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你最近似乎挺清閒的。」

  陳碩真將一杯熱茶遞給韓藝,然後坐在旁邊。

  韓藝略顯激動道:「這是誰說的,我最近可是忙得很,天天都睡不好,真是累死了。」

  陳碩真詫異道:「那你怎麼還時不時就來我這裡?」

  韓藝道:「當然是因為愛呀!」

  陳碩真愣了愣,臉上飄來一絲紅暈,白了他一眼,道:「你打算何時讓我去萊州?」

  韓藝道:「不是那邊還沒有弄妥麼,一旦弄妥了,我就會讓你過去接管的。」

  陳碩真輕輕哼道:「你還真是說謊不眨眼啊!」

  韓藝眨了眨眼,道:「此話怎講?」

  陳碩真只是笑而不語的看著他。

  過得一會兒,韓藝率先敗下陣來,訕訕一笑,道:「那計劃雖然也不算一個小計劃,但也不是什麼緊急的事,不需要急於一時。」

  陳碩真直接道:「可是我不想天天在這裡待著。」

  韓藝見她面色堅決,也知道她的脾性,嘆道:「好吧,過完年我就讓你過去。」

  陳碩真道:「可不准再騙我。」

  「決計不會。」

  韓藝伸出手輕輕得將她樓到懷裡,嘆道:「實在是我目前能力有限,不能讓你重見天日,否則的話,你休想讓我放你走。」

  陳碩真笑道:「我倒是覺得這樣也挺好的,以你目前的地位,有著許多事,不方便讓太多的人知道,那麼只能讓身邊的人去做。」

  韓藝聽得臉上有些動容,心中卻是內疚更甚,親吻了下她的額頭。

  ……

  ……

  在陳碩真那裡待了一整日,韓藝便回到城裡,他原本準備去戶部看看,因為他得研究一下目前生產力的狀況,可是剛到皇城,就被李治召去兩儀殿了。

  來到兩儀殿裡面就坐著兩個人,一個李治,一個李績,他剛坐下就聽到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這個消息就是祿東贊前不久病逝,到底是沒有挨過這個冬天。

  如今他們才恍然大悟,為什么小勃律一事,吐蕃這麼爽快就退出了小勃律,連個屁都沒有放。

  但是這不重要,重要的是祿東贊已經死了。

  不得不承認,唐朝上下一直都很忌憚祿東贊,那祿東贊絕對算是一代梟雄,能夠盛唐的時期,還能夠在唐朝周邊存活的國家,其實也就是吐蕃,並且國力也是與大唐一樣,呈現上升的趨勢,這是很不容易,當然,這與吐蕃的地理位置有關係,但是祿東贊也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

  韓藝也是如此,非常高興,他才不會感到什麼遺憾,祿東贊最終還是沒有死在他手裡,因為幾次交鋒來說,韓藝都沒有祿東贊身上占便宜,反而差點死在祿東贊手裡,但是韓藝無所謂這些,他知道這世上比他聰明的人多得是,他認為他的優勢就是年輕,他能夠將對手活活給熬死,這也是一種勝利,身體才是本錢。

  「祿東贊病逝,吐蕃內部肯定會出現問題,老臣認為我大唐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趁機出兵白蘭,將吐蕃的勢力徹底從吐谷渾趕出去。」

  李績開口就是要出兵,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職責所在,那就是帶兵打仗,內政他一般不過問,那既然李治在這時刻召見了他,並且詢問他的建議,那當然是有打的想法。

  李治稍稍點頭,他對於出兵的意願也是越發濃烈,因為周邊也就剩下吐蕃了,於是又看向韓藝道:「尚書令以為呢?」

  韓藝道:「臣以為不打要勝於打。」

  李治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祿東贊乃是吐蕃大相,他並非是國王,他的病逝,肯定會在吐蕃的內政帶來極大的動盪,因為在權力的交接上一定會出現分歧的,究竟是還權給他們的國王,還是繼續由祿東贊家族繼承。」

  李治道:「既然如此的話,這可是我大唐的一個機會呀。司空方才也說得對,前些年來,只要大唐內部稍有動盪,吐蕃那邊立刻是小動作不斷,這時候也應該給他們一些教訓,反正,朕現在也不寄望於能夠與吐蕃修百年之好。」

  如今大唐跟吐蕃是知根知底,這一戰可能躲不掉,其實也一直在打,只不過雙方都沒有吞下對方的能力,所以打一下又講和。

  韓藝道:「這是因為我們的國情與吐蕃不一樣,吐蕃的國情,它只能不斷對外擴張,否則的話,他們內部將會出現很多的矛盾,但是我們大唐的話,如今主要是將重心放在發展上面,我們這不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們是放棄自己所擅長的,學習敵人擅長的,這非明智之舉啊!」

  李績道:「可是等到吐蕃內部局面穩定之後,咱們不去打他們,他們就可能來打咱們,到時這仗可就更加難打。」

  韓藝道:「司空此言差矣,等到吐蕃內部穩定之後,他們確實會比這一段期間更強,但是司空忽略我們大唐自身的情況,祿東贊的病逝,預示著吐蕃近兩三年是肯定沒有精力在我大唐邊疆騷擾,因為他們首先要穩定住內部,那麼他們肯定不敢再挑起時段,這將是我們大唐發展的最佳時期,因為我們已經沒有了後顧之憂,就可以全力發展,等到兩三年之後,他們是勝於現在,但是他們與我們的差距可遠比現在要大。

  而且,如果我們出兵白蘭,將吐蕃的勢力從吐谷渾境內全部逐出,那麼吐谷渾勢必就會變得強大起來,那到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在那裡駐軍呢?正是因為吐蕃在邊上虎視眈眈,吐谷渾才非常需要我們大唐的幫助,再加上經濟上的援助,他們已經變得更加依靠我們。還有西域那邊,那邊也是因為有吐蕃在壓著,那邊藩國才必須依附我們大唐,對於我們在西域的勢力有著莫大的幫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