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通忙道:「韓小哥真是好眼力,那是士族日報。尚書令,今日這士族日報可是將你們大唐日報給壓下去了,你看,你們的大唐日報可都堆在屋裡。」

  韓藝大為驚訝道:「這怎麼可能,就那些老頭子寫得迂腐文章,怎麼可能搶走我大唐日報的風頭。」

  話音剛落就聽得兩聲充滿不滿的咳嗽聲。

  韓藝回過頭來,只見鄭善行一臉不悅的看著他,忙道:「抱歉,抱歉,我收回我剛才說過的話。」

  王玄道笑道:「無妨,無妨,尚書令這般說,無非也是想要證明出身於市井,要更受歡迎一些。」

  韓藝呵呵道:「這就是讀聖賢書的好處,罵人罵得是不留痕跡。」

  王玄道吝嗇一笑,道:「倒是讓尚書令見笑了。」

  韓藝哈哈一笑,又問道:「說真的,你們士族日報最近耍了什麼法,竟然壓過了我大唐日報,這真是……有點不可思議啊。」

  王玄道搖搖頭道:「這我也不知道,士族日報一直都是我們的長輩在管。」

  崔盧鄭王的那些士大夫們,如今也趕上了潮流,不再坐而論道,天天就是在士族日報上面發表自己的文章,宣揚自己的思想,評論時政,雖然沒有大唐日報那麼受眾,但是卻又一批非常忠實的讀者,就是那些書生。

  韓藝道:「這就是最好奇的地方。」

  要說諷刺人,誰比得上你韓小哥啊!鄭善行暗道一聲,突然朝著那張通道:「通叔,勞煩你拿份士族日報過來。」

  「行,你們稍等一下。」

  張通轉身入得屋內,過得片刻,便拿著一張士族日報走了出來。

  鄭善行接過報紙來,在桌上打開。

  「商道?」

  四人異口同聲道。

  語氣中都是充滿著驚訝。

  「商道」這個說法,可能只是韓藝口頭上提過幾回,他寫的書也是叫做經濟學,沒有說是「商道」,因為這「道」在古代代表的是思想,是高學問級別的,商又是一直以來都非常令人看不起,這兩個字組合在一起,念著是順口,但是看著卻是非常刺眼的,而且還是出現在士族日報上面,這就更加不可思議了。

  四人又再往下看,是越看越驚訝。

  裡面的內容,還真的是商道,因為說得是一種思想,而不是說教人賺錢,這跟韓藝的經濟學有著很大的不同,韓藝的經濟學只是理論,規律,教人理財,是帶有教育性質的,雖然裡面也有一些思想,但是決不能歸為哲學。

  這篇文章充滿著哲學的氣息。

  裡面的內容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小氣與節儉。

  第二部分,欺詐與誠實。

  第一組可以說是同義詞,只不過一貶一褒。

  第二部分同樣也是一貶一褒,但卻是反義詞。

  而且前者都是大家對於商人的一貫認知,後者都是大家對於君子的一貫認知。

  韓藝光看這標題,就知道為什麼大唐日報的風頭被蓋過了,這確實是非常吸引人的。

  「這篇文章寫得真是好啊!」

  鄭善行來來回回看得即便,不禁搖頭贊同,似乎這內容非常符合他的看法。

  四個詞語,就巧妙的將儒家思想與商人結合在一起,關鍵是說得很有道理,不是胡亂湊在一起,吸引人目光的。

  商人小氣,那是眾人皆知,也是一直被人諷刺的。而這文章的內容卻認為小氣是商人成功的基礎,但前提是商人也應該對自己小氣,對自己也小氣,那其實就是節儉了,裡面論述商人應該要比君子還要勤奮、努力、節儉,方能成功。

  因為玩物喪志,商人手中有錢,一旦玩物喪志,那十有八九會失敗,而且財富對於商人而言,是可以孕育出更多的財富,你如果將財富給揮霍了,那你也不可能成功,有此論定,成功商人的基本素質,就是節儉。

  這說得非常對,商人得將錢繼續投資,不能賺了一點錢,就去揮霍,遲早也會敗的一乾二淨。文章中都還有舉例說明。

  至於欺詐和誠實就更加好說了,因為如今朝廷都在提倡信用,不誠實難以在這個規矩下立足,尤其是商人,農夫不誠實的話,他待在田邊就行了,他不需要跟人打交道,商人是要天天跟人打交道的。

  只不過文章中運用大量的聖人之言,其實聖人說那些話,是跟治國、做人有關,但是這篇文章卻巧妙的用在商人身上,同樣也是非常合理的。

  韓藝心中狂喜,這其實就是他一直想要的,但是他總是不得要領,因為這種文章那是需要真本事的,對於儒家思想研究的非常透徹,才能巧妙運用,而韓藝最缺乏的那就是真本事,賢者六學雖然成功,但是賢者六學只是要建立起一個科學系統,因為古代的科學都是很零散的,賢者六學就是將那些零散的學問給組合在一起,其實還是表面上。

  看過之後,韓藝便一臉納悶向鄭善行他們問道:「你們當真不知道這事?」

  鄭善行、王玄道搖搖頭。鄭善行又道:「這也不像似崔伯父寫得文章。」

  王玄道點點頭。

  韓藝問道:「這崔國修是誰?」

  鄭善行道:「崔伯父乃是崔戢刃的堂伯,之前一直都住在清河,三年前才來到長安,專門負責這士族日報。」

  「崔戢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