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治笑道:「倒是輕鬆不少,不過就是辛苦你了。」

  「陛下這話可就見外了,臣妾身為陛下的妻子,理應為陛下分憂,陛下若是憐惜臣妾,那就趕緊養好自己身子。」

  李治笑著點點頭。

  第1758章 砧板上的肉

  李治點頭之後,那麼一切都變得非常簡單。

  在稅收還未出爐之前,武媚娘先是立刻傳信給許州,告訴當地民安局,以及當地的官府,朝廷已經知道許州的情況,並且決定徵收商稅,提高商人的成本,增加家庭作坊的競爭力。

  這是非常對的,因為得趕緊安撫當地的民心,平復民怨。

  但同時,武媚娘也命令民安局,懲罰幾個領頭鬧事的,可如果依照唐律的話,這可是重罪,無期徒刑都有可能,但是武媚娘決定法外開恩,讓他們去修路,修建碼頭,並且讓他們協商賠償曹匯的損失。

  這最後一條就真是非常坑爹,那些農夫哪裡賠得起,拿出他們全部的家當,也不過是杯水車薪,九牛一毛,而且還是協商,不是強制執行。

  看似公平,但其實是對於商人是非常不利的判罰。

  很快,這商稅就出爐了,主要就是關稅,收關稅千分之五,並且將郊外的作坊納入市稅中,以前唐朝是收市稅的,兩市都得交稅,稅不是很高,但是作坊是不繳稅的,如今將作坊納入市稅之中,就是也得交稅了。

  這稅其實並不高,縱觀這個華夏歷史,這個商稅絕對算是低的。

  武媚娘是非常遵從的李治的意思,沒有說要徵收高昂的商稅。

  但是要征商稅,就必須成立專門收商稅的官衙,於是武媚娘就藉機成立了商稅局,由李義府來擔任商稅局的頭頭。

  這一系列政策下來,長安的商人都懵了。

  好死不死,正好錢大方他們這些富商剛剛從樂浪州、熊津州回來,因為那邊已經開始走上正軌,而且他們也聽說韓藝致仕的消息,心裡不安穩,畢竟長安才是他們的大本營,於是就將那邊的買賣交給自己的兒子或者親人打理,自己則是趕了回來。

  這一回來,就聽到朝廷要徵收商稅。

  這稅雖然不高,但是這事非常氣人,而且由李義府來擔任商稅局的老大,這些商人是又怒又怕,於是就立刻去找張大象。

  「張侍郎,這事對咱們太不公平了。」

  「不錯,分明就是那些刁民燒毀了咱們商人的貨物,朝廷不但不嚴懲那些刁民,還要徵收商稅,這是哪門子的道理。」

  「你們這不是欺負人麼。」

  「咱們剛剛才幫助朝廷平定高句麗,朝廷這麼做,跟卸磨殺驢有何區別,真是太寒人心了。」

  「還有商稅局理應歸戶部統管,怎麼會交由李中書來管。」

  ……

  這些商人來到市署,衝著張大象就是一頓抱怨。

  張大象也確實可憐,這事自始至終,就沒有跟戶部有過任何商量,他跟這些商人沒有什麼區別,就是上面派人來吩咐一句,朝廷要徵收商稅。

  張大象不敢多說什麼,如今就連韓藝都走,他在朝中過得簡直就是如履薄冰,而他是跟韓藝一邊的,與商人的關係也是非常好,也知道他們心裡委屈,於是嘆道:「各位還請息怒,朝廷也是為了大局著想,平復民怨,若是朝廷真想徵收商稅,也不會只徵收這一點。」

  「這稅可不少了。」錢大方道:「咱們的貨物雖然生產便宜,但要是算上運費的話,可也不便宜。」

  竇衡道:「這商稅是多是少,且不說,關鍵這事不能這麼做,朝廷怎麼也得想辦法將曹匯的損失補上吧,而朝廷只是讓他們協商著賠償,那些刁民哪裡有錢賠,要這樣的話,那咱們還敢將貨運出去麼。」

  就在這時候,只聽屋外有人說道:「我看你們這些商人,真是被韓藝給寵壞了。」

  眾人一驚,回頭一看,只見許敬宗和李義府走了進來。

  「下官見過李中書,許侍中。」

  張大象與市署的一些官員立刻上前行禮。

  許敬宗道:「張侍郎,你堂堂戶部侍郎,竟然被你這些商人指著鼻子罵,我們大臣的臉面都讓你丟盡了。」

  張大象一臉尷尬,做不得聲。

  這邊罵完,那邊又罵,張大象是無辜極了,此時此刻,他都想回家守孝了。

  那些商人見李義府跟許敬宗來了,都低著頭,大氣都不敢喘。

  許敬宗和李義府徑直上前,坐了下來,下人趕緊為他們二人斟茶。

  許敬宗目光一掃,道:「你們這些商人,還真是唯利是圖,一毛不拔。這些年你們賺了不少錢吧,如今朝廷才徵收這麼一點商稅,你們在這裡吵吵鬧鬧的,要是人人都如你們這樣,那些農夫不都造反了。還有許州一事,你們就只光顧著你們自己的損失,也不為朝廷想想,倘若許州亂了,朝廷得花多少錢來平亂,這錢你們來給麼?朝廷當然得以大局為重,你們不能說有便宜就占,出了事,就怪朝廷,還跑到市署來鬧,真是豈有此理,我看你們是活得不耐煩了。」

  商人在他眼中,那就跟那些卑微下人沒啥區別,說話根本是毫不留情。

  錢大方他們嚇得是冷汗直流,他們突然醒悟過來,自己不過就是一個卑微的商人,人家一句話,他們就得人頭落地。

  「許侍中還請息怒。」李義府突然伸手攔了一下許敬宗,又朝著那些商人道:「我知道你們心裡委屈,但是你們也得體諒一下朝廷,朝廷也不想這麼做,但要不這麼做的話,許州很可能會發生動亂,你們是不知道許州的情況,那裡已經非常危險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