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績是見招拆招,將部隊分散開來,在山路間迂迴作戰,不從正面進攻,繞到後面去打,一連攻破三座要塞,可惜的是,那些高句麗士兵見守不住了,就往山裡面跑,沒能將他們全部消滅,但不管怎樣,李績大軍還是來到鴨綠江地區,這也是平壤城前面最為重要的一道防線,是核心地帶了,此地山水相連,易守難攻。

  其實最南邊薛仁貴、高侃所部在李績前面就已經打到了鴨綠江邊上,因為他們是沿著海岸線進軍,千山山脈在南邊地勢是最平坦的,再加上補給就在邊上,無憂無慮,故此他們進軍是最快的,此時正在圍攻鴨綠江最南邊的一座城池,大行城。

  與此同時,其餘的幾路唐軍也紛紛壓倒鴨綠江地區,紛紛對這地區展開猛攻。

  但是來到這裡,就遇到了高句麗非常頑強的抵抗。

  高句麗是出盡大半精銳來這裡防守,而且因為淵蓋蘇文過早就施行焦土政策,很好的保留住了高句麗在前線的一部分主力,沒有過多的損失。他們依靠各種地勢,什麼高山河水,統統都利用起來,建築起一道堅固的防線。

  而且淵蓋蘇文下達的死命令,不能出城迎戰,但也不准再後退一步了,沒有他的命令,就是死也要死在你在崗位上,並且將他的兩個兒子都派了過來督戰,我兒子都在前線,你們也沒有退後的理由。

  因為淵蓋蘇文他是軍事獨裁,那麼在國內,這軍隊的待遇自然是最好的,而且此人比較瘋狂和暴躁,沒什麼仁慈之心,將士們也都害怕他,原本這種人是不得人心的,但更加無奈的是,唐軍非常仇恨高句麗,這幾年唐軍動不動就來打他們,也殺了不少人,高句麗將士對唐軍也是刻骨的仇恨,落在唐軍手中也是死,但如果打贏了,還會得到獎賞,淵蓋蘇文對於那些敢打,有功之人,還是給予獎賞的,要是打輸了,那怎麼都得死。

  可見高句麗的將士也只有一條路,就是拼命的抵抗唐軍。

  這其實就是矛盾之間的對決。

  中軍大帳中。

  「他娘的,真不知道這地方咋住人,到處都是叢山峻岭,道路崎嶇且狹隘,過個車都還困難。」

  程名振入得大帳中就大發牢騷,因為他們之前也算是順風順水,突然對面的抵抗變得非常頑強,他們圍攻泊汋城幾日,都未有取得進展,因為這泊汋城是依山而建,真是易守難攻,這讓他有些適應不過來,更可氣的是,高句麗是堅決不出門,你要攻進來,我就認栽,反正我就是不出門,這種種原因加在一起,令他自有些心浮氣躁。

  身為副總管的任雅相也緊鎖眉頭道:「那楊萬春也真是老奸巨猾,不管我軍如何挑釁,誘使,他都不出城與我軍決戰。其實這泊汋城遠不如我中原城池那般堅固,而且我軍的新式弓弩、投石車也都優於敵軍,若在平原之上,哪怕我們也只從一面進攻,他們也是難以抵擋的,只不過他們所處地勢比我們要高,這樣他們反而占有優勢,我軍的投石車剛剛進入射程範圍內,便會受到他們弓箭手的威脅,無法危機到他們的城牆。」

  李績皺了皺眉,問道:「薛仁貴、高侃那路的情況如何?」

  程名振道:「他們雖然在水師的配合下,已經攻破了大行城,但是首次渡江卻遭受到敵軍的頑強的抵抗,雖有水師相助,但最終還是無功而返。高侃傳信來說那些高句麗人都是一群不要命的瘋子,而且兵力倍於我軍,每回眼看我軍就快要衝破敵軍的防線,結果又被他們的敢死隊給擋了回來。他們認為這麼強攻下去的話,這兵力損耗過大,於我軍不利,故此暫時沒有急於再進攻。」

  說到底,高句麗還是主場作戰,如今是全民皆兵,所有人都動員起來,唐軍可都是精銳,多死一個都很傷,其實在水師的幫助下,唐軍在場面上還是占優勢的,但橫的也怕不要命的。

  程名振又緊接著說道:「不過薛仁貴認為咱們可以利用咱們水師的優勢,往海上走,繞過這一帶防禦,直接進攻平壤,既然高句麗在這裡部署這麼多兵力,那麼平壤兵力一定比較空虛。」

  李績皺眉道:「當初我也曾這般建議過太宗聖上,直到如今,我也認為此策乃是上上之策,但是這須得慎重,我想那淵蓋蘇文肯定是有防備的,不會讓我軍輕易登陸,這必須得經過周密的安排,如今的話……」

  正當這時,一個通報官走入大帳中,道:「啟稟大總管,龐總管所部在昨日已經突破了敵軍在鴨綠江的防線。」

  程名振聞言,不禁大喜。

  任雅相卻納悶道:「真是奇怪,薛仁貴、高侃他們的兵力比龐總管要多,補給也要充足一些,而且還有水師相助,卻未能突破,龐總管卻突破了過去。」

  「不好!」

  李績突然雙目一睜,面露駭色,「龐總管危矣。」不等他人詢問,他便立刻向那通報官道:「你速去告訴龐總管,不能冒進,堅守住河岸便可,援軍馬上就會趕到。」

  「喏!」

  程名振道:「司空,你這是?」

  李績道:「此定是敵軍的誘敵之計,龐總管那邊才一萬多人,我軍主力全都在這邊,光他一路渡得江去,豈不成釜底游魚。」他越說越發憂慮,又道:「名振,你立刻領一萬部隊趕往上路,倘若龐總管沒有冒進,你便與他守住岸邊,我立刻率大軍前去,倘若——倘若龐總管已經中計了,你——你就補上他的位子,守住要道,防止敵人迂迴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