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如果我們這時候對吐蕃開戰,那對方可能會利用我們的出兵,迅速穩定住內政,然後一致對外,這反而會幫助吐蕃避免祿東贊家族與王室的內耗,反倒是我們派人去慰問,表示友好,那他們就能夠專心內耗,基於這種種原因,這不出兵要勝於出兵。」

  李治聞言,不禁眉頭緊鎖,顯得也是很猶豫。

  韓藝、李績也都不做聲,他們一文一武,已經盡到了責任,打與不打得理由都已經說得差不多了,接下來就是皇帝自己權衡著來。

  雖然他們只是兩個人,但是他們兩個建議已經代表了整個朝堂,當兩邊勢均力敵的時候,那皇帝就不管怎麼做都可以,這就是為什麼皇帝不希望朝中一家獨大,因為如果都要打的話,那皇帝就算不想打也得打。

  過得半晌,李治朝著李績道:「司空,朕以為尚書令之言,也不無道理,我們如今可能還沒有完全消滅吐蕃的實力,將吐蕃從吐谷渾境內逐出去,對於我們大唐可能亦非是好事,就怕為他人做了嫁衣。」

  別看大唐對於吐谷渾非常友好,但防備之心還是有的,因為吐谷渾當年也是非常強悍的,不該就是被大唐和吐蕃夾在中間,又身處在貿易和戰略的要道上,而且那時候吐蕃和大唐都在崛起,吐谷渾可經不起兩邊不斷的消耗,隕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李績道:「依老臣之見,與吐蕃一戰是早晚之事,這一山不容二虎,我們目前雖然沒有足夠的實力去消滅吐蕃,但也不能總是以無法消滅吐蕃為由而避開與吐蕃的戰爭,老臣認為我們應該加緊士兵的訓練,打造出一支精銳軍隊來,為日後消滅吐蕃做好準備,至少也得將吐蕃打得不能再翻身。」

  李治道:「不知司空有何建議?」

  李績道:「老臣認為因為應該輪番派關中將士去吐谷渾、于闐、蔥嶺、鳳翔,南詔,等吐蕃邊境訓練,讓他們適應當地的氣候,而且那些地方也經常爆發小規模的戰爭,這也能夠提升士兵的戰鬥力,還有就是加強軍事學院的建設。」

  李治點點頭道:「是呀!天下雖安,但忘戰必危,是時候為此做準備了。」

  韓藝和李績異口同聲道:「陛下聖明。」

  第1906章 複雜的關係

  「這本是天賜良機啊!」

  出得兩儀殿,李績便向韓藝道。

  言外之意,你這回阻止了陛下出兵,可能是喪失良機。

  韓藝非常自信地笑道:「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我當初兌現了高句麗戰場的承諾,並且還是超額完成。」

  李績微微一笑,道:「你沒有記錯,若非如此,老夫方才也不會就這麼輕易答應下來。」

  如果方才他堅決的話,李治還是極有可能會出兵的,但就是因為韓藝在高句麗的問題上,兌現了他所有的承諾,李績這回也願意相信韓藝,唐軍已經離不開韓藝的後勤,打高句麗是唐軍最為幸福的一戰,如今都有不少士兵懷念戰時的午飯。

  韓藝道:「還請司空安心保養好身體,到時咱們再度聯手,將吐蕃給收拾了。」

  李績笑道:「還望你看在我這古稀老頭的份上,莫要讓我這老頭等太久啊!」

  韓藝稍顯遲疑了下,道:「這個我是沒法保證,我唯一能夠保證的就是,開戰之時,有足夠的錢,足夠的馬匹,足夠弓箭去讓你們在高原上盡情揮霍。」

  「你小子!」李績笑呵呵指了指韓藝。

  打仗打得就是後勤,你都保證成這樣,要是還打不贏,那真心說不過去。

  出得兩儀殿,李績就去得兵部,而韓藝還是準備去戶部,但是剛分開不久,一個太監就走過來,皇后召他去政事堂。

  於是韓藝又跑去政事堂。

  來到政事堂,只見武媚娘一個人坐在裡面,前面還堆放著不少奏章,見到他來了,才將手中的奏章給放下,這武媚娘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非常勤政的女人。

  「微臣參見韓藝。」

  韓藝拱手一禮。

  「坐吧。」

  武媚娘微微伸手示意。

  韓藝坐了下來,笑道:「皇后的消息還真是非常靈通啊!」

  武媚娘笑道:「這又不是什麼機密之事,不過陛下立刻召見你跟司空,應該是有出兵的打算吧。」

  韓藝點點頭,道:「不過已經被我給勸阻了下來。」

  武媚娘道:「但這可是天賜良機啊!」

  「方才司空也是這麼說的。」韓藝點點頭,又道:「但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消滅吐蕃,這非是有備而戰,像這種機會,我很少稀罕過,別人給予的,永遠都是帶有三分風險的。」

  武媚娘笑道:「是呀,你一直都喜歡將事情的進展掌控在自己手裡,至少每一個關鍵點都必須得由你來發起。」

  韓藝笑道:「皇后真是越來越了解我了。」

  武媚娘臉上微微透著淡淡紅暈,又道:「你真有把握,到時一定能夠消滅吐蕃?」

  這吐蕃可是留給她的登基用的,她當然要問問情況先。

  韓藝笑道:「在我的計劃中,是一定要贏的,至於真的能否打贏麼……呵呵……這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武媚娘見他自信滿滿,也就不再多問,道:「我今日找你來還有另外一件事,如今大臣們已經漸漸接受無為而治的主張,但是這無為之道,乃是法之根源,無法便無道,想要推行無為而治,律法就變得至關重要,既然要重法,就必須要推崇法家思想,可是法家思想中,崇尚的是重刑輕罪,這與我大唐律法思想又是背道而馳的,我大唐在律法上一直都主張著慎刑、輕刑、少刑,如今朝中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既然推行無為,就應該重法,重法就應該重刑,但是另一派認為應該延續我大唐律法一貫的思想。你如何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