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頁
還有一點令人不解。秋雲記得很清楚,當年血案發生後她逼顏哲離開時,因為事務繁雜,她並沒有告訴過顏哲哪一座是他的衣冠冢,墳前又沒有立碑或類似標記,那麼,顏哲如何知道最東邊這座墳是屬於他的?也許他和“自己的墳墓”真有冥冥中的感應?
所有一切都是未知數。
不知不覺間,螞蟻又開始往這兒聚集,順著兩人的褲腿往上爬,向那個散發著無上誘惑的鐵罐罐爬。兩人只好撤退,撣掉身上的螞蟻,帶著噴霧器回到車上,開車離開。
回到北陰市,兩人先把那玩意兒裝到一個大玻璃瓶里,用蠟仔細封好。他們不想因蟻素的泄露,在自己家裡再造出一次螞蟻朝聖,驚動那些最愛報導天下奇聞的晚報記者。隨後的日子裡,高自遠對妻子的心理狀態有點擔心:妻子顯然有心事,除了做三餐飯和打掃衛生,其餘時間總是不語不動,靜靜地盯著那個大廣口瓶。再就是拿出一個粗糙的白茬木箱,放在膝蓋上,定定地看著。高自遠這兩天車癮正大,出去遛車時喊妻子一塊兒去,秋雲總是藉故推託。高自遠已經知道這個木箱的來歷,知道它裡面裝函著妻子的記憶和理想,所以能理解她的追思。妻子心中有一個解不開的心結,不過他並沒有急著去幫她拆解,而是耐心等待著。
幾天後,妻子對他說:
“老高我有個想法,我想干一件事。咱們先說好,你別攔我,也別笑話我,行不行?”
她說話時相當難為情,這倒讓高自遠生出點警惕。他問你有啥想法?秋雲說:
“我是想――你知道的,我曾在知青農場裡幫顏哲創建過一個小型的試驗社會,當過幾個月的上帝副手,甚至在顏哲逃亡後當了幾天代理上帝。後來我對顏哲的理想完全失望了,36年前就看透了,所以你別擔心我會重新陷進去。但是在那段時間裡,自始至終,我沒有被噴灑過蟻素,不知道由蟻素造成的幸福感到底是啥樣。前些天見了崔振山,才知道他們當年對蟻素是那樣迷戀。現在咱們手裡有了這瓶玩意兒,我想親身體驗一次。”
有一點她沒有告訴丈夫。沒錯,當年她對顏哲的“利他社會”已經徹底絕望了,但聽了崔振山的那番話後她才知道:原來失敗之咎並不是蟻眾中“惡”的復甦,而完全在於蟻王,是因為蟻王本性中的多疑,而這種多疑實質是對於“惡”的迷戀。如果兩個正副蟻王也噴上蟻素,達到社會成員的道德水準,那會是什麼結局呢?
高自遠憐憫地看著妻子。儘管妻子一再否認,但實際上36年前的理想並沒有死亡,它還頑固地潛伏在秋雲的腦海深處,這會兒碰到合適的機會,它又頑強地萌發了。秋雲看出丈夫的猶豫,忙解釋說:
“只是一個小試驗,不會有壞處的。那時我親自為幾十個人噴了蟻素,他們只是有點夢遊狀態,再有就是強烈的幸福感,像賴安勝說的,勞動最快樂,幫助他人最快樂。真的,這種蟻素完全無害,你真的不用擔心。”
“你說過,它造成了七人的死亡……”
秋雲搶過話頭:“那只在噴灑兩種不同蟻素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咱們現在只有一瓶,想出事都不會。”
高自遠沉思片刻,平靜地問:“如果試驗成功,我是說,如果這瓶蟻素還能達到當年的效果,接下來你打算咋辦?”
