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既然要皇帝點頭,那自然是由武媚娘去跟李治匯報,到時插上那麼幾句,楊思止出任工商局局長就是板上釘釘之事。

  韓藝又道:「還有一點,當初我們在頒布印花稅的同時,就曾提議將稅收的一成用於普及教育,如今印花稅已經在收了,那麼朝廷也應該馬上履行承諾,將一成稅收用於普及教育,這樣百姓也能夠心服口服,更加擁護印花稅,便於政策貫徹。

  既然朝廷已經決心普及教育,那麼也應該成立一個相應的新官署,專門用來普及教育,審查教科書、教育經費等事務,這可不是一個小工程,禮部也不能照顧的面面俱到。」

  如今禮部還是張文灌在管,雖然教育主要是禮部在管,但是之前禮部主要是管科舉和太學的事務,這跟韓藝所提倡的基礎教育是有所不同的,而且韓藝之前為了朝廷能夠更好的運轉,並且相互制衡,都主動分權出來,張文灌這讀書人自然當然不會願意在這方面不如韓藝,因為這其中還包含著個人品德,我當官是為君效命,為民請命,可不是為了自己。

  而且他們都支持普及教育,他們還擔心朝廷不願拿出這麼多錢來普及教育,如今的一成的稅收,可就是以往的三成,這錢可是不少。

  張文灌點點頭道:「理應如此啊!」

  韓藝道:「關於教育體制方面,我跟昭儀學院的院長王義方,以及一些有著豐富教育經驗的老師商討過,他們都建議採取九年制教育,而關於教科書方面,他們也都不建議採取統一的教科書,因為大家也都知道,昭儀學院的教科書與傳統學院有著很大的不同,大家都很成功,就不能強迫採納統一的教科書,這樣也能使得人才多樣化,但不管是什麼教科書都得經過朝廷的審查,一些有害於國家發展的思想,朝廷可以不採納,這也體現出皇后無為而治的主張。」

  郝處俊嗯了一聲,又道:「尚書令提議讓王義方出任教育局局長?」

  韓藝點點頭道:「在這種基礎教育,昭儀學院有著豐富的經驗,朝廷官員很少有人具備這種經驗,因此我建議讓昭儀學院的班底去教育局上任。這樣也能夠兌現當初朝廷的承諾,將老師納為體制內,鼓勵更多的當老師,解決老師匱乏的現象。」

  盧師卦立刻道:「我贊成尚書令的建議,王義方此人我非常了解,廉潔公正、不附權貴、道德、品行皆是上佳,乃是最合適的人選。」

  當初畢正義一案,他一直對於王義方身懷內疚,他非常敬佩王義方的為人。

  劉祥道、張文灌他們也都知道這事,當初王義方一個小小的監察御史,敢在大殿上彈劾當時權勢熏天的李義府,光憑這份正直,就非常難得,雖然如今王義方是擔任昭儀學院的院長,但王義方可不是武媚娘的人。

  大家也都表示贊成,但是對於九年制,大家就還有一些不太清楚,又就其中的一些細節討論了一番。

  武媚娘自始至終沒有做聲,但是韓藝竟幫她達到了她想要的一切。

  楊思止自然不用多說,而教育局其實也是她囊中之物,韓藝提議的可不是王義方一個人,而是整個班底,再怎麼說昭儀學院也是她的,那麼到時她對於教育局的影響力那絕對是非常大的。

  這也是武媚娘重新掌權的第一步,就是利用新官署來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勢力,這可都是韓藝幫她規劃的,但是她沒有想到這麼快就實現。

  其實一直以來,她跟韓藝合作,是最為輕鬆的,許多事都不需要自己動腦筋,但是如今她可不敢掉以輕心,尤其是對韓藝,這小子是吃人不吐骨頭。

  但是光這一點還不夠,韓藝的最終計劃,是要她做資本主義的代表人物,但是如今商人對於皇后都沒有好感,當初就是皇后在整他們。

  在商議過此事之後,大家原以為會議到此結束,韓藝突然道:「不知大家最近可有聽聞關於元家的事?」

  第1913章 強行爭論

  元家?

  這是會議已經結束,嘮嗑時間麼?

  大家皆是一愣,都不認為這個話題適合政事堂這種場合,他們也不是無聊到這種境界。

  崔戢刃稍稍瞟了眼韓藝,皺了下眉頭,隨即率先打破沉默,「這事我也聽說過,好像是說元家在海外的一些島嶼上,開墾土地,種植糧食,而在去年的時候,佛逝國曾在那附近打劫了一艘元家運往那些島上的貨船,當時元家立刻派人去討回公道,結果反而被佛逝國的人馬打敗。」

  韓藝點點頭道:「大概就是如此吧。」

  郝處俊略顯納悶道:「那不知尚書令為何在這裡提起此事?」

  在這裡,明顯就是暗示韓藝,這事不宜在這裡談。

  韓藝苦笑道:「郝尚書,元家的人可也是我大唐的子民,我們大唐子民死在那裡,我在這裡提起,難道有什麼不妥麼?」

  郝處俊立刻道:「尚書令誤會老夫了,老夫只不過是認為,那裡都是化外之地,亦非是在我大唐的管轄之內,他們既然要跑去那裡,那就得他們自己來承擔,又不是朝廷讓他們去的,朝廷可沒有義務為此負責。」

  韓藝搖頭道:「話可不能這麼說吧,難道他們離開中原,那就不是我大唐子民了麼?」

  張文灌沉眉問道:「難道尚書令認為朝廷應該去為元家討回一個公道?」

  韓藝點頭道:「不錯。我是這麼認為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