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上官儀哎呦一聲,站出來道:「不可,不可,張侍中不可意氣用事,先帝與皇后讓你輔助太子,你這麼做可是有負先帝的所託,這我們可不答應。」說著,他又衝著慕容寶節道:「這太子即位,理所當然,你難道是想要造反麼?」

  慕容寶節怒喝道:「上官老匹夫,你休要在這裡含血噴人,我慕容寶節一心忠於陛下,忠於大唐,天地可鑑,無論如何,我也不會造反的。」

  郝處俊站出來道:「那我真不知道慕容將軍為何要阻止太子即位?」

  慕容寶節冷眼看了他一眼,轉過身去,面向群臣道:「各位,當初周邊戰亂紛飛時,朝廷在皇后的領導之下,尚且將一切都打理的井井有條,整個中原地區都未有絲毫動亂。可是自從張文灌他們回來主持政務之後,積壓的奏章已經堆積如山,你們若是不信,可問張侍郎、鄭侍郎,以及楊將軍。」

  大家看向那張大象、鄭善行、楊思訥。

  張大象根本不想捲入進來,只是稍稍點了下頭。

  鄭善行乃是君子,也不會說謊,點頭道:「確有其事。」

  慕容寶節道:「為何會如此?就是因為張文灌等人,只知道忙於爭奪權力,卻不顧國家安危。各位或許還不知道,那些奏章可都是從西北地區、吐谷渾、樂浪州、熊津州傳來的,如今戰事還未徹底結束,那裡的百姓都正面臨著飢餓和寒冷,而張文灌他們卻不顧這些,一味得只想早點當上輔助大臣……」

  「混帳東西。」

  張文灌怒喝一聲,道:「你這匹夫,膽敢如此污衊老夫,老夫正是因為知道這些事不可再拖,因此才希望早日讓太子即位,這國家若沒有君主,如何處理這些事務?」

  「張侍中此言差矣啊!」

  又有一人站出來,此人名叫張虔勖,乃兵部侍郎,其實是一個文臣,他道:「在陛下去世之後的這一段期間,國家可也沒有君主,而當時的事務,比如今更加棘手,可朝廷不也處理的很好麼,哦,我差點忘記,當時張侍中不在朝中,興許不知道此事。」

  郝處俊道:「當時是因為事出突然,而如今戰事已經結束,此一時彼一時,怎能一概而論呢?」

  慕容寶節哼道:「郝侍郎難道還不知道,此時情況要更加危機麼?如今周邊都已經打成一片廢墟,而朝廷亦沒有多少能力去支援他們,倘若處理不慎,他們只能鋌而走險,若再起戰事,國家危矣,這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這國家都亡了,誰來繼承大位,還有意義麼?」

  說著,他又向面向大家道:「各位,我慕容寶節絕不敢違抗陛下的遺詔,但是我認為,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為穩定國內,將戰後的事宜處理妥當,讓邊疆百姓不再饑寒交迫,否則的話,這後果不堪設想。太子如今因悲傷過度,至今都抱恙在身,而且一直以來都是由皇后在主持政務,我認為這個特殊時期,該由皇后繼續主持政務,直到讓他大唐脫離這個泥塘之後,再將大權交予一個健康的太子。」

  不少大臣紛紛點頭,覺得慕容寶節說得太有道理了,這個時期確實是非常艱難的,邊疆地區是一片廢墟,都還沒有一個應對方案,而太子雖然仁義,但是他的能力和身體,讓大家心裡覺得不太踏實,倒是皇后的能力,大家可都看在眼裡,而且是已經檢驗過的。

  關鍵還是慕容寶節率先出聲,他也是京師禁軍的將軍,只是比楊思訥低一個等級,但他也代表的是一大部分禁軍,這個是很重要的。

  沒有武器在手,誰也不敢亂說話。

  劉祥道突然道:「太子即位,亦可讓皇后垂簾聽政,這並不妨礙太子即位啊。」

  慕容寶節哼道:「這可不一樣,太子即位之後,究竟是誰說了算,可就不一定了,我雖然相信太子,但是你們的話……哼,我可不信。」

  言下之意,非常簡單,我不相信的是你們,你們當初就是被我們趕出去,要是太子即位,你們就是輔助大臣,誰能保證你們不報仇,你們幾個寸功未立,而我們立下大功,憑什麼現在你們說了算。

  第2056章 終究還是棋手說了算

  慕容寶節這話一出口,那就沒法談下去,慕容寶節不相信張文灌他們,張文灌他們也不相信慕容寶節他們,這兩邊立刻吵了起來。

  事已至此,其實兩邊都無路可退,大家心裡都清楚,對方肯定是要置我於死地的。

  慕容寶節這一派,就是當初主戰派,他們當初堅定的擁護武媚娘出來掌權。

  首先一點,他們當初擁護的就是武媚娘,他們哪裡知道,太子對他們是不是心懷芥蒂。就算太子對他們沒有心懷芥蒂,問題是,太子即位,肯定是倚重張文灌他們,因為張文灌他們一直以來都堅定的擁護太子,至於張文灌立下重誓,到時皇帝求他來當宰相,他能不當麼?

  張文灌他們心裡會不記仇?

  其次,本來戰爭已經取得勝利,論功行賞,也該他們這些上位,結果太子一即位,反而是張文灌這些人得利,而他們卻面臨著生命危險,就算太子沒有記怪他們,誰能保證張文灌他們不報復他們。

  這直接關乎他們的身家性命,他們也不敢說讓皇后來即位,他們只是要往拖,如今這麼多事,處理不慎,國家都會玩完,太子處理不來,先讓皇后主持政務,太子即位之事,日後再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