秋雲笑著說:“我沒打算咋辦,真沒打算咋辦。我沒那個宏圖大志,再去創建一個啥子利他主義社會。再說,今天這樣的拜金社會中,區區一瓶蟻素能起啥作用?我說過了,只是一個小試驗,去去我的心病而已,老高你別想得太複雜了。”
高自遠笑道:“崔振山說,他們都是只吸一次就上癮了。”
“你別嚇我,這不是毒品,即使上癮也沒有毒品那樣生理上的痛苦。農場幾十個人吸過蟻素,後來都沒有啥後遺症。說句笑話,我巴不得岑明霞、孫小小和崔振山他們至今還沒戒斷呢,那樣世界會幹淨得多。”
“行啊,這事讓我周密考慮一下,三天後答覆你。”
三天後,高自遠把妻子約到客廳,那個玻璃瓶仍在茶几上放著。高自遠主動打開了玻璃瓶上的蠟封:
“秋雲你不是想試試嗎?我考慮過了,可以。只做一點改變――我來試而不是你來試。為啥?你聽我說。第一:你見過人們受蟻素控制的情形,對這瓶蟻素是否同樣有效,比較容易做出判斷。若是讓我來判斷肯定抓瞎,我咋知道有效沒效?又沒有儀器來測定你身上的‘利他主義’加濃了百分之幾;第二,我沒經過那個場面,是完全超然的,不會接受任何心理暗示,試驗起來會更準確一些。”秋雲想拒絕,高自遠緊接著說,“第三,你說過,這是個完全無害的試驗,所以你完全不必為我擔心。唯一可能出現的後果,是我的幸福感濃一點,幹家務活勤快一點,這些你巴不得嘛,對不對?至於你有這個心愿,一定想親身體驗,那就等我試完,證明了它有效,也沒有副作用,那時你再試也不遲。”他笑著說,“反正我不讓你先試,我對這個黃臉婆看得很重的,萬一你有個閃失,我這後半生去倚靠誰呀。”
秋雲呸了一聲,說別在我這兒裝可憐,你巴不得再娶一個年輕老婆哩。不過她想了一會兒,實在找不到反駁丈夫的理由,只好同意。她戴上口罩,從廣口玻璃瓶里取出噴霧器,右手姆指按在手把上,認真地說:
所有一切都是未知數。
不知不覺間,螞蟻又開始往這兒聚集,順著兩人的褲腿往上爬,向那個散發著無上誘惑的鐵罐罐爬。兩人只好撤退,撣掉身上的螞蟻,帶著噴霧器回到車上,開車離開。
回到北陰市,兩人先把那玩意兒裝到一個大玻璃瓶里,用蠟仔細封好。他們不想因蟻素的泄露,在自己家裡再造出一次螞蟻朝聖,驚動那些最愛報導天下奇聞的晚報記者。隨後的日子裡,高自遠對妻子的心理狀態有點擔心:妻子顯然有心事,除了做三餐飯和打掃衛生,其餘時間總是不語不動,靜靜地盯著那個大廣口瓶。再就是拿出一個粗糙的白茬木箱,放在膝蓋上,定定地看著。高自遠這兩天車癮正大,出去遛車時喊妻子一塊兒去,秋雲總是藉故推託。高自遠已經知道這個木箱的來歷,知道它裡面裝函著妻子的記憶和理想,所以能理解她的追思。妻子心中有一個解不開的心結,不過他並沒有急著去幫她拆解,而是耐心等待著。
幾天後,妻子對他說:
“老高我有個想法,我想干一件事。咱們先說好,你別攔我,也別笑話我,行不行?”
