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顯然,*中央和毛澤東這個重大策略是正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是國家的軍隊,是官方的,如果東北邊防軍以此名義出國參戰,這就表明是國家派出去的,等於中國向美國宣戰。而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名義出國參戰,是民間的,是群眾志願組織的。這樣做,不給美國對中國宣戰以口實,比較策略,對中國有利。

  後來美國軍隊與志願軍直接交手後,他們知道遇到的是“*正規軍”,而不是什麼“志願軍”。但是他們也承認了志願軍這個名字,因為他們害怕把戰爭擴大,以此表明自己不是和新中國開戰,中、美兩國還未進入戰爭狀態,以安撫其國內人民及其盟國。關於中國以人民志願軍名義參戰,美國出版的《韓戰中的美國陸軍》一書說:“*政府給這些部隊起了一個好名——‘志願軍’。中國人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兩全其美。”

  8月中旬,第三野戰軍主力9兵團奉軍委命令開至津浦鐵路線,第一野戰軍主力19兵團也奉命開至隴海線,均處於機動位置上待命。

  出席瀋陽軍事會議的蕭勁光返回北京後,向毛澤東匯報了軍事會議召開的具體情況,並反映了東北邊防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毛澤東據此於8月18日致電高崗,首先肯定了高崗在軍事會議上所作報告的正確性,同時決定邊防軍延長至9月底完成各項出動準備,這份《關於邊防軍務必在9月底以前完成一切作戰準備給高崗的電報》中說:“蕭勁光來告邊防軍的各項問題都可以解決;邊防軍完成準備的時間可延長至9月底,請你加緊督促。”

  抗美援朝第一司令員人選(9)

  與此同時,總參謀部的作戰參謀們對朝鮮戰局進行反覆研究後認為,美國“在仁川登陸的可能性很大”。8月23日夜間,雷英夫將這一結論向周恩來匯報後,立即得到毛澤東召見。毛澤東詳細聽取匯報後指出:美軍在仁川登陸確實是個值得密切注意的大戰略問題,並立即決定採取三項措施:(1)檢查督促東北邊防軍各項戰備工作的情況,嚴令在9月底以前完成一切作戰準備工作,保證隨時可以出動作戰。(2)將敵人可能在仁川登陸和朝鮮人民軍應該有應付最壞情況的準備,如部隊主動後撤或在仁川加強布防等,告訴朝鮮和蘇聯方面,供他們參考。(3)總參謀部和外交部要隨時密切注視朝鮮戰場情況的變化。

  8月26日,周恩來主持召開有各總部和各軍兵種主要領導參加的東北邊防軍準備工作會議,並作了《充分準備,出手即勝》的報告。周恩來通報了朝鮮戰局的複雜情況和可能面臨美軍在仁川登陸的困難局面,強調邊防軍要加緊訓練,務必在9月底以前完成一切作戰準備,待命出動。他還特別強調:“如果出國作戰的話,主要對象是美帝國主義,而不是李承晚偽軍”。同時,因粟裕在休養,周恩來說明了東北邊防軍暫歸高崗指揮,等正式開戰時再派出高一級的指揮員,他說:“將來部隊行動後,前線指揮要一個統帥去,蕭勁光、蕭華也是在部隊出動時再去。”蕭勁光、蕭華都是毛澤東特意安排給粟裕的副手,可見此時,*中央與軍委依然在等待粟裕病情好轉。正如張震在《張震*》中所指出的:“根據身體恢復情況,還要準備執行新任務。”

  8月底到9月初,毛澤東開始進一步著手充實東北邊防軍的力量,考慮在已集中的邊防軍第一批部隊四個軍的基礎上,再增加八個軍。

  遵照毛澤東的指示,周恩來於8月31日主持召開東北邊防軍建設計劃會議,決定東北邊防軍以11個軍(36個師)60萬人做三線配置:以第四野戰軍13兵團(含42軍)為第一線,第三野戰軍9兵團為第二線,第一野戰軍19兵團為第三線。並預定第一線部隊出動後,第二線部隊北上至第一線部隊原駐地,第三線部隊移至第二線部隊原駐地,邊繼續訓練,邊準備參戰。

  第三野戰軍9兵團是粟裕麾下最精銳的主力,集中了第20、23、26、27軍四支勁旅,曾經分別在蘇中、宿北、魯南、萊蕪、孟良崮、沙土集、豫東、濟南、淮海、渡江、上海諸經典戰役中立下赫赫戰功。後來在朝鮮,9兵團取得了志願軍唯一一次殲滅美軍一個成建制團的戰績。它此時作為邊防軍第二線部隊配備,顯然最早緣於東北邊防軍司令員粟裕7月份的建議,同時也是為粟裕一旦上任後,能夠有一支自己熟悉的老部隊使用而做出的情理中的舉措。

  三、高崗焦慮:建議指揮部隊的統帥早日來東北。毛澤東無奈,粟裕之外,又加*為司令員人選。

  8月30日,面對朝鮮局勢呈進一步嚴峻的趨勢,代替粟裕負責暫時指揮邊防軍的高崗十分焦急。他雖然是東北軍區司令員,但實際並不懂軍事,更沒有指揮過大規模戰役的經歷。然而他深知,邊防軍統帥至今未到職,使各項準備工作很不充分,這必然影響即將到來的作戰。因此,他致電軍委和毛澤東:“建議指揮部隊的統帥與專門人才早日來東北,以便作充分準備。”

  但直到此時,粟裕的病情依然沒有好轉的跡象。*中央和毛澤東不能不在入朝部隊最高指揮員人選上做第二手準備,開始考慮讓中南軍區暨第四野戰軍司令員*率軍出征的可能性。國防大學教授徐焰在其著作《第一次較量》中說:“軍委反覆考慮了入朝部隊最高指揮員的人選,開始傾向於粟裕。因粟裕正在青島養病,後考慮讓*去。”後來,徐焰進一步指出:“毛澤東最初考慮由粟裕擔任志願軍的統帥,後來屬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