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儘管有些船隊遭到了重大損失,但大部分船隊還是以較小的損失成功地通過了大西洋。1941年期間,盟國對大西洋實行全程護航逐步成為可能,這主要是因為加拿大皇家海軍擴展了其護航範圍。盟國在比斯開灣採取的防止德國潛艇經過的持續空中攻勢也獲得了顯著回報。現在,德國潛艇在攻擊運輸船隊時,還往往會遇到護航航空母艦提供的區域空中保護,而在威脅出現後,盟國巡洋護航群也會迅速增援,強化對船隊的近距離護航。
盟國的勝利
1943年3月,德國潛艇戰達到高潮。盟國僅在該月損失的船運噸位就超過了453000噸,不過,此後就輪到德國潛艇遭受痛苦了。5~8月間,德國有98艘新潛艇服役——但卻損失123艘,而每損失一艘潛艇就意味著一批訓練有素的艇員的死亡或被俘。
儘管損失率如此之高,而且盟國還不斷通過轟炸來破壞德國的建造計劃,德國潛艇的總實力仍保持在400艘以上,直至大西洋海戰結束。但其在北大西洋上的成功率卻大幅度下降:1943年擊沉盟國463艘艦船,而1944年僅132艘。有人認為,盟國在大西洋海戰中的勝利是西線戰爭中唯一的最為重要的戰役勝利。其實,這是一場不相上下的戰爭;雖然德國潛艇擊沉盟國商船的數量僅相當於其潛艇總量的三分之一,但德國的潛艇戰卻使盟國付出了約1300萬噸船運的損失。此外,德國潛艇還擊沉了158艘英國戰艦及27艘美國海軍戰艦。
然而,不僅盟國遭受巨大的損失,德國潛艇也付出了同樣的代價。潛艇兵也許是戰爭中最危險的一種職業了。在1935~1945年間,德國生產了1100多艘潛艇,其中863艘出海擔負了作戰巡邏任務。在作戰中損失的潛艇共計754艘:27000名潛艇兵死亡,死亡率為85%;另有5000名潛艇兵被俘。這些註定要毀滅的第三帝國的鬥士甚至還沒有那些被送往集中營的人們的生存機率大。
//
---------------
巴爾幹半島和克里特島(1)
---------------
1941年春,希特勒想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擺平巴爾幹半島,為他蓄謀已久且即將付諸實施的入侵蘇聯行動做最後準備。然而,他的盟友——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卻正陷入嚴重的困境之中,需要德國軍隊和飛機去幫助他渡過難關。
希特勒的計劃在實施中遇到了預想不到的困難。南斯拉夫人反對納粹的立場招來了德國的入侵,最初,德國國防軍似乎是不可阻擋的。但是,隨著希臘人頑強地抵抗,德國在巴爾幹半島的作戰規模擴大化,不久,德國在巴爾幹半島便陷入了激烈的游擊戰之中,這大大牽制了德軍在其他地區急需的戰爭資源。英國的干涉企圖使形勢進一步惡化(雖然英國的干涉努力最終失敗了)。德國在克里特島上演了空降戰役,造成了大英帝國的另一場失敗。
巴爾幹燃起戰火
挑起巴爾幹戰爭的罪魁禍首主要是墨索里尼。這位義大利領導人最初曾是歐洲法西斯主義的領袖級人物。然而,隨著納粹分子緊緊地團結在德國周圍,他的聲望迅速被希特勒淹沒。希特勒的軍事勝利使德國在軸心國同盟中居於領先地位,出於嫉妒,這位義大利領袖決心去開拓屬於自己的疆界。
