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圉師竟被許敬宗說得啞口無言,其實他也不太懂這方面,點點頭道:「許侍中言之有理,這確實是個問題。」

  武媚娘焦慮道:「那不知各位可有解決的辦法?」

  幾個樞要大臣一時都拿不定主意。

  因為這事確實很難判斷孰是孰非,你要說百姓做錯了,但是百姓也是為了自己的生計,為了自己的一口飯。但是商人也沒有錯,而且商人還是受害者,上百貫貨物就這麼給燒了,損失巨大啊。

  武媚娘等了半晌,見還未有答覆,又道:「此事不宜久拖,否則的話,許州的民安局可能支撐不住,到時可能會發生民變,朝廷必須得立刻拿出應對的辦法,你們可都是國之棟樑,難道連這點事都解決不了麼。」

  這話說得大家都很汗顏,因為這是實話。

  盧承慶、許圉師心裡暗想,只可惜韓藝不在,要韓藝在的話,他一定會有辦法的。

  李義府突然站出來,道:「啟稟皇后,臣認為是否可以用徵收商稅來解決這個問題。」

  武媚娘一愣,道:「商稅?這兩件事有何關係?」

  盧承慶、許圉師也都好奇的看向李義府。

  李義府道:「方才許侍中不是說了麼,那些村民是因為商人的貨物便宜,搶了他們的生計,故此才燒毀商船,如果徵收商稅的話,那就提高了商人的成本,商人的貨物自然也不會賣的太便宜,如此或許能夠平息民憤。」

  武媚娘稍稍點頭,道:「這倒也不失為一個法子。各位如何看?」

  因為李義府以前就提過徵收商稅之事,如今只不過是老調重彈,故此許圉師、盧承慶也沒有多疑,只是用眼神交流了一番,然後也紛紛點頭,因為在他們看來,徵收商稅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且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韋思謙道:「皇后,臣認為這不妥,徵收商稅臣並不反對,但是也不能在這時候徵收,因為此次事件,商人本是受害者,如今朝廷不但不懲罰那些刁民,反而徵收商稅,這對於商人太不公平了。」

  許敬宗道:「就算不公平,朝廷也得顧忌大局,難道朝廷為了幾個商人,去得罪天下百姓么?」

  「不不不。」武媚娘道:「我認為韋大夫之言非常有道理,商人也是百姓,若是這麼判的話,那對於商人太不公平了。」

  說到這裡,她又朝著韋思謙道:「不過韋大夫,許侍中之言也不無道理,朝廷總得做一些事來平息民憤。我認為可同時採納二位之言,一方面徵收商稅,平息民憤,但是另一方面,給予鬧事的百姓一些懲罰,維護我大唐律法的權威。我想那些百姓也是為了生計,既然朝廷已經決定徵收商稅,他們已經爭取到他們想要的,自然也會甘願受罰。」

  韋思謙沉吟片刻,道:「皇后,此事事關重大,臣以為還得由陛下來做決斷。」這話說得非常強硬,可是一點面子都不給武媚娘,你如今坐在兩儀殿,那是特殊情況,平常的政務那便也罷了,這種敏感之事,你沒有資格做主。

  盧承慶、許圉師稍稍的點了下頭,還不敢太明顯。

  武媚娘絲毫不惱,她哪裡不知道韋思謙的性格,既然你要用他,你就接受這些,而且韋思謙說得也很有道理,點頭笑道:「各位還請放心,此事事關重大,就算韋大夫不說,我也會想陛下奏明此事,畢竟徵稅乃是國家大事,唯有陛下才能夠做主。」

  盧承慶等人聽得就更加放心,如果李治都點頭,那他們當然也不會反對。

  開完會之後,武媚娘就立刻去向李治稟報。

  在古代任何一個朝代,收稅都是非常重大的事情,以武媚娘現在的威望,她還真不敢擅自做主,這是一定得經過皇帝答應。

  「臣妾辜負了陛下的信任,還請陛下責罰。」

  武媚娘將此事告知李治之後,就趕緊請罪,因為李治才交權多久,就出這麼一檔子事,她當然是難辭其咎。

  「這事又非你所為,怎能怪你。」李治躺在臥榻上,擺擺手,他當然也不會怪武媚娘,因為這事本就不能怪武媚娘,又問道:「許敬宗他們可有想到對策?」

  武媚娘道:「李義府提議徵收商稅來平息眾怒。」

  「正收商稅?」李治好奇道。

  武媚娘又將徵收商稅的原因跟李治說了一遍。

  李治聽得猶豫不決,嘆道:「若韓藝在此就好了。」

  武媚娘道:「陛下難道忘記,韓藝其實早就將解決之法告知了陛下。」

  李治愣了下,道:「你這話從何說起,韓藝如今身在揚州,興許還都不知道此事。」

  武媚娘道:「陛下可還記得,當初為了這商稅之事,朝廷就有過爭論,韓藝也認為商稅是一定要徵收的,不徵收商稅,卻向農夫徵稅,這本是不公平之事,只不過當時為了促進發展,決定暫時不征。臣妾認為,既然發生了此事,何不藉此徵收商稅。」

  這方面的事,李治最信任的韓藝,如今韓藝不在,他有些拿捏不定,但是他也知道這事不能拖,遲則生變,思慮許久,才點點頭道:「可以徵收商稅,但是不能徵收太多,目的只在於平息眾怒。」

  武媚娘點頭道:「臣妾也是這麼想的。」

  李治道:「這事就交由你去辦吧。」

  「臣妾遵命。」

  武媚娘又問道:「陛下這些天身子可好一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