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果以生產的財富來徵稅的話,那勢必會導致物價上漲,這羊毛始終出在羊身上,目前大唐還沒有達到這個地步。

  可是如何確保印花稅得以執行,那麼就是成立稅務局,這個大家也略有耳聞,但是具體細節,大家還都不知道。

  稅務局的唯一職權,那就是調查偷稅漏稅,但是他們只有調查權,不具有任何的執法權,這個司法權還是在御史台、刑部、大理寺、民安局手裡。

  這個也是要限制稅務局權力過大,以及讓他們相互掣肘,因為律法這東西,決計不能集中在一個人手裡,必須得相互制衡,如此律法才會更加公正一些,要說絕對公平,那也是狗屁,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這稅務局如何去調查,怎麼去查,是一年一度,還是半年一度,全都沒有說。

  但同時又頒布了非常嚴格的稅務法案,至少至少都是五倍的罰款,最高可以達到一百倍的罰款,就是你漏稅越多,那麼罰款的倍數就越高,這個還是狄仁傑想出來的辦法,其實還是在保護百姓的權益,大地主誰偷那一文錢稅,丟臉不丟臉,他們要偷稅,至少也得幾十貫上百貫吧,那就罰得你傾家蕩產,百姓的話,即便偷稅,也肯定不多,罰款相對而言就比較輕一些。

  若官員牽扯其中,那至少都是免職處理。

  稅務局不受地方州縣管轄,只聽命於中央,地方官員跟他們沒有什麼瓜葛,職權而言,雙方是平級的。

  除了罰款以外,還頒布了信用等級,就直接印在戶籍上,從新政開始,戶籍將會變得非常重要,你要是沒有戶籍,那除了你的性命受到律法保護之外,其餘都不受到保護,什麼勞工法案,什麼教育,統統都與你無關,別說科舉,你連田地占有權都沒有,因為你沒有戶籍,那你沒法繳稅,你不繳稅,朝廷只能出於人道,保護一下你的性命。

  共有五個等級,最低等級,就連立契的資格都沒有,這種人立下的契約,朝廷都不給於保護,誰要跟他們簽約,所有後果自己承擔,就算你想繳納印花稅,朝廷還不讓,任何與朝廷有關的事務,這些人沒有資格參與。

  要三年才能夠恢復一個等級。

  當然,這口頭說謊不在信用範圍內,一定是要違反神聖的君子契約,這信用等級才會受到影響。

  這裡面的法治思想是非常重的。

  這樣就是引出了戶籍問題,必須得更換戶籍,朝廷是規定三年之內,所有的中原百姓,全部都得更換全新的戶籍,這其實也給了那些以前為了逃避稅收,隱藏自己戶籍的人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以前的帳都不給你們算,大家都重新來過。

  這一系列的法案下來,意思是非常明顯的,你們偷稅是可以的,只要別被逮著就行,逮著你們就是等著巨額的罰款吧。

  又規定了五年重新商談一次稅率,這個也是便於朝廷的宏觀調控,其實新政中的很多法案都還沒有定死,大家還是可以商量的。因為朝廷提倡信用,那麼首先朝廷自己就不能隨便的出爾反爾,但是朝廷怎麼可能將自己給限制死了,五年重新商討一次,主動權就始終在朝廷手中,再怎麼樣,朝廷也就是忍五年而已,五年之後,那就有恩報恩,有仇報仇。

  這個就還算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只不過大家聽到這些懲罰,有些嚇人,太狠了一點,但還算是能夠接受的範圍內,而在新政之中最為勁爆的消息,那就是皇帝帶頭交稅。

  不管自哪個朝代以來,李治肯定都是第一個繳稅的皇帝。

  那麼換而言之,皇帝都繳稅,誰還有能免稅。

  也就是說率土之濱都得納稅,新政頒布之後,那就不存在什麼免稅戶,就連皇室宗親的食邑制度也都隨之改變了。

  在周朝的時候,那些親王都有封地,等於各自都有軍隊,到了唐朝,親王對於食邑只有經濟控制權,唐朝親王的上限是一千戶,也就是說這一千戶的稅就都是屬於親王的,就是當做工資發給他們,但是是親王自己派人去收稅,這其中當然會有壓迫,也有人超過了一千戶,但是如今,基本上可以說是廢除食邑制度,就是完全作為工資發給親王,由國家統一收稅,然後再發給那些親王,親王不具備收稅的權力,但是不少他們一文錢,該是多少就給他們多少。

  這也不知,這親王所占有的土地,統統都要繳稅。

  其中還包括軍籍戶。

  但是,朝廷在其它方面,給予軍籍戶各種福利,根據軍籍戶的出征次數,戰功,來確定的福利的多少,但也不是給錢,朝廷也沒有什麼錢,主要就是教育和借貸,醫藥方面,也有一定福利,但是不多,軍籍戶從金行、元行的小額貸款,是不用支付利息。

  而且立下戰功的士兵,過年都給福利,等於將這筆帳算下來,軍籍戶反而是因此得利的。

  在這一點上,李績他們一直都在宣傳。

  除皇帝之外,還有一群人也是頭回被要求繳稅,這就是佛道等教派。

  這是佛教入中原以來,頭回被要求納稅。

  另外,新政之中,也包括勞工法案,也就是說,新政頒布之後,勞工法案就得全國執行。這個也跟印花稅有著密切的關係,三百文錢月薪,那是最最最最基本的,比這個低那就是違法的,但是工人也得繳稅,最低繳納四文錢的稅收,工資越高,繳納的稅也越多,這個是按照雙方簽訂的僱傭契約來定的,但是印花稅的性質那是雙方來承擔,只有土地和奴婢是買方一方承擔,也就是說,僱主得幫助工人繳納一半的稅,這個其實不多,比起租庸調製,可是要低得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