義大利過去軍事冒險行動的攻擊對象主要是那些無抵抗能力且沒有盟友幫助的國家。利比亞、阿比西尼亞和阿爾巴尼亞就是這樣被併入了他所謂的後時代羅馬帝國版圖,義大利實現這些目標只付出了較小的代價,即僅僅受到了老而無用的國際聯盟的嚴厲批評。墨索里尼對盟國宣戰是在法國戰敗已成定局的情況下才宣布的,因此有些漫畫家將其描述成納粹獅的投機取巧的走狗。儘管這樣,不像它的戰無不勝的德國國防軍盟友,義大利軍隊在法國南部遭到了法國軍隊的阻擊,遭受了羞辱性的挫折。為挽回顏面,墨索里尼決定尋找一個比較容易的目標,獨立發起一次入侵行動。在義大利軍隊開始行動之前,他故意沒有通知希特勒。
1940年10月28日,義大利入侵希臘。讓墨索里尼沒想到的是,希臘軍隊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不像意軍在20世紀30年代曾經擊敗過的裝備落後的非洲部落士兵那樣。當年冬季,希臘軍隊不僅成功地抑止了義大利的入侵,而且還於12月份發起反擊,將意軍趕回阿爾巴尼亞,並攻入阿境內80公里。墨索里尼入侵希臘的行動令希特勒大為惱火,這不僅是因為墨索里尼在這件事上明目張胆地無視德國的意見,還因為意軍行動的失敗將對德國長遠計劃帶來負面影響。但是,希特勒不能丟下墨索里尼不管,這一點很快就得到了證實。要解救墨索里尼必須採取軍事行動,政治斡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德國的捲入
希特勒已經制定了穿過保加利亞占領愛琴海東北海岸的作戰計劃,目的在於當發起對蘇進攻時,確保南翼的安全。這一行動代號為“馬里塔”,它還包括對付希臘抵抗的作戰預案。為預防德國不能勸說雅典政府接受讓德國占領其北部的建議,“馬里塔”行動還列入了在必要時征服整個希臘大陸的計劃。
但是,希特勒希望他能夠與希臘獨裁統治者梅塔克薩斯將軍之間達成某種盟約,避免發生實際的戰爭。他希望能夠和平占領,類似占領羅馬尼亞和匈牙利領土一樣。他還希望能夠和平解決與南斯拉夫間的問題。甚至在戰爭開始前,德國就打算用飛機和大炮來換取南斯拉夫全部的銅產量以及大量的鉛和鋅。1940年11月27日,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接見了南斯拉夫外長,建議南斯拉夫明確地站在軸心國一邊。
盟國的勝利
1943年3月,德國潛艇戰達到高潮。盟國僅在該月損失的船運噸位就超過了453000噸,不過,此後就輪到德國潛艇遭受痛苦了。5~8月間,德國有98艘新潛艇服役——但卻損失123艘,而每損失一艘潛艇就意味著一批訓練有素的艇員的死亡或被俘。
儘管損失率如此之高,而且盟國還不斷通過轟炸來破壞德國的建造計劃,德國潛艇的總實力仍保持在400艘以上,直至大西洋海戰結束。但其在北大西洋上的成功率卻大幅度下降:1943年擊沉盟國463艘艦船,而1944年僅132艘。有人認為,盟國在大西洋海戰中的勝利是西線戰爭中唯一的最為重要的戰役勝利。其實,這是一場不相上下的戰爭;雖然德國潛艇擊沉盟國商船的數量僅相當於其潛艇總量的三分之一,但德國的潛艇戰卻使盟國付出了約1300萬噸船運的損失。此外,德國潛艇還擊沉了158艘英國戰艦及27艘美國海軍戰艦。
然而,不僅盟國遭受巨大的損失,德國潛艇也付出了同樣的代價。潛艇兵也許是戰爭中最危險的一種職業了。在1935~1945年間,德國生產了1100多艘潛艇,其中863艘出海擔負了作戰巡邏任務。在作戰中損失的潛艇共計754艘:27000名潛艇兵死亡,死亡率為85%;另有5000名潛艇兵被俘。這些註定要毀滅的第三帝國的鬥士甚至還沒有那些被送往集中營的人們的生存機率大。
//
---------------
巴爾幹半島和克里特島(1)
---------------
