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系列的政策頒布之後,大唐的教育那真是飛躍式的發展,等於一下子就要增加成百上千的學院,是大踏步前進。

  這其實都是得利於印花稅,因為印花稅導致各地財政收入都增加,但是增加都是糧食和絹布,不可能全部運到長安來,運費的話,朝廷有些吃不消,韓藝就是計劃將這一筆錢,砸到教育中去。

  長安的百姓聞此消息,真是沸騰,他們身在長安,已經感受到周邊環境的變化,識數認字的人和不識數認字的人,就是有天壤之別,這屁股決定腦袋,讀書將來能夠賺更多的錢,那麼他們對於讀書是充滿了嚮往。但是以前讀書就是為了當官,而如今百姓的思想開始發生轉變,讀書首先是為了賺錢,不再是為了入仕。

  直接導致今年報考教師資格證的人是往年的十倍,考點也從長安一個考點,擴大到萊州、青州、洛陽、揚州、睦州,其中報考的人絕對大多數都是那些被辭掉的官員,以及一些落榜的考生。

  這是因為昭儀學院所承辦的私立學院,對於的老師的要求那是非常高的,而且需求的是年輕老師,一定要在三十歲以下,年老的都不要,因為年紀大的是深受儒家影響,跟昭儀學院的套路不太對。要知道中國自古以來,都是以老為尊,昭儀學院這回是反其道而行,這令那些年輕書生非常激動。

  同時,士族學院也開始在籌備建設更多的學院。

  士族學院一直卯足了勁在跟昭儀學院競爭,而且前面就沒有贏過,這令山東士族是顏面無光,這可是他們最擅長領域。這一回教育擴張,他們是不能再輸,但是他們與昭儀學院不同,昭儀學院是跟商人合作,士族學院是各大士族出錢,沒有招商引資,而且合作的一定都是超級士族。

  因為士族學院是崔盧鄭王四大家族建辦的,他們這種超級士族,就不太喜歡跟庶族在一塊,就連老師都是清一色的士族,只不過他們接受了女人為師的觀點,將家族的女人都給派出來。

  但是學生不限制,有錢就可以來讀書,不管你是庶族還是士族。

  他們倒是想限制,但這是大勢所趨,你要限制的話,就沒法擴張,就還是被昭儀學院給壓制住。

  然而,現在商人都沒有心情關注這些,他們正在全力籌備海外擴張,如今融資已經差不多,因為樂浪州所帶來的財富,刺激著他們每一個人,他們希望開闢出更多的完全有商人主導的領土來,在中原擴張,方方面面都要顧忌到朝廷,顧忌周邊矛盾,到海外那就無所謂。

  但是他們的擴張意圖,給市場帶來極大的影響,尤其是江南、嶺南兩地。

  江南就不用多說,自從危機之後,睦州的製造業已經是名聞天下,他們手中有著充足貨物,而嶺南地區經過這些年發展,也有一些規模,但是大量的糧食都沒法長安去,嶺南的糧倉幾乎都是敞開,沒有人去偷。如今商人要擴張,就必須購買這些資源,如果在長安購買的話,就還得運去南方。

  商人就直接從當地購買,上百萬貫的資金砸了過去,這江南市場立刻迎來了新一輪的瘋狂,那嶺南地區就更不用說,嶺南大地主都笑瘋了,而嶺南也從一個化外之地,成為了一個擴張的大糧倉,要知道嶺南的糧價才三文錢一斗,不到長安的三分之一,這令買賣雙方都非常開心。

  與此同時,大批的揚州、睦州商人開始南下,投資嶺南地區,尤其是廣州,因為廣州離那邊最近,有港口,睦州、揚州的人天生可就有著商人基因,他們知道以後那些島嶼都將會成為市場,但是那邊可沒有什麼製造業,什麼陶器、絲綢,等行業,紛紛入駐廣州。

  不但如此,朝廷還將一些武器給外包出去,因為府兵制的武器多半都是府兵自己打造,生產線沒有那麼大,有些滿足不了,所以朝廷就允許自由之美生產皮甲,允許徐珂的弓箭作坊生產大規模的生產軍用弓,由他們自己去交易,朝廷就只負責弩、箭、刀、槍。

  在這悄然無聲間,大唐似乎又再進行一場大規模的變革。

  這是大家都沒有預計到的,從政策的本質上來將,都不算是什麼大政策。

  這就是商業帶來的,隨著商業發展,各地都是相互聯繫在一起,這一個政策,就能夠影響到整個市場,而小農社會,什麼政策都引起不了社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其實小農社會來來回回也就兩個政策,其一,加稅,其二,減稅。

  ……

  ……

  在一望無際的海面上,五艘帆船正順著季風往前行駛著。

  「堡主,你看,那便是我們元家占領的島嶼。」

  元鷲來到甲板前,眺目望去,隱隱可見遠方有著一塊陸地,他是長出一口氣,又伸展了一下胳膊,「哎呦!可算是到了,在船上待久了,還真是憋得慌。」說著,他又回過頭去,朝著正在宿醉的崔平仲道:「老崔,待會別喝了,我們馬上就要到了,我可不想背著你下去。」

  「我現在是在睡覺。」

  說罷,崔平仲轉過身去,繼續呼呼大睡起來。

  元鷲朝著身邊那隨從道:「去,將這廝給我丟到海里去餵魚。」

  那這話雖然聽著不合乎常理,但是元鷲本就是這麼一個人,那隨從有些猶豫不決,他還真不知道這話是真是假。

  元鷲道:「這你都不懂,真是比豬還蠢,你可以先丟他下去,讓他清醒一下,然後再撈上來不就行了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