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胡國華看到我們污泥滿身步履蹣跚地走路回來,首先送上一大壺泡好的涼茶水。接過茶水我們咕嘟咕嘟地灌得肚子發漲還不解饞,甘甜的茶水現在就象瓊漿玉液。喝了茶水我們也顧不上骯髒的身子馬上爬到床上睡了下去,實在是太累了,真可說是累得筋疲力竭的。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中被胡國華拉了起來,原來她燒了一大鍋熱水讓我們去洗澡。洗澡出來她已將煮好的一大鋁盤雞蛋煮麵條端在桌子上,我們風捲殘雲似的將一大鋁盤麵條吃得乾乾淨淨,打著飽嗝摸著渾圓的肚子,好舒坦呀,這可是數天來吃得最開心最痛快的一餐。
吃飽喝足後我美美地躺在床上,胡國華端來半臉盤鹽水讓我將腳泡下去,她一邊與我說話一邊用針將腳板上的水泡挑破,數一數兩個腳板上共有水泡十一個,水泡挑破後被鹽水一浸泡痛得我“哇哇”直叫,一雙腳不由自主地想往回縮。胡國華用力地將我的腳按在水裡說:“鹽水是消毒的,這麼多血泡弄不好會發炎,忍著點吧。”
她知道我們為何要走路回來的原因後直埋怨:“記住這個教訓吧,以後出門在外還是多帶點錢,有備無患才能萬無一失。”
韋副隊長看到我與陳炳輝那可憐相既心痛又好笑,特地批准我們在家裡休息三天。幾天後我還感覺到渾身筋酸骨痛走路一拐一拐的。從此之後,凡是出差到外地我都會帶著足夠的錢,一次深刻的教訓就使人受益一輩子。
龍州盛產一種熱帶佳果名叫木菠蘿,學名好象叫波羅蜜吧,是一種四季常綠的高大喬木。樹高15至20米,樹葉如巴掌般大,綠油油的顏色充滿光澤。它的果實很大,形狀也極不統一,有長、圓、扁等奇形怪狀,小者如足球,一般重3、5公斤,大者猶如洗身桶,重可達20——30公斤。這種樹結果也很奇特,可在樹枝、樹幹甚至樹根結果。它雖然叫木菠蘿,其實與菠蘿一點都聯繫不上,果實的皮上有一個個硬梆梆如刺般的疙瘩,切開后里面的果肉分隔成拇指般粗的一個一個獨立個體,掰開果肉內有核,核經煮熟後也能吃,有點象板栗的味道。果肉最好用鹽水泡一泡再吃,果肉爽脆,味道甜中略帶酸,上品是肉甜且無渣的。這種果肉雖然好吃,但千萬不可多吃,容易上火嗓子痛。果實熟透的時候外皮會變軟,還會發出一股象蜂蜜般甜甜膩膩的氣體,方圓十數米都會籠罩在極香極濃的氣味中。想吃這種果最大的麻煩就是切開果皮的時候,它會分泌出一種白色黏黏的液體,粘到手上衣服上極為難洗。
十三隊場部四周都種有這種樹,胡國華所住的房間外緊靠著牆壁也長有一棵合抱粗的老樹,樹上密密麻麻掛滿了果實煞是好看。十幾天前林場人員已將果實全摘走了,奇怪的是這幾天老是聞到有果實熟透後發出的香味,這股氣味極大極濃,坐在房間裡常被熏得有點受不了。開頭以為是樹上有摘漏的果子,可是看遍樹上每一個枝杈都沒發現。又懷疑是鄰居家裡藏有這種果實,問過前後鄰居都說沒有,他們反而以為是胡國華房間裡放有這種果子呢。
這一天閒著無事,飯後我們幾人在房間裡看書,那一股濃濃的氣味時不時襲來,味道的出處肯定就在這附近。我跑出門外到樹下再仔細看了一遍還是沒有任何發現,不過感覺到氣味比在房間裡淡多了,回到房間又感覺到香味變得極濃極大。越想越不對頭,三番幾次出門看看,入來聞聞就是找不到氣味的來源。胡國華的床緊靠著牆,牆外就是那棵樹,聞來聞去發現這股氣味好象就來自床底。房間裡很黑,床底下塞滿了東西,與張立忠兩個人七手八腳將床底的東西搬掉,胡國華拿來手電筒一照,呵呵,香味來源的謎底終於被揭開。