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藝皺了皺眉頭。

  王玄道微微皺眉道:「崔兄雖然才華橫溢,但是他也不見得能夠寫出這麼老練的文章來。」

  閻立本撫須笑道:「崔家賢士輩出,區區文章,又何足掛齒。」

  他們這些老人,那是非常崇尚清河崔氏的。

  韓藝看了眼閻立本,稍稍點了下頭,心想,難道崔家真的還有這等人物?

  因為這篇文章裡面可是大有內涵,儒家思想在當代那真是如教義一般,是深受大家的認同,而商人就如老鼠一般,是深受大家的鄙視,這文章其實是有助於商人發展的,如果有儒家思想的光環,那麼商人就不需要再自卑了,也不需要受到限制,會很快的被大家認同的。

  這內容也是非常積極向上且是非常具有意義的。

  最主要的是,這是崔家的人寫得文章,別說韓藝寫不出來,就算韓藝寫得出來,估計結果也就是被罵,然後大家又開始爭論,這崔家的人寫得,是能夠更快速的被人接受,因為崔家的名望擺在那裡,受到知識分子的尊重,關鍵他們不是商人出身,他來討論商人,就更加公平一些。

  這真是一個巨大的驚喜啊!

  可還未等韓藝回過神來,一個軍官突然來到店門前,抱拳道:「卑職參見尚書令。」

  韓藝回頭一看,問道:「什麼事?」

  「卑職是奉司空之命,請你過去一趟。」

  第1884章 商人愛財,取之有道

  這李績特地派人來請,那肯定不是什么小事,但是韓藝也沒有想到,那小將官直接將他請到了兩儀殿。

  等到韓藝到來時,殿中就兩人,李治和李績。

  看上去,李治的精神是要好許多,畢竟這壓力減輕不少,他如今不用再天天批閱奏章。

  但是這也演化出一個非常有趣的制度,就類似於主席與總理,武媚娘就是總理,她主持日常事務,李治就專門負責軍國大事,一般情況下,這李績都不需要跟武媚娘照面,因為臨時約法是嚴格限制武媚娘干預軍政。

  「微臣參見陛下。」

  「愛卿免禮。坐。」

  「多謝陛下。」

  韓藝坐在了李績的對面。

  他們兩個如今可是代表著文官之首和武官之首。

  李績面色嚴肅道:「西北大都護那邊傳來消息,裴行儉從大都護府出兵,是兵不血刃奪回了小勃律。」

  韓藝愣道:「兵不血刃?」

  李績點點頭,道:「因為在得知裴行儉出兵之後,吐蕃與大勃律的軍隊便撤回了大勃律。」

  韓藝喜道:「這真是好事呀。」說著,他又向李治道:「陛下真是英明神武。」

  這小子!李治笑了笑,道:「你這些恭維之言就等會再說吧,雖然咱們兵不血刃拿下了小勃律,但是也出現一個問題,裴行儉認為小勃律是難以抵擋住吐蕃和大勃律的攻擊,如果再將小勃律交還給小勃律的王子,只怕到時又會重蹈覆轍。」

  李績點點頭道:「老夫也贊同裴行儉的看法,小勃律乃是同樣西域的要衝,再交回給小勃律,變數太大,就還不如由大都護府直接統管。」

  小勃律之前只是大唐的藩國,可不是說領土,裴行儉當然希望直接將小勃律納入大唐的版圖,這樣也算是他為大唐開疆擴土,要知道大唐帝國可是非常崇尚開疆擴土,因為整個風氣都很尚武,那尚武民族就是要開疆擴土。

  韓藝沉吟半晌,搖搖頭道:「我並不贊成這麼做。」

  李治詫異道:「為何?」

  韓藝道:「司空方才已經說了,小勃律乃是通往西域的要衝,那自然也是兵家必爭之地,周邊勢力錯綜複雜,如果直接納為我大唐的版圖,那麼勢必會讓我大唐與周邊地區產生利益矛盾,如果由小勃律的王子繼續統治當地,那我大唐便進可攻,退可守。」

  李績皺眉道:「但是小勃律的地理位置對於安西四鎮的防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旦那裡落於敵人之手,那就可以直接威脅到安西四鎮。」

  李治也是稍稍點頭。

  韓藝道:「可是我們在西北的駐兵本來就少,就算直接統治小勃律,也還是用小勃律的士兵去布防,那我們何不派一些將軍去幫助他們鞏固當地的防守。如果我們就這樣占領了小勃律,這也會讓周邊藩國警惕我們的,說不定下回都不會請求我大唐派兵援助,這會有損我們大唐在那邊的形象。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目前我們大唐並沒有足夠的實力,徹底掌控住那邊,如今我大唐的版圖已經足夠大了,理應先鞏固國內的統治,而不是去占領更多的領土,這領土打下來容易,想要守住可是難啊。」

  李治思索再三,如今國家連財政都沒有恢復過來,是有些力不從心,這藩國跟直接統治,兩回事,吐蕃這一掃蕩,小勃律肯定是滿目瘡痍,納入版圖之內,那必須得花錢,又看向李績,道:「司空你以為呢?」

  韓藝又老調重彈道:「等過幾年,國內發展起來,鞏固了遼東地區、西北地區,以及吐谷渾地區的統治,我們便能將重心放到那邊去。」

  李績看了眼韓藝,他也知道這是需要錢的,否則的話,也不需要找韓藝來商議,點了點頭,向李治道:「老臣覺得尚書令說得也不無道理。」

  李治嗯了一聲,道:「那就這麼辦吧,繼續扶植小勃律的王子統治小勃律。哦,涼州已經傳來消息,吐蕃的使臣馬上就要到關中了。尚書令,一直以來都是你負責與吐蕃交涉,這回也由你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