她說話時相當難為情,這倒讓高自遠生出點警惕。他問你有啥想法?秋雲說:
“我是想――你知道的,我曾在知青農場裡幫顏哲創建過一個小型的試驗社會,當過幾個月的上帝副手,甚至在顏哲逃亡後當了幾天代理上帝。後來我對顏哲的理想完全失望了,36年前就看透了,所以你別擔心我會重新陷進去。但是在那段時間裡,自始至終,我沒有被噴灑過蟻素,不知道由蟻素造成的幸福感到底是啥樣。前些天見了崔振山,才知道他們當年對蟻素是那樣迷戀。現在咱們手裡有了這瓶玩意兒,我想親身體驗一次。”
有一點她沒有告訴丈夫。沒錯,當年她對顏哲的“利他社會”已經徹底絕望了,但聽了崔振山的那番話後她才知道:原來失敗之咎並不是蟻眾中“惡”的復甦,而完全在於蟻王,是因為蟻王本性中的多疑,而這種多疑實質是對於“惡”的迷戀。如果兩個正副蟻王也噴上蟻素,達到社會成員的道德水準,那會是什麼結局呢?
高自遠憐憫地看著妻子。儘管妻子一再否認,但實際上36年前的理想並沒有死亡,它還頑固地潛伏在秋雲的腦海深處,這會兒碰到合適的機會,它又頑強地萌發了。秋雲看出丈夫的猶豫,忙解釋說:
“只是一個小試驗,不會有壞處的。那時我親自為幾十個人噴了蟻素,他們只是有點夢遊狀態,再有就是強烈的幸福感,像賴安勝說的,勞動最快樂,幫助他人最快樂。真的,這種蟻素完全無害,你真的不用擔心。”
“你說過,它造成了七人的死亡……”
秋雲搶過話頭:“那只在噴灑兩種不同蟻素的情況下才會發生,咱們現在只有一瓶,想出事都不會。”
高自遠沉思片刻,平靜地問:“如果試驗成功,我是說,如果這瓶蟻素還能達到當年的效果,接下來你打算咋辦?”
秋雲笑著說:“我沒打算咋辦,真沒打算咋辦。我沒那個宏圖大志,再去創建一個啥子利他主義社會。再說,今天這樣的拜金社會中,區區一瓶蟻素能起啥作用?我說過了,只是一個小試驗,去去我的心病而已,老高你別想得太複雜了。”
高自遠笑道:“崔振山說,他們都是只吸一次就上癮了。”
“你別嚇我,這不是毒品,即使上癮也沒有毒品那樣生理上的痛苦。農場幾十個人吸過蟻素,後來都沒有啥後遺症。說句笑話,我巴不得岑明霞、孫小小和崔振山他們至今還沒戒斷呢,那樣世界會幹淨得多。”
“行啊,這事讓我周密考慮一下,三天後答覆你。”
三天後,高自遠把妻子約到客廳,那個玻璃瓶仍在茶几上放著。高自遠主動打開了玻璃瓶上的蠟封:
“秋雲你不是想試試嗎?我考慮過了,可以。只做一點改變――我來試而不是你來試。為啥?你聽我說。第一:你見過人們受蟻素控制的情形,對這瓶蟻素是否同樣有效,比較容易做出判斷。若是讓我來判斷肯定抓瞎,我咋知道有效沒效?又沒有儀器來測定你身上的‘利他主義’加濃了百分之幾;第二,我沒經過那個場面,是完全超然的,不會接受任何心理暗示,試驗起來會更準確一些。”秋雲想拒絕,高自遠緊接著說,“第三,你說過,這是個完全無害的試驗,所以你完全不必為我擔心。唯一可能出現的後果,是我的幸福感濃一點,幹家務活勤快一點,這些你巴不得嘛,對不對?至於你有這個心愿,一定想親身體驗,那就等我試完,證明了它有效,也沒有副作用,那時你再試也不遲。”他笑著說,“反正我不讓你先試,我對這個黃臉婆看得很重的,萬一你有個閃失,我這後半生去倚靠誰呀。”
秋雲呸了一聲,說別在我這兒裝可憐,你巴不得再娶一個年輕老婆哩。不過她想了一會兒,實在找不到反駁丈夫的理由,只好同意。她戴上口罩,從廣口玻璃瓶里取出噴霧器,右手姆指按在手把上,認真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