1941年春,希特勒想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擺平巴爾幹半島,為他蓄謀已久且即將付諸實施的入侵蘇聯行動做最後準備。然而,他的盟友——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卻正陷入嚴重的困境之中,需要德國軍隊和飛機去幫助他渡過難關。
希特勒的計劃在實施中遇到了預想不到的困難。南斯拉夫人反對納粹的立場招來了德國的入侵,最初,德國國防軍似乎是不可阻擋的。但是,隨著希臘人頑強地抵抗,德國在巴爾幹半島的作戰規模擴大化,不久,德國在巴爾幹半島便陷入了激烈的游擊戰之中,這大大牽制了德軍在其他地區急需的戰爭資源。英國的干涉企圖使形勢進一步惡化(雖然英國的干涉努力最終失敗了)。德國在克里特島上演了空降戰役,造成了大英帝國的另一場失敗。
巴爾幹燃起戰火
挑起巴爾幹戰爭的罪魁禍首主要是墨索里尼。這位義大利領導人最初曾是歐洲法西斯主義的領袖級人物。然而,隨著納粹分子緊緊地團結在德國周圍,他的聲望迅速被希特勒淹沒。希特勒的軍事勝利使德國在軸心國同盟中居於領先地位,出於嫉妒,這位義大利領袖決心去開拓屬於自己的疆界。
義大利過去軍事冒險行動的攻擊對象主要是那些無抵抗能力且沒有盟友幫助的國家。利比亞、阿比西尼亞和阿爾巴尼亞就是這樣被併入了他所謂的後時代羅馬帝國版圖,義大利實現這些目標只付出了較小的代價,即僅僅受到了老而無用的國際聯盟的嚴厲批評。墨索里尼對盟國宣戰是在法國戰敗已成定局的情況下才宣布的,因此有些漫畫家將其描述成納粹獅的投機取巧的走狗。儘管這樣,不像它的戰無不勝的德國國防軍盟友,義大利軍隊在法國南部遭到了法國軍隊的阻擊,遭受了羞辱性的挫折。為挽回顏面,墨索里尼決定尋找一個比較容易的目標,獨立發起一次入侵行動。在義大利軍隊開始行動之前,他故意沒有通知希特勒。
1940年10月28日,義大利入侵希臘。讓墨索里尼沒想到的是,希臘軍隊是一個非常難纏的對手,不像意軍在20世紀30年代曾經擊敗過的裝備落後的非洲部落士兵那樣。當年冬季,希臘軍隊不僅成功地抑止了義大利的入侵,而且還於12月份發起反擊,將意軍趕回阿爾巴尼亞,並攻入阿境內80公里。墨索里尼入侵希臘的行動令希特勒大為惱火,這不僅是因為墨索里尼在這件事上明目張胆地無視德國的意見,還因為意軍行動的失敗將對德國長遠計劃帶來負面影響。但是,希特勒不能丟下墨索里尼不管,這一點很快就得到了證實。要解救墨索里尼必須採取軍事行動,政治斡旋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德國的捲入
希特勒已經制定了穿過保加利亞占領愛琴海東北海岸的作戰計劃,目的在於當發起對蘇進攻時,確保南翼的安全。這一行動代號為“馬里塔”,它還包括對付希臘抵抗的作戰預案。為預防德國不能勸說雅典政府接受讓德國占領其北部的建議,“馬里塔”行動還列入了在必要時征服整個希臘大陸的計劃。
但是,希特勒希望他能夠與希臘獨裁統治者梅塔克薩斯將軍之間達成某種盟約,避免發生實際的戰爭。他希望能夠和平占領,類似占領羅馬尼亞和匈牙利領土一樣。他還希望能夠和平解決與南斯拉夫間的問題。甚至在戰爭開始前,德國就打算用飛機和大炮來換取南斯拉夫全部的銅產量以及大量的鉛和鋅。1940年11月27日,希特勒在貝希特斯加登接見了南斯拉夫外長,建議南斯拉夫明確地站在軸心國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