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樹根擠破了牆壁生長在床底的地上,一個洗臉盤般大的木菠蘿生長在樹的根部,熟透後的果實發出濃郁的香味才被發現。張立忠鑽進床底將木波蘿摘出來,這個在床底下生長的果實已經熟透,外表黃澄澄的煞是好看。這個發現轟動了整個林場,床底結果聞所未聞,真是一個大奇蹟,大家都爭著來看這個大自然的傑作,當然這個果實也為大家帶來了口福,我就是在那裡第一次吃到木菠蘿的,到現在也是唯一的一次。
七月初的一天下午,胡國華接到家裡來信,祖母因病去世讓她馬上趕回去,接信後她找到韋副隊長請假回家。家裡老人去世是件大事,日子可不能耽擱,她一邊流著悲傷的淚水一邊匆匆忙忙收拾了行李立即就要走,我只好到林場工人那裡借了一輛自行車送她到龍州,一路無話,到了龍州已是夕陽西下。安排好她的住宿——還是車站旁邊我與陳炳輝住過的那一間旅社,再到相鄰的飯店吃過晚飯。算是與她餞行,我點了豉汗排骨,清蒸鲶魚,炒白菜,外加一個豬肝枸杞菜湯。
飯後我要趕在天夜前回去,千叮萬囑她一路節哀順變小心過度悲傷,聽到她一一應承之後依依不捨地分手了。她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後來接到過她的幾封來信和托人捎帶來的好吃的東西,由於種種原因二年後我們才在南寧再次相會,那時她已準備結婚成家了。
先鋒林場十三隊的工作即將結束的時候,機械大隊又接到一項重要的工程,這項工程就在距離十三隊不遠的地方。這個工程是從彬橋修築一條公路到憑祥市平而關。公路全長二十三公里,出於當時戰備的需要,必須在極短時間裡完成任務交付部隊使用。因此,機械大隊將五個機械隊的工程機械設備和人員大部分都投入進去,我們五隊的人員也差不多全集中到了一起,那賴七工區的蔣寧、周日紅、陳玉明、謝南生陳珍關飛英等也來到了這裡,我最好的朋友加老鄉黃欣也來了,唯一讓我感到失望的是覃秀文因另有任務沒有來。這種大規模地集中在一處工地工作對機械大隊的人員來說是第一次,那種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友好相處的人際關係時時在我心頭縈繞。
吃飽喝足後我美美地躺在床上,胡國華端來半臉盤鹽水讓我將腳泡下去,她一邊與我說話一邊用針將腳板上的水泡挑破,數一數兩個腳板上共有水泡十一個,水泡挑破後被鹽水一浸泡痛得我“哇哇”直叫,一雙腳不由自主地想往回縮。胡國華用力地將我的腳按在水裡說:“鹽水是消毒的,這麼多血泡弄不好會發炎,忍著點吧。”
她知道我們為何要走路回來的原因後直埋怨:“記住這個教訓吧,以後出門在外還是多帶點錢,有備無患才能萬無一失。”
韋副隊長看到我與陳炳輝那可憐相既心痛又好笑,特地批准我們在家裡休息三天。幾天後我還感覺到渾身筋酸骨痛走路一拐一拐的。從此之後,凡是出差到外地我都會帶著足夠的錢,一次深刻的教訓就使人受益一輩子。
龍州盛產一種熱帶佳果名叫木菠蘿,學名好象叫波羅蜜吧,是一種四季常綠的高大喬木。樹高15至20米,樹葉如巴掌般大,綠油油的顏色充滿光澤。它的果實很大,形狀也極不統一,有長、圓、扁等奇形怪狀,小者如足球,一般重3、5公斤,大者猶如洗身桶,重可達20——30公斤。這種樹結果也很奇特,可在樹枝、樹幹甚至樹根結果。它雖然叫木菠蘿,其實與菠蘿一點都聯繫不上,果實的皮上有一個個硬梆梆如刺般的疙瘩,切開后里面的果肉分隔成拇指般粗的一個一個獨立個體,掰開果肉內有核,核經煮熟後也能吃,有點象板栗的味道。果肉最好用鹽水泡一泡再吃,果肉爽脆,味道甜中略帶酸,上品是肉甜且無渣的。這種果肉雖然好吃,但千萬不可多吃,容易上火嗓子痛。果實熟透的時候外皮會變軟,還會發出一股象蜂蜜般甜甜膩膩的氣體,方圓十數米都會籠罩在極香極濃的氣味中。想吃這種果最大的麻煩就是切開果皮的時候,它會分泌出一種白色黏黏的液體,粘到手上衣服上極為難洗。
