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不管他是死是活,都和我無關。無論是他的人,還是他的理想,都與我無關了。我很平靜地在他的墳前三鞠躬,徹底了結了我與他的緣分。第二天,我和被招工的知青們一塊兒坐卡車回北陰。我帶著一個簡單的行李卷,裡邊除了隨身衣物外,另外有一個白茬楊木箱子,就是老霍在洪水中搶救出來的那個。我把箱中的錢取出來交給老霍,把箱子帶走了。這個箱子曾承載著顏哲的理想,裝函著場員們的純潔無私,我把它帶走,多少是個念想吧。農場裡沒被招工的知青,還有老肖、老初等老農,都聚在農場的磚橋旁,與我們灑淚相別。我沒有看見郜叔叔,別人說他鑽到半塌的牛屋不出來,不想見這個傷心場面。我讓卡車等一下,爬下車廂,到牛屋找到他。一見到他,兩人都淚如泉湧。我們就這樣哭著,一直到分手,沒有說一句話。

  第三章 蟻素

  生物基因的本性是自私的,因為只有自私的基因才能抉取更多的資源,使其本身延續下去。但自私的基因經過群體進化爐火的冶煉,也會表現為光芒四射的利他主義。首先是生物中普遍存在的母愛父愛,因為生物要想延續自己的基因,必須愛護其後代,這是一種縮小的利他主義。而在螞蟻、蜜蜂這類單雌繁衍的社會性昆蟲中,由於同族群個體的基因極端相似,保護同族群的其它個體即意味著保護自己的基因,因而利他主義得到極大的強化和放大,以至成為這類生物的優勢天性。

  這麼說來,螞蟻社會的利他主義實際並不是最深層面的天性,而只是“自私天性”的一種顯態表現,而其它生物的利已天性,包括科莫多龍的殺嬰行為、鯊魚幼崽在母體內的骨肉相殘、人類的互相殘殺等,其實只是同樣的自私基因的另一種顯態表現而已。

  我們從感情上喜愛螞蟻的利他主義,憎惡人類或鯊魚的貪婪和殘忍,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有權批評上帝(大自然)的設計思想。無論哪一種天性都成功地延續了各個物種,從上帝的角度看,這就是成功的設計。

  其實我們不必因螞蟻的偉大天性而對人類過度菲薄。既然我們推崇螞蟻社會的利他主義,既然我們能對自身的劣根性一代一代地作出反省,那就證明――利他主義仍深深紮根在我們的天性中。

  摘自昆蟲學家顏夫之的著作《論利他主義的螞蟻社會》

  1948年發表於英國《理論生物學》雜誌

  1 螞蟻朝聖

  2006年,55歲的郭秋雲離開北陰市一高中的講台,辦了退休手續。比她大五歲的丈夫高自遠幾乎和她同時從工廠退休。人生真如白駒過隙,轉眼之間,正劇就結束了,以後只剩下餘興節目。想想臨招工前紅星公社革委會張副主任對她的評價:你這一輩子一定會成大器,秋雲不免搖頭,看來這個算命先兒比劉伯溫袁天罡差遠了。當年知青農場出來的人,頗有幾個混成了氣候,有在省城當副廳長的,有成大款的,有當作家的,可惜她不在其列;比如顏哲當年的好友王全忠就混上了市委副秘書長,那個官銜很風光,其實是個苦力活,二三十年來都是給一把手寫材料,在文字迷宮裡打轉,從甘蔗渣一樣的官樣文章里努力嚼出點新味兒。開會時替一把手拎皮包端茶杯,做得嫻熟有致。王全忠雖然職務不低,還保持著往日的忠厚,看見農場的老夥計去找他,總要站起來迎接的。他如今大腹便便,那是吃公家宴請吃出來的;辦公室里擺設精緻,碩大的台灣紅木辦公桌上放著V字形的國旗和黨旗,還有一個漂亮的水晶地球儀,昭示著主人的身份。秋雲記著他同顏哲的友情,常去看他,但後來不怎麼去了。因為有一次她同王全忠聊起了農場的大字報風波,聊起了給他減工分時顏哲的仗義執言。但王全忠竟然忘了評九分這件事!不是作假,不是怕秋雲有求於他而有意否認當年的受惠,而是當真忘了。可他當年在農場時卻以記性好著稱,能記住所有知青的生日。當然,在秋雲的啟發下,這件事還是回憶起來了,弄得這個厚道人很難為情,尷尬地連連拍腦袋:

  “寫了二三十年的八股文章,我這腦子真給弄壞了,成豬腦子了。”

  以後秋雲就不怎麼找他,她與王全忠的生活之路已經分岔,既然如此,幹嘛非要把別人拉回他已經忘卻的往事中?互相記著往日的友情就行。

  何子建和劉衛東在外地,不怎麼樣,只混了個副科級小頭頭。冬梅和阮月琴都已退休,當上了專職奶奶或外婆。當然更多人處於社會最低層,甚至每月拿170元的低保金,三餐尚且無繼。不久前在街上碰見黃瞎子,秋雲幾乎不敢相認,因為從外貌上看,他至少比同齡人得初來時,我在小巷中穿行,尋找這稚嫩的朗讀聲,不一會暈頭轉向,隨即問個老太太附近有房子出租麼,熱情的她告訴我她大了20歲,衣著則落後了20年。秋雲同黃瞎子打了招呼,站路邊聊了幾句。臨分手時黃瞎子說:秋雲姐,不是你喊我,我決不會主動喊你。郭秋雲問他為啥,他辛酸地說:

  “咱混得不像人樣唄。兩年前我在街上碰見岑明霞,珠光寶氣的,我喊了她,她看我半天,說:你是誰?我不認識你。從那以後,我再不主動和農場的人打招呼了。”

  秋雲笑了。不久前她聽冬梅說過一件事:岑明霞曾自得地對冬梅說,知青農場裡的男知青倒是出了幾個人物,女知青中恐怕就我一個混出個人樣了。秋雲對黃瞎子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