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除了個別小規模的作戰行動以外,德國空降兵再也沒有被如此大規模地使用過。他們雖然於1941年5月奪取了克里特島,但克里特島卻成了“德國空降兵的墳墓”。

  //

  ---------------

  沙漠激戰(1)

  ---------------

  嚴格地講,北非戰爭正式開始於1940年12月9日。本尼托·墨索里尼為了拓展義大利帝國在北非的疆土,派遣軍隊從利比亞出發進攻埃及,但卻遭到英國人的有力反擊。一時之間,義大利在北非的軍隊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其在北非的殖民地也將喪失殆盡。此前一直作壁上觀的希特勒不得不採取干預措施,拯救他的義大利盟友免遭滅亡。

  義大利在北非的潰敗,直接威脅著希特勒“歐洲堡壘”的安全。在此情況下,希特勒認為已經到了不得不出兵北非的時候了。1941年2月中旬,第一批德軍增援分隊抵達的黎波里。這個分隊規模不是很大——實際上,它只有一名將軍和兩名參謀軍官組成——但是,那位將軍的名字叫隆美爾。

  隆美爾出擊

  作為法國戰役期間著名的德軍裝甲部隊“幽靈師”的師長,埃爾溫·隆美爾是一位非常堅決果斷的指揮官。最初,德國最高統帥部之所以派他前往北非,主要是為了穩定戰場形勢,加固義大利軍隊的防線。當時,他的手中只有第5輕型裝甲師,兵力非常有限。根據正常的程序,如果他能夠繼續等待下去,就有可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去做更多的事情。而且,在發起進攻之前,首先必須等待上級下達命令才能行事。

  但隆美爾決意不再等待。在短短數天之內,他便制定出了一套大規模的反攻計劃,從此開始了德意軍隊與英軍和大英國協軍隊之間長達兩年之久的拉鋸戰。雙方激烈角逐的戰場將是利比亞沙漠,這個曾被形象地比喻為“戰術家的樂園”、“軍需官的夢魘”的地方。

  3月24日,不顧上級指揮官們的告誡和提醒,隆美爾指揮第5輕型裝甲師從的黎波里向艾季達比亞發起了進攻,並於4月3日在此建立了指揮部。緊接著,他拋開以往所有約定俗成的戰爭教條,大膽地將原本就十分薄弱的進攻部隊分為三路:第一路德意聯軍向東推進;第二路德軍由第5裝甲師主力部隊組成,向梅吉里推進;隆美爾本人隨同第3偵察營的裝甲車和輕型車輛向北朝著蘇魯克推進,當聽到英國人正在撤離班加西的風聲後,隆美爾命令部隊直接向該港口挺進,他們在那裡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對於德國非洲軍團的到來,昔蘭尼加的人們流露出一種發自內心的高興。

  此時,在隆美爾的有力指揮下,在廣袤的沙漠上獲得了行動自由的德國人繼續向東推進,他們在兵員數量上尤其在士氣上贏得了極大的優勢。潰不成軍的英國人被迫後退,一路上不斷地遭到軸心國空軍的狂轟濫炸,後者已經完全奪取了制空權。

  截至4月7日,隆美爾已經攻占了代爾納,並且孤立了梅吉里。此外,他的偵察部隊已經向東推進到圖卜魯格南部地區。4月8日上午,梅吉里落入德國人之手。德軍裝甲部隊乘勝追擊,英軍部隊完全崩潰,在身後丟棄了大量的坦克、運兵車、卡車以及陣亡官兵的屍體。

  到了4月9日,隆美爾的偵察部隊已經抵達拜爾迪,距離埃及邊境的哈勒法耶山口和塞盧姆只有幾英里之遙了。一些倖存下來的英軍部隊竭盡全力地越過這兩個山口,返回他們4個月以前開始發起進攻的地方。然而,更多的英軍卻沒有這樣好的機會逃離,他們被德軍團團包圍。

  隆美爾的這次出擊收復了意軍丟失的全部地盤。在此情況下,他很快便開始與參謀人員討論有關奪取埃及和蘇伊士運河的事宜。但是,他不得不考慮義大利的反應。

  需要指出的是,直到1943年年初,在北非的軸心國軍隊一直處於義大利的指揮之下,隆美爾只不過是一個軍團指揮官而已,非洲戰區指揮官是一個義大利人,同時,義大利部隊也占到了軸心國軍隊的絕大多數。義大利軍隊雖然富有激情和銳氣,卻缺乏持久力。尤其重要的是,在隆美爾特別擅長的機動作戰中,義大利步兵由於不是一支機械化部隊,無法鞏固和擴大德軍裝甲部隊所取得的戰果。而在德國非洲軍團中,所有的部隊均屬於快速機動部隊,德軍步兵能夠跟得上裝甲部隊的推進步伐,因此可以擴大裝甲部隊在盟軍戰線上所取得的突破。

  //

  ---------------

  沙漠激戰(2)

  ---------------

  在隆美爾的指揮下,有兩個義大利師——阿列特裝甲師和的里雅斯特摩托化師——的戰鬥表現尤為出色。其餘的義大利部隊的戰鬥力平庸,一旦面臨對手的強大壓力,便會土崩瓦解。然而,隆美爾把他們與德軍部隊編制在一起,在一些關鍵地段執行作戰任務,這樣他們也會有相當出色的表現。

  要想鞏固和擴展自己的成果,隆美爾首先必須得到充足的增援部隊和補給,他不得不依賴義大利的商船隊為自己提供支援。然而,他卻面臨著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英國皇家海軍不時地對軸心國船隊發起猛烈的無情進攻,地中海上的交通線實際上已經落入英國之手。當時,英國皇家海軍的巡洋艦和驅逐艦中隊從埃及出發,潛艇部隊則從馬爾他島出發,剛好扼住了義大利通往北非的地中海航線的咽喉。截至1942年年底,義大利商船隊僅剩下一艘商船,其餘的船隻全部葬身地中海海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