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其實就是祿東贊為下回開戰,埋下伏筆。

  原本他是要藉此事來撇清自己的責任,可是沒有想到韓藝會順水推舟,承認了這個說法,而且不打算表態,讓他們自己來處理,但是實際上還是支持吐谷渾的。韓藝不表態,祿東贊也拿他沒有辦法,因為如今他也變成了外人,但是祿東贊也不蠢,既然你承認這是「家事」,那我就將這個事情給坐實了,有這個藉口在,他們就可以順理成章的消滅吐谷渾,就看時機什麼時候來,這也給赤海、白蘭一個交代,雖然沒有要回河源地區,但是下回我能夠將整個吐谷渾吞併。

  韓藝現在也了解祿東贊的為人,一個梟雄,任何契約對於他而言,都不過是一張廢紙,只要有機會,他還是會毫不猶豫的開戰的,既然如此,簽訂契約就沒有什麼意義,還得用實力均衡來避免戰爭,而且,韓藝也需要這麼一塊地,供唐朝練兵,因為唐朝周邊已經沒有什麼強大的敵人,但是這軍隊要不打仗的話,遲早就會被廢了。

  這裡絕對是練兵的最佳地點,任何新戰術,新武器都可以拿到這邊來試用一下。

  作為一個超級大國,那軍事力量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如果你不在別人家開戰,那就得在自己家開戰,大唐內部要和平,要發展,但是對外也不能完全沒有戰爭,只是要避免全面戰爭,小打小鬧一下,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要是內部有矛盾,還可以用來轉移矛盾。

  ……

  這日傍晚,韓藝與弘化公主來到河邊散步。

  吐谷渾的晚霞是非常漂亮的,餘暉灑在這片土地上,仿佛希望給這片土地帶來寧靜、祥和,但是世上之事往往事與願違,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爭鬥,這是不可避免的。

  「韓尚書,這吐蕃的大軍雖然已經撤退了,但是赤海部和白蘭部還在對面挑釁,這真是讓人覺得很是不安啊!」

  弘化公主黛眉微皺,眉宇間透著一絲愁緒,這個結果出乎她得意料,就連停戰書都沒有達成,雙方還是戰爭狀態,下一刻開戰都行。

  韓藝笑道:「習慣就好!」

  弘化公主苦笑道:「天天都有人拿著刀在家門前叫喊,這如何能夠習慣。」

  韓藝道:「公主殿下,這咬人的狗兒不露齒,他們越是叫得凶,就越證明,他們也只剩下嚷嚷了,無須懼怕。我前面也說過,我們大唐會增兵駐紮在這裡,甚至還會委派我軍的最新編制過來,其中包括醫療團隊,工兵團,後勤團隊,一定會確保戰火不會傷及到吐谷渾的子民,這你大可放心。」

  弘化公主感到非常驚訝,從李治當初的舉動來看,顯然還是將吐谷渾劃在自家門外,一出事,就先保自己,但是從韓藝的言語來看,又變得非常重視,不過她很快就明白過來,笑道:「韓尚書莫不是想借這裡練兵?」

  韓藝笑著點點頭,道:「不瞞公主,此事鬧成這樣,全因我們大唐沒有反攻的能力,在高原地區作戰,我們的士兵不如吐蕃,但老是這麼被動挨打也不是一回事,故此我們希望讓中原士兵適應高原作戰,等到我們有能力打到吐蕃內部後,吐蕃才不敢再來進犯,如若不然,吐蕃永遠占得先機,有機會它就開戰,沒有得逞退回國內就是,咱們也拿它沒有辦法。」

  弘化公主稍稍點頭,心裡反而變得踏實起來,既然唐軍要拿這地當做是練兵場,並且目的就是針對吐蕃,那麼大唐是肯定不會放棄這裡。

  韓藝又道:「公主,這防衛的事,就交給我們,你還是得將精力用在發展上面。你不能去指望百姓會為了擁護你而戰,這可是非常困難的,你應該讓百姓為了『有』而戰,如果百姓都是一窮二白,那誰統治這裡,他們也都無所謂,如果你能夠讓他們變得富有,那麼到時強盜來了,他們就一定會奮戰到底,因為他們有戰鬥的理由。」

  弘化公主笑道:「西北的那些商人便是如此吧。」

  韓藝點點頭,道:「在來的路上,我還專門留意了一下吐谷渾的發展,發現你們的牧場、耕地都已經穩定了下來,但是地就這麼多,如果繼續這麼發展下去,也難以又更大的提升,這需要進一步升級,相信殿下也知道羊毛作坊的興起,不但有羊毛,還有駱駝毛,等等,這裡面可也蘊含著巨大的財富。」

  弘化公主道:「那還得韓尚書多多相助。」

  「一定,一定。」

  第1722章 你們不准打我

  祿東贊撤兵之後,韓藝、弘化公主他們也得回去了。

  吐谷渾撤兵倒是簡單,就是讓士兵帶上幾日乾糧,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跟唐朝的兵散於府是一個道理。

  這一場戰爭對於吐谷渾而言,其實是賺得,傷亡慘重的,是駐守在這裡的唐軍,吐蕃方面也損失不小,而弘化公主是在冬季出兵的,那時候已經到了戰爭的尾聲,然而,此時回去,都還能趕上春耕,不管是傷亡,還是經濟方面,都未有受到重創,並且還奪得河源地區。

  不過在韓藝看來,是吐谷渾避免戰火燒到關中地區去,雖然損失不小,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而且,經此一戰後,唐朝肯定會增派這裡的駐軍,在這裡的唐軍要遠遠多於吐谷渾的軍隊,唐朝要吞併吐谷渾,易如反掌,其實說到底,雙方就是一家人,只不過目前這種關係,更加適用於當下的局勢,沒有必要去改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