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然而,德軍卻遭遇了一個難題,艱難跋涉的步兵部隊被裝甲部隊遠遠地甩到了後面。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巴巴羅薩”行動地圖上標出的道路,實際上只不過是一些車轍而已,而且很快又變成了小腿深的泥漿,很難在這樣的道路上達到每小時5公里的行進速度。此外,另一個問題就是後勤補給。在50多萬輛卡車中,相當大的一部分是1940年從法國戰場上繳獲的,原計劃用來向前線運送補給和人員。但是,其中的許多車輛無法在地形崎嶇的地帶進行載重運輸,零部件也很缺乏。更加糟糕的是,由於這些車輛幾乎走遍了半個歐洲,它們的有效行車裡程數差不多也用到頭了。

  這時德軍內部發生了嚴重分歧。古德里安和霍斯堅持認為,行進速度將在這場戰役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因此,裝甲部隊必須繼續快速推進,朝著斯摩棱斯克和莫斯科進軍。但是,上級指揮官們並不同意他們的看法。7月1日,這兩位裝甲部隊指揮官公然違抗命令,下令所屬部隊向著下一道障礙——別列津納河衝去。在此情況下,古德里安和霍斯二人的頂頭上司馮·克魯格將軍向他們發出嚴重警告,威脅說將把他們送上軍事法庭。

  就在同一天,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第一次遇上了蘇聯的T-34型坦克。當時,一輛T-34坦克攔住了他們的推進步伐,雙方對峙時間竟達3個小時之久,並且德軍有5輛“豹”III型坦克被擊毀。最終,德軍用一門88毫米口徑的高射炮從背後進行攻擊,才總算是清除了這個龐然大物。讓德國人感到幸運的是,接下來沒有再碰上T-34型坦克。

  向前推進

  7月3日,德軍下達了下一階段的行動命令。古德里安從位於別列津納河的橋頭堡陣地上派出第18裝甲師,向第聶伯河進發,於7月5日抵達目的地。在那裡,第18裝甲師擊退了蘇軍的一次反擊,並且一直等到裝甲集群的所有3個師沿著河岸連成一片為止。這個陣地非常不安全,兩翼全部暴露給蘇軍。與此同時,後勤補給正變得越來越脆弱,擔任支援任務的步兵部隊還遠遠落在後方,起碼需要2周時間才能趕到這裡。看到這種情況,克魯格幾乎暴跳如雷,下令嚴禁裝甲部隊再向前推進半步。

  然而,就在德軍裝甲部隊一天天地等待著步兵到來的同時,蘇軍防線正變得越來越堅固。倘若繼續等待下去,德軍將徹底喪失渡過第聶伯河的最佳戰機。最終,克魯格還是作出了讓步,“你們的行動太冒險了”,他一邊抱怨著古德里安等人,一邊下達了進行下一階段攻擊的命令。在接下來的3個星期里,德軍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激烈戰鬥。在最初10天,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群需要實現3個目標:首先,需要阻擊已經被自己包抄了的蘇軍部隊,防止其向南或向東逃竄;其次,與從西北方向攻進的第3裝甲集群會合;最後,擴大德軍在斯摩棱斯克以東地區奪取的陣地,將其轉變為一個堅固的橋頭堡,為向莫斯科發起最後突擊做準備。

  7月16日,第29摩托化師的先頭部隊抵達了斯摩棱斯克,但是,仍然見不到霍斯的第3裝甲集群先頭部隊的影子。7月29日,希特勒的助手施蒙特上校抵達古德里安的指揮部,給他帶來了希特勒的祝賀以及“橡葉騎士十字勳章”——古德里安是第5位獲此殊榮的德國軍人。同時,他還首次帶來了希特勒要求古德里安改變作戰計劃和戰略重點的指示。

  也許,莫斯科並不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烏克蘭,綿延千里的豐饒麥田可以滿足數量不斷增長的軸心國軍隊的吃飯需要;再往前去就是儲量豐富的巴庫油田,將為納粹軍隊進行戰爭提供必需的燃料物資。相比而言,攻占莫斯科的目標可以稍晚實現,因此,古德里安要停止向東推進。

  北方集團軍群

  就在中央集團軍群向著莫斯科推進的同時,北方集團軍群在馮·勒布陸軍元帥的指揮下,向著波羅的海諸國和列寧格勒前進。北方集團軍群下轄2個步兵集團軍,共有15個步兵師的兵力。負責提供裝甲突破支援的是第4裝甲集群,下轄3個裝甲師、3個摩托化步兵師和2個常規步兵師。另有3個步兵師也擔負支援任務。

  //

  ---------------

  “巴巴羅薩”行動(3)

  ---------------

  與中央集團軍群相比,北方集團軍群的裝甲進攻力量薄弱許多。這讓馮·勒布的參謀班子大為光火,畢竟從地圖上看,他們有著更遠的路程需要跋涉,有著更深的縱深需要突破。然而兩個集團軍群之間的激烈爭論並沒有擴展到他們的最高指揮官那裡,有著貴族氣派的馮·勒布和馮·博克不屑於進行任何爭吵,但卻唆使自己的手下這樣做。

  6月22日午夜時分,北方集團軍群的所有部隊均已進入陣地。凌晨3時05分,開始向列寧格勒方向發起進攻。在最初的中路突破時,他們遇到蘇軍部隊非常微弱的抵抗,但很快就將其擊退了。第一天傍晚時分,裝甲部隊已經突入立陶宛境內縱深60公里。

  第7裝甲師沿著德維納河沿岸的主幹公路,從考納斯向德文斯克推進。截至6月26日上午,他們已經奪取了德維納河上的兩座大橋。蘇軍的反擊被無情地擊退,德軍更多的裝甲部隊呼嘯而至。到當日夜間,這座城市已經被德國人牢牢地控制住了。在5天之內,北方集團軍群的第一個目標——在距離東普魯士300公里的德維納河上建立寬大橋頭堡——已經實現。7月2日,第4裝甲集群長途奔襲250公里,進入奧斯特羅夫和普斯科夫地區。7月4日,奧斯特羅夫被第1裝甲師攻克。同一天,第6裝甲師突破“史達林防線”的北端延長線。該裝甲集團的另外3個摩托化師越過奧波奇卡對面的拉脫維亞—俄羅斯的老邊界,向著普斯科夫推進。因此,當蘇軍集結大批坦克於7月5日從東部發起反擊時,德軍的裝甲力量已經得到了加強。第二天結束時,在德軍裝甲師駐地與普斯科夫之間的陣地上,橫七豎八地躺著140輛蘇軍坦克的殘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