另外一人,雖說是個生面孔,但那一身鎮北鐵騎的裝束,卻明顯得很!
正在吳太后發愣之際,後面那人已經糙糙行了個禮,徑直走向蔣軒:
“世子爺,八千鎮北鐵騎現已及時趕到,此刻已經接管了京城防務,將犯上作亂的安樂伯等人以及內宮禁軍盡數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