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韓藝是一個老千,他沒有李治、李績、武媚娘、長孫無忌那種置人於死地的思想,就連最開始對付王大金父子,他的布的局也是讓他們傾家蕩產,但也沒有說要傷及他們的性命。

  不過韓藝也沒有說指望李治採納他的建議,去忽悠吐蕃,因為他只是隨口那麼一說而已,韓藝的目的只是希望令李治能夠明白,吐蕃的存在,也不是完全是壞事,它還是有好的一面,有積極的一面,是可以去利用的,有些時候不需要將敵人給打死,版圖太大也不是好事,如今大唐就算打得贏,也沒法占領吐蕃,高句麗、西北都還在穩定當中,也將這兩塊地治理好再說。韓藝現在就擔心李治現在膨脹的厲害,這腦門一熱,就跑去跟吐蕃開戰,那對於唐朝發展而言,簡直就是滅頂之災。

  當然,李治也不是隋煬帝那種人,只會腦袋暈,不會腦門一熱,他覺得韓藝說得也很有道理,他也看到吐蕃對於大唐有利的一面,這事可以慢慢籌劃,於是又問道:「那你與西北商人商量的如何?」

  「回稟陛下,都已經全部就商量妥了。」韓藝掏出一道奏章來,呈給李治。

  李治接過奏章,打開一看,登時頭都暈的,他就沒有見過這麼複雜的奏章,其實奏章裡面寫得是事無巨細,如何借貸,如何投資,成本多少,將會帶來怎樣的利益,要仔細看,還是能夠看得懂。可問題是,李治平時看得奏章,不是老子的無為而治,就是孟子的仁政思想,而這一道奏章分明就是帳目,各種計算,這不是成心刁難他麼。

  故此,他只是大概看了下,便一臉鬱悶道:「卿若不在,這朕還真是……」

  韓藝忙道:「陛下,臣已經跟他們簽訂了契約,只需按照契約辦事就行了,這道奏章只是說明那些契約將會給我大唐帶來怎樣的受益,具體事宜,可以交由張侍郎去處理,臣也會跟他們完成交接工作的。」

  李治點點頭,又問道:「那關於遼東地區?」

  韓藝又掏出一道奏章來呈給李治。

  李治打開一看,頭又暈了,又是一堆帳目,他本來就是腦袋經常暈,還給他看這個,不是想他早死麼,下意識便道:「怎麼又是……?」

  韓藝委屈道:「陛下,臣乃安撫大使,辦得就是這些事啊!」

  李治愣了愣,倒也是的,而且他也明白過來,如果韓藝不寫的這麼細緻,那說不定人家會彈劾他貪污,這個一定要寫清楚,不是成心刁難他,他猶豫片刻,還是選擇將奏章放下,然後道:「這個朕待會再看,你先跟朕說說吧。」

  我要說出來,我自己都會暈了,何況你?韓藝稍一沉吟,道:「簡單來說,遼東之役,扣除支出和犒賞三軍的費用,國庫純賺一百萬貫,而且這還沒有算將來帶來的受益。」

  第1730章 合理分配

  李治聽得當即就懵了,自古以來,就沒有哪個國家打仗還能產生收益的,倒是有許多國家,因為打仗而打得自己滅國,這房玄齡要是活過來,聽到韓藝這句話,估計又得倒下,那麼些年的仗,敢情都打到狗肚子裡面去了。

  李治最初採納韓藝的建議,心裡預算是減少一半的國庫支出他就心滿意足了,哪裡知道還有一百萬貫賺。

  「你——你說什麼?收益?不是支出?」

  韓藝肯定的點點頭。

  李治驚呼道:「這怎麼可能?」

  韓藝道:「首先,此次打仗的糧草,全都是那些商人以及地主支持的,國庫是沒有支出一文錢,而在我軍打下百濟和高句麗之後,臣將他們國庫和當地貴族、地主的錢都給沒收了,雖然高句麗和百濟都乃彈丸之地,但是他們統治者可都是非常有錢的,另外,還有高句麗境內還有三個現成的銅礦,以及一個銀礦,一百萬貫,還真是臣往少了說。」

  不可思議!

  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李治不相信,趕緊拿起那份奏章仔細看了起來,如果全都是支出,那當然是越看越頭疼,但是賺得話,這心情自然又不一樣了。

  但是看完之後,李治更覺不可思議,因為韓藝在犒賞三軍,以及撫恤金方面,是給出一百萬貫的預支,等於就是賺兩百萬貫,道:「從古至今,打仗都是花錢的,怎麼這回……」

  韓藝笑道:「古往今來中原也沒有哪個朝代能夠勝過我朝啊!」

  李治聽得哈哈一笑,這小子太會說話了。又道:「你具體跟朕說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韓藝道:「其實其中道理也非常簡單,陛下可有想過,不管是幾百年前的匈奴,還是之前的突厥,為什麼他們屢屢犯境?」

  李治皺了皺眉,似乎明白了一些。

  「歸根結底,就是為了錢財和人力。」韓藝道:「可見戰爭是能夠產生利益的,而非是臣首創,區別就在於,突厥、匈奴都是貧窮搶富裕的,而如今……」

  說到這裡,他突然停住了,不能說搶,這有違中原大國風範。

  李治見韓藝這神情,哪裡不明白,不禁都樂了。

  韓藝尷尬一笑,繼續道:「這是滅國之戰,這小船也又三斤釘,只不過以前這些釘子都是被將士們給拿走,當然,這臣也不認為是錯的,只是臣認為可以規範一些,畢竟我們是禮儀之邦,就算是……」他又停住了,只覺說到利益,很難說得大義凜然,因為這就是掠奪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