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員人選(14)

  首先,從兵員數量來看,上述五位將領中,以粟裕、*直接指揮的野戰軍人數最多。解放戰爭中,解放軍共有五大野戰軍。第一野戰軍(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雖然兼任解放軍副總司令,但實際直接指揮的西北野戰軍,1947年8月成立時僅萬人,三個月後,部隊增加到萬人。1949年2月西野正式整編為第一野戰軍時,部隊為萬人。1949年6月,軍委命令直屬軍委的華北軍區野戰軍18兵團、19兵團歸第一野戰軍建制,總兵力才達到萬人。

  第二野戰軍司令員(中原野戰軍)劉伯承,從1946年6月中旬起指揮晉冀魯豫野戰軍5個縱隊,連同地方部隊共有27萬人。但1947年8月挺進中原後,指揮的中原野戰軍只有7個縱隊12萬人,並率部參加了淮海戰役。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正式整編為第二野戰軍時,劉伯承指揮所部轄三個兵團共28萬餘人。

  第三野戰軍(華東野戰軍)負責戰役指揮的副司令員、代司令員粟裕,1947年1月即指揮華東野戰軍10個縱隊及1個特種兵縱隊約2萬餘人(不含軍區部隊)。1948年8月指揮華東野戰軍攻打濟南時已為15個縱隊達32萬餘人(不含軍區部隊)。1948年11月的淮海戰役中,粟裕指揮所部42萬人,戰後,野戰軍達到萬人。1949年2月,正式改編為第三野戰軍時,部隊轄四個兵團約為58萬餘人(不含軍區部隊)。至1949年12月,第三野戰軍發展到萬餘人(不含軍區部隊)。在1950年準備攻台戰役時,粟裕直接指揮的最大兵力近65萬人。

  第四野戰軍(東北野戰軍)司令員*1945年12月底即指揮東北*聯軍部隊27萬人(含軍區部隊),1947年12月,指揮野戰軍9個縱隊、11個炮兵團、1個戰車團共42萬人。1948年8月,*指揮東北野戰軍四個兵團70餘萬人(不含軍區部隊)。1950年1月,又指揮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部隊150萬人(含軍區部隊)。

  晉冀魯豫軍區副司令員徐向前解放戰爭前期一直因病在休養,1948年5月任華北軍區副司令員併兼任華北軍區野戰軍一兵團司令員(後改稱18兵團)後,才直接指揮兵團所屬三個縱隊(軍)作戰。1949年3月至4月,他短期間內指揮第18、19、20三個兵團及1個炮兵師共25萬人攻克閻錫山的老巢太原城(3月底,因病由彭德懷代替指揮)。

  可以說,號稱毛澤東“五虎上將”的彭德懷、劉伯承、粟裕、*、徐向前五人中,粟裕、*指揮大兵團作戰的時間更為長久一些。彭德懷、劉伯承兩人在戰爭尾期指揮過大兵團作戰,但兵員數量顯然低於50萬人的規模。徐向前在紅軍時期曾經指揮8萬餘人的紅四方面軍,成為同期直接指揮最多兵員作戰的將領,但解放戰爭中的指揮規模則遠遠低於其他四人。在五人中,粟裕被軍委評價為“尤其善於組織大兵團作戰”。

  顯然,指揮中小部隊作戰與指揮50萬以上的大兵團作戰是截然不同的,在作戰形式、指揮、通訊、後勤、運輸、情報等各方面都有極大的區別。指揮大兵團作戰經驗越豐富,打起仗來才越得心應手。眾所周知,讓一個優秀的縣長直接擔任省長,就很難當好,因為經驗的積累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歷史上的先例看,*1938年6月因傷到蘇聯治療後,有近6年的時間離開一線部隊。1945年10月直接去東北擔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總司令,從原來指揮八路軍115師萬人,突然指揮11萬餘人(到12月底,部隊擴大為27萬人),因此戰爭初期*的戰役指揮明顯生疏。《第四野戰軍征戰紀實》說:“後來有人抱怨:林總吃了幾年洋麵包,連仗都不會打了。抗日戰爭時期,*只有半年的作戰經歷,而*聯軍大多數將領都有整整8年的實戰經驗。要想讓那些身經百戰的名將們折服,*還需要走很長一段路。”在1946年的四平保衛戰中,據*聯軍總部於1947年2月給*中央及軍委的總結報告中說:“我軍傷亡總數在八千以上,而且都是一些老骨幹。……四平保衛戰,我軍受到相當大的元氣的損失,許多主力部隊失去戰鬥力,黃克誠部三師之七旅,原為井岡山之老部隊,四平撤退後只剩三千餘人,失去戰鬥力;萬毅之三師原有一萬兩千人,經四平戰鬥傷亡及撤退中被追擊潰散逃亡只剩四五千人,失去戰鬥力;一師梁興初部剩五千人還保持有戰鬥力,二師羅華生部還保持有戰鬥力;鄧華部保一旅損失相當重;其次八旅、十旅、楊國夫部七師也都弄得疲憊不堪和不少損失。部隊中發生悲觀情緒,要求到後方休養,離主力去做地方工作。”到1946年的初夏,東北*聯軍自四平、長春失守以後,一路退守到第二松花江以北,力保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北滿地區。東北*聯軍副政委羅榮桓描述四平撤退以來的被動局面時說:“這個仗,打得真被動。我們一個勁地撤,敵人在屁股後一個勁地追,像拖了根尾巴。”東北的這一狀況,顯然與從未離開過一線部隊的粟裕同年7至8月在華中七戰七捷的戰果迥異。此次與美軍交戰,關係到國家生死存亡,毛澤東和軍委在條件允許下(粟裕、*無病),不大可能讓其他現代條件下大兵團作戰的生手去朝鮮重新開始熟悉的過程。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員人選(15)

  其次,解放戰爭中,國民黨精銳的嫡系主力部隊,主要是由粟裕指揮的華東野戰軍和*指揮的東北野戰軍殲滅的。東北野戰軍在遼瀋戰役中殲滅國民黨精銳萬人;華東野戰軍分別在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中殲滅國民黨精銳共萬人。蔣介石全部美械裝備的“五大主力”,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殲滅了兩個半,即孟良崮戰役中殲滅“五大主力”之首整編74師、淮海戰役中殲滅第5軍,以及淮海戰役中派出5個縱隊與劉伯承指揮的中原野戰軍一起殲滅第18軍;*指揮東北野戰軍殲滅了其中的兩個,即遼瀋戰役中殲滅新1軍、新6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