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問道:「那你說該怎麼發行?」

  韓藝道:「將銅抵押給金行、元行,由金行、元行來代為發行代金券。」

  李治謹慎道:「由金行和元行來發行?」

  韓藝知道李治這話是什麼意思,但一點也不心虛,非常坦然道:「陛下,這其實跟發行國債是一回事,為什麼當初發行國債這麼成功,不僅僅是因為金行、元行在當時有著極高的信譽,另外,還有朝廷在旁監督。百姓想得很明白,如果金行、元行亂發行國債,吃虧可是朝廷,朝廷怎麼可能會允許。然而,金行和元行又是私人的,並且財力雄厚,若是出了什麼問題,他們可以去直接找金行和元行要錢,金行和元行也不會與朝廷暗中勾結,因此國債才能夠賣得如此順利。

  發行代金券也是如此,等於是朝廷將銅抵押給金行、元行,套出代金券來。到時還可以代金券的生產技術,分為三部分,由朝廷、金行、元行各掌握一部分技術,等到朝廷決定發行代金券之後,三方再去到一個地方,拿出自己的技術合在一起,印刷代金券。

  除此之外,朝廷還要派出幾個部門聯合監督。其實主導權始終是掌握在朝廷手中,印多少,什麼時間印,什麼時候發行,都是由朝廷來決定,只不過是將最為費錢的生產權交給了金行和元行,但同時也提高代金券的信用度,要是說得再直白一點,這也是避免朝廷過度印刷代金券,以及官員從中謀取私利。」

  李治稍稍點了點頭,他可以管到自己,但是他管不到下面那些官員,如果官員可以印刷代金券,那官員可不會管那麼多,往死里印就是了,說到底這也是他最為擅長的平衡藝術,道:「金行、元行就免費為朝廷生產代金券嗎?」

  韓藝笑道:「陛下,臣作為一個商人,認為如果金行、元行再向朝廷索要相關費用,那就真是太不要臉了。」

  李治詫異道:「此話怎講?」

  韓藝道:「因為一旦朝廷認同代金券,那麼也能夠幫助金行、元行在各地推銷自己,並且可以提高金行、元行的信用,如今這年頭,信用可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筆雙贏的買賣。」

  「是呀!」李治笑道:「想從你這個大奸商占得便宜,那真是比登天還難啊!」

  韓藝笑道:「陛下過獎了,但是這跟奸商沒有什麼關係,因為如果是一方賺,一方賠,那這只能是一錘子買賣,是不可能長久的,只有在雙贏的情況下,才能夠長久下去。」

  這種事得坦然承認,你越騙,李治就會越懷疑,畢竟金行是他家的,而元行他妻子家的。

  李治點點頭,突然道:「你的意思是,拿著那些代金券用於閻尚書的計劃?」

  韓藝點頭道:「陛下,這代金券就是一張紙,不用出去,也沒有什麼意義,而且朝廷發行代金券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刺激民間的經濟發展,但也不能白白送出去。因此不僅僅是閻尚書的計劃,還有官員的俸祿,也應該全部改用代金券,這樣也能夠讓百姓更加信任代金券,甚至於以後鼓勵百姓用代金券交稅,這樣的話,代金券的信用度將會更高。一旦代金券的信用達到一個非常高的高度,那麼代金券就可能幫我們大唐收刮周邊國家的財富。」

  李治又懵了,怎麼一下子跳到國外去了,好奇道:「此話怎講?」

  韓藝笑道:「陛下,自古以來,我中原生產的貨物,就一直都是周邊國家都非常需要的,而如今我大唐製造業是更上一層樓,數量和質量都有著大幅度的提升,可以進一步對外擴大貿易,引來更多的外國商人購買。如果我大唐發行的代金券是可以購買我大唐生產的貨物,那麼對於其它國家而言,代金券就擁有了實際價值,他們同樣也會用我們的代金券,因為方便,等於我大唐發行的代金券,可以購買天下所有的貨物,那麼財富不都流入我大唐。」

  代金券不是紙幣,代金券跟銅幣是直接對等的,是可以在任何時候都兌換成面值想等的銅幣來。當時韓藝發行代金券,其實就是將它視作紙幣的前身,如何將代金券變化成紙幣,唯一的途徑就是提高代金券的信用度,紙幣其實就是信用貨幣,當信用度達到一個峰值時,那麼它自然而然就成為了紙幣,只不過這是一個長時間的計劃,後面還得發展好些年,代金券才能夠成為紙幣。

  如果說李治方才還有一些猶豫,但是聽到這話,便不再猶豫,拍板決定了下,就這麼幹。

  要能夠達到這種效果,那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因為土地和人,都可以用錢買到的。

  第1873章 復出之路

  在商議完此事之後,李治見韓藝還賴著不走,於是問道:「你還有事麼?」

  韓藝面露為難之色,躊躇片刻,才小心翼翼道:「陛下,有件事臣不知當不當說?」

  李治目光閃爍了幾下,道:「什麼事,你但說無妨。」

  韓藝沉吟少許,才道:「最近朝中出現一些傳言,說……說……」

  李治笑道:「你什麼時候說話,變得吞吞吐吐的。」

  要知道韓藝可就是憑著這一張嘴上位的呀!

  我要不吞吞吐吐,你又會誤會的,你要誤會我,那我可就完了!韓藝訕訕一笑,道:「就是說最近有些奏章可能是沒有經陛下之手,而是……而是皇后批示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