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笑道:「就憑藉這稅收足以證明我們當初的變法是非常正確的,一切都在欣欣向榮。」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道:「但是當時我們是受危機所迫,才臨時決定變法的,情況是如此的緊急,因此是難以做到面面俱到,如今國家已經走上正道,而且正在發生一些結構性的變化,工商階級在新政變得越發的壯大,如果朝廷不能有效的管理,那麼肯定會出很多問題,因此朝廷應該未雨綢繆。

  在去年的時候,長孫延侍郎和狄少卿就已經開始針對長安工商的情況,修訂了一些法案。但是目前為止,這些事都是戶部在負責,而戶部確實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印花稅的出現,導致稅收變得更加複雜,財政調控也變得比較頻繁,因此我建議朝廷成立一個工商局,來專門管理工商階級的事務,從而分擔戶部的壓力。」

  大家皆是一愣,正如韓藝所言,本來這一切都是歸戶部管,這就是權力呀,韓藝這麼做,等於戶部分權力出來。

  鄭善行點頭道:「我贊成尚書令的這個提議,如今朝廷確實需要一個專門的官署,來與工商階級溝通,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便於朝廷的管理。」

  張文灌道:「我倒是不反對,但是戶部一直以來都管理的非常,在這種情況下求變,是不是會適得其反呀?」

  劉祥道也道:「要不將工商局歸於戶部。」

  劉祥道、任知古他們也都紛紛點頭。

  武媚娘都看在眼裡,心想,看來這就是韓藝與李義府的差距。

  其實這些樞要大臣都不希望其中任何一人權力太大,這樣的話,他們就沒有什麼作為,這要是換成李義府的話,李義府不這麼說,他們也會想盡辦法削弱李義府的權力,但是韓藝的話,大家卻反而讓他不要將權力放出來,因為他們都知道,韓藝這人對於權力一直都很謹慎,不願意攬太多權力在手上,不然的話,他們都不一定能夠坐在這裡,故此韓藝主動放權,他們還都有些不答應。

  「我不建議這麼做。」韓藝笑著搖搖頭頭,道:「當時李義府便是一手抓,可結果如何,大家也都看到了,如果都戶部管,那麼縱使我可以保證清廉之身,但是下面的官員呢?我不是不相信他們,只不過這是很有可能發生的,那我就還得花很多很多的功夫去監督下面的人。將工商局放在戶部之外,各司其職,是可以產生相互監督作用,百姓在工商局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可以告到戶部來,反之亦然。但是戶部始終還是在工商局之上的,這又不會妨礙官府的效率。」

  這其實也是韓藝一貫的主張,儘量讓官署之間做到相互權衡,但是戶部管得是政令,並不會影響效率。

  大家見韓藝都這麼說了,於是紛紛點頭,表示贊成。

  韓藝又道:「而關於工商局所掌管的事務,我是最熟悉的,如果工商局提議最終通過的話,關於工商長官一職,我也有一些建議。我列舉了幾個名單,當然,我這也是拋磚引玉罷了。我認為工商局長官,要符合幾個要求,第一,自身的品行,我個人還是偏向貴族,雖然我是出身庶族,但是在工商局長官一事上面,我還是偏向貴族,因為貴族還是比較愛護自己的名聲,而且,貴族自身就很有錢,他不會去為了那點錢,就敗壞整個家族的名譽。

  第二,有足夠的從政經驗,至少也要是管理州府的級別的。

  第三,對於工商階級是熟悉的,他之前掌管的州府,工商階級一定要是發展的很好。並且不歧視工商階級,這一點是尤為的重要,即是貴族出身,但又不歧視工商階級,這種官員可不多,我不是說歧視工商階級就是不對的,這是自古以來的傳統思想,但是你若都歧視工商階級,那怎麼可能管理好工商局。

  我提議的這幾個人,都是刺史級別的,同時他們都身處交通要地,交通要地的話,商業肯定發達,他們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工商階級。」

  武媚娘一直都沒有說話,只是仔細的看了看那幾個名單,其中就是有楊思止,心裡對於韓藝那是非常佩服,他提出的這幾個要求,其實就是根據楊思止來提得,關鍵是他能夠說得這麼冠冕堂皇,這是非常難得的。

  張文灌他們也都看了看,發現沒有韓藝的嫡系,但是他們也沒有想到,楊家跟武媚娘的關係,畢竟楊家是一個大貴族。

  什麼叫做狼狽為奸,這就是狼狽為奸。

  如果是武媚娘提出來,那麼這名單上面的人,大臣們都會否決,不管這些人究竟適合與否,他們就是一味的不願意武媚娘再在外庭上建立起自己的勢力。

  武媚娘就需要藉助韓藝。

  大家也都覺得韓藝說得很對,很有道理,這些人也的確符合韓藝說得那幾個要求,也沒有任何提出質疑,就都答應下來。

  關鍵工商局在大家心中,也就那樣,讓張文灌去,張文灌心裡肯定不願意,正如韓藝所言,傳統思想就是歧視工商階級,這工商局的頭頭,肯定比不上民安局,不屬於正統部門。

  他們卻沒有想到,將來工商階級成為國家交稅大戶,那工商局的權力可就大了,這就是奇貨可居。

  當然,這種事,必須得皇帝親自過目,並且拍板決定,不可能說皇帝都不知道咱們朝廷還有一個官府的存在,並且既然是從刺史級別選人,那工商局頭頭至少也得給一個四品,太低了的話,那些刺史也不會願意干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