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你們的任務,就是悄悄引導他們往這方面發展,尤其是當地百姓的興趣愛好,不要去限制他們,不要去給他們壓力,不要去想著政績,朝廷不會逼迫你們交出年年增長的政績,讓這裡的百姓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將每件事都做到極致,那麼到時財富自然就會湧向這裡。我雖然不清楚這裡的一切,但是我相信這裡的百姓,一定有他們擅長的東西,一定有他們獨特的天賦,這就需要你們去發現。只要有一件非常成功的商品,那足以令這地方的所有百姓過得更加富裕,因為對於他們而言,外面的市場是無限大的。」

  第2050章 文明的殺戮

  如何發展吐蕃,韓藝早就在考慮中,因為他的計劃是一定要消滅吐蕃的,吐蕃也是他計劃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步,即便跳出計劃,從長遠發展來看,也必須要將高原納入大唐的版圖內,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安定,這一場大戰,雖然是韓藝需求的,但是再來一次,韓藝也受不了。

  如果要保證吐蕃的安定,首先就得讓這裡的百姓安居樂業。

  那麼保護這裡的環境就是最基本的,因為這裡太高,交通實在不便,想幫助他們都有些使不上力。

  只有保護好這裡的生態,大自然才會回饋更多的物資給人們,這是相輔相成的。

  但生態環境只能決定下限,完全依靠大自然也是不行的,人在自身方面還是得有突破,韓藝最擅長的是發展工商業,但是這裡地理環境基本上可以肯定這裡很難跟中原一樣,大規模的發展工商業。

  韓藝也在思考,什麼商品是能夠降低運輸成本的,想來想去,只有藝術,運輸成本是最低的,什麼繪畫、雕刻、甚至於奢侈品,如果一件衣服可以賣出一千件衣服的價錢,那當然無所謂運輸成本。

  而且,韓藝堅信這是一定會成功的,因為地理決定人的思想,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和生活在農田邊上的人們,思想觀和價值觀肯定是不一樣的,而這個高原是全天下獨一無二的,再也找不出類似的高原,類似的環境。所以生活在這上面的百姓,他們的思想也一定是與眾不同的,因為他們生活的環境實在是太特殊了,他們是最接近老天的子民,而從商業角度來說,這獨一無二的,就一定是價值連城的。

  當地百姓的智慧創造出來藝術,肯定是其它地區的百姓,無法創造出來的,因此韓藝要求一定要他們自由發展,充分發揮自己的天賦,要將他們最原始的天賦給保留下來,也就是這片土地賦予他們的思想和天賦,這是非常非常寶貴的,因為是獨一無二的。

  這是一個很超時代的概念,那些年輕官員覺得有些道理,但還無法完全理解這其中的奧妙。

  韓藝也不著急,讓他們記住這一點,他們慢慢就會理解。

  忽然,一個侍衛走了進來,「啟稟尚書令,趙刺史和王將軍求見。」

  韓藝點點頭,向那些官員道:「你們先自己討論一下,我先去見見趙刺史他們,待會再過來討論討論。」

  「是。」

  ……

  出得大殿,韓藝又來到隔壁的一間書房內,這間書房其實就是文成公主的書房。

  坐在裡面的趙持滿和王玄策急忙起身道:「下官見過尚書令。」

  「坐吧。」

  韓藝自顧坐了下來,問道:「什麼事?」

  趙持滿道:「尚書令,經過我們的一番調查,若是按照你的標準來判定罪行的話,基本上所有的奴隸主都得面臨死刑,而且,吐蕃的官員十之七八也要面臨死刑、徒刑,至於那些不支持這場戰爭的官員和奴隸主,也是因為他們多半都是主張往天竺那邊擴張的。」

  韓藝入城之後,他不是大開殺戒,而是要用審判的方式。

  這成王敗寇,既然你們打輸了,那麼你們發動這場戰爭肯定就是邪惡的,我們就是正義,即便不說成王敗寇,也是吐蕃擅自撕毀盟約,連個理由都難得找,於情於理於法都是吐蕃的不對。

  韓藝的審判標準就是誰支持這場戰爭,誰就要受到懲罰,誰在這場戰爭中殘殺大唐百姓,甚至於虐殺奴隸,都得面臨死刑。

  這麼算下來的話,基本上統治階級就沒有誰能夠逃脫罪名的。

  要知道吐蕃是一個部落聯盟,欽陵要掀起這麼大規模的戰爭,首先一點,他得說服那些部落酋長,除了偏遠地區的一些酋長,吐蕃國內主要的大酋長,都是支持這場戰爭的,反對的其實都是靠近天竺那邊的,他們希望打天竺。

  王玄策補充道:「甚至於他們的贊普,據我們所知,其實他們的贊普是支持欽陵打這場戰爭的。」

  韓藝只覺有些莫名其妙,問道:「你們都已經調查的如此清楚,那還有什麼問題?」

  王玄策結結巴巴道:「我只是覺……覺得,這都給殺了,不太好吧,要不將他們遷到國內去?」

  中原王朝打贏之後,都不太殺貴族,都是將貴族往國內遷,那王玄策當然也覺得該這麼做,好歹人家也是貴族。

  韓藝呵呵笑道:「遷到國內去?你去負責他們生活費啊,那我可以考慮一下。」

  「這……」王玄策是一臉尷尬。

  韓藝將手中資料放下,慍道:「你們兩個不要忘記,朝廷現在欠了五千萬貫巨債,自己的王公貴族都養不活,還養著吐蕃的王公貴族?而且,我也真是不明白,他們殺了那麼多人,為什麼你會覺得就不應該殺他們了,這一報還一報,不是天公地道麼?這有什麼不好的?另外,這裡的百姓可都想他們死,我們殺他們,一來,有理有據。二來,順應民意。三來,你也不想想看,目前吐蕃僅存的糧食可都在他們手中,要不將他們給殺了,我拿什麼去救濟吐蕃的百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