十三隊場部四周都種有這種樹,胡國華所住的房間外緊靠著牆壁也長有一棵合抱粗的老樹,樹上密密麻麻掛滿了果實煞是好看。十幾天前林場人員已將果實全摘走了,奇怪的是這幾天老是聞到有果實熟透後發出的香味,這股氣味極大極濃,坐在房間裡常被熏得有點受不了。開頭以為是樹上有摘漏的果子,可是看遍樹上每一個枝杈都沒發現。又懷疑是鄰居家裡藏有這種果實,問過前後鄰居都說沒有,他們反而以為是胡國華房間裡放有這種果子呢。
這一天閒著無事,飯後我們幾人在房間裡看書,那一股濃濃的氣味時不時襲來,味道的出處肯定就在這附近。我跑出門外到樹下再仔細看了一遍還是沒有任何發現,不過感覺到氣味比在房間裡淡多了,回到房間又感覺到香味變得極濃極大。越想越不對頭,三番幾次出門看看,入來聞聞就是找不到氣味的來源。胡國華的床緊靠著牆,牆外就是那棵樹,聞來聞去發現這股氣味好象就來自床底。房間裡很黑,床底下塞滿了東西,與張立忠兩個人七手八腳將床底的東西搬掉,胡國華拿來手電筒一照,呵呵,香味來源的謎底終於被揭開。怎麼回事呢?原來是樹根擠破了牆壁生長在床底的地上,一個洗臉盤般大的木菠蘿生長在樹的根部,熟透後的果實發出濃郁的香味才被發現。張立忠鑽進床底將木波蘿摘出來,這個在床底下生長的果實已經熟透,外表黃澄澄的煞是好看。這個發現轟動了整個林場,床底結果聞所未聞,真是一個大奇蹟,大家都爭著來看這個大自然的傑作,當然這個果實也為大家帶來了口福,我就是在那裡第一次吃到木菠蘿的,到現在也是唯一的一次。
七月初的一天下午,胡國華接到家裡來信,祖母因病去世讓她馬上趕回去,接信後她找到韋副隊長請假回家。家裡老人去世是件大事,日子可不能耽擱,她一邊流著悲傷的淚水一邊匆匆忙忙收拾了行李立即就要走,我只好到林場工人那裡借了一輛自行車送她到龍州,一路無話,到了龍州已是夕陽西下。安排好她的住宿——還是車站旁邊我與陳炳輝住過的那一間旅社,再到相鄰的飯店吃過晚飯。算是與她餞行,我點了豉汗排骨,清蒸鲶魚,炒白菜,外加一個豬肝枸杞菜湯。
飯後我要趕在天夜前回去,千叮萬囑她一路節哀順變小心過度悲傷,聽到她一一應承之後依依不捨地分手了。她這一走就再也沒有回來,後來接到過她的幾封來信和托人捎帶來的好吃的東西,由於種種原因二年後我們才在南寧再次相會,那時她已準備結婚成家了。
先鋒林場十三隊的工作即將結束的時候,機械大隊又接到一項重要的工程,這項工程就在距離十三隊不遠的地方。這個工程是從彬橋修築一條公路到憑祥市平而關。公路全長二十三公里,出於當時戰備的需要,必須在極短時間裡完成任務交付部隊使用。因此,機械大隊將五個機械隊的工程機械設備和人員大部分都投入進去,我們五隊的人員也差不多全集中到了一起,那賴七工區的蔣寧、周日紅、陳玉明、謝南生陳珍關飛英等也來到了這裡,我最好的朋友加老鄉黃欣也來了,唯一讓我感到失望的是覃秀文因另有任務沒有來。這種大規模地集中在一處工地工作對機械大隊的人員來說是第一次,那種熱火朝天的工作場面,友好相處的人際關係時時在我心頭縈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