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祿東贊道:「為父也不想啊,為父本還想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哪知那唐軍竟早有準備,既然他們早有準備,我軍想要達到目的只怕是非常困難的,既然唐軍沒有過界,就不要跟大唐徹底撕破臉皮。」

  達古日激動道:「父親,這射出去的箭,又豈能收回,難道大唐就不知道這是咱們被幕後籌劃的麼,倘若待唐軍主力消滅了高句麗,大唐一定不會放過咱們的,既然如此,就還不如先發制人,先將吐谷渾給占領了,那時候他們縱使想打回來,也是非常困難的。」

  祿東贊聽得又面泛猶豫之色,過得半晌,道:「如今我們連唐軍的虛實都不知道,若貿然進攻,萬一又被唐軍伏擊,那可就大事不妙了,且先打探清楚再做決定吧。」

  第1685章 矛與盾

  那邊出兵攻打于闐的贊悉若被裴行儉這一路伏兵打得聞風喪膽,直接就逃回國內去了,他甚至都不敢在處月、弓月二部所駐紮的地區停留。

  倒不是這贊悉若膽小,若真是如此的話,祿東贊也不會派他前來,只是他出兵的時候,以為自己是偷襲的一方,卻沒有想到唐軍早有準備,就以為自己中計了,那麼事先布置好的一切戰略計劃,都變成了一張張廢紙,他也不知道唐軍是一個什麼情況,他的想法先回去再說,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與唐軍決一死戰。

  只可惜蘇海政不聽裴行儉的勸告,沒有追擊,如果追擊的話,絕對可以擴大的戰果,因為贊悉若都不敢回頭。

  即便是回到國內,贊悉若還是非虛虛,又派人去打探唐軍的動向,得知唐軍沒有追擊,這才長出一口氣。正好,那邊祿東贊也傳信來,讓他千萬別輕舉妄動,先將大唐的虛實給打探清楚再說。當然,也沒有責怪他,因為這戰略是祿東贊制定的,要問罪也得問罪祿東贊,祿東贊哪裡還好意思去問罪別人。

  贊悉若也沒有打回去的意思,於是就地紮營,然後派人去打探唐軍的消息。

  過得幾日,打探的人回來了,「啟稟大將軍,那支伏擊我軍的部隊,乃是北庭的參軍裴行儉所部,在伏擊我軍之後,他又率部北上弓月城平叛去了。」

  「裴行儉?」

  贊悉若微微皺眉,突然一拍大腿,道:「我記得此人,當初吐谷渾一戰時,就是他與蘇定方那老匹夫壓境,導致父親最終還是選擇與大唐講和,哎呦,我怎將此人給忽略了。」

  那弓月部酋長便道:「大將軍,如今裴行儉已經離開,我軍何不再出兵攻打于闐。」

  贊悉若瞧了他,心裡當然也明白,唐軍說是平叛,但是平的是誰,不就是他們弓月、處月的親人麼,你讓我們將他們給扇忽起來,如今可不能棄之不顧呀。訕訕道:「可是父親已經下令,讓我不要輕舉妄動。」

  處月部酋長立刻道:「丞相之意,乃是讓你先打探清楚唐軍的虛實,如今唐軍虛實已經打探清楚,我們在兵力上占有優勢,而且蘇海政這人我們都很了解,此人的手段遠不如蘇定方、裴行儉,我們理應繼續出兵攻打于闐。倘若讓裴行儉平定了弓月城和葛羅祿,到時後,他們便無後顧之憂,我們就只能被動挨打了。」

  贊悉若面泛猶豫之色,道:「要不我先問問父親。」

  「哎呦!若是事事都稟報丞相,戰機都會給耽誤了。」

  這些人就是開始慫恿贊悉若,什麼激將法,統統給用上,而且他們也有道理,事是你挑起來的,捅了簍子,你們就回吐蕃躲著,不管咱們了,那咱們今後還是跟大唐混去吧。

  贊悉若是騎虎難下,如果這些人都歸順唐朝,那對於吐蕃而言,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而且西北部族是再也不會在選擇跟吐蕃混,於是又再派出探子前去打探虛實,確定于闐的兵力之後,拍板決定,立即整頓兵馬,再度出兵于闐。

  ……

  其實這整個計劃,都是出自崔平仲之手,一個大唐的平民百姓,他的目的其實就是要嚇住吐蕃,為東邊的統帥們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但是這人算不如天算,他沒有考慮到軍中內部的問題,而且裴行儉此時的處境也非常尷尬,別人都不需要再給他面子,他的後台死的死,殘的殘,不踩上兩腳,就算是對他不錯了。

  而且,東邊戰事也沒有那麼的順利。

  各路唐軍在剛開始的時候都非常順利,尤其是在突破遼河之後,那更是勢不可擋,光李績的中軍就一連攻下十六座城池,基本上是掃平了這一整片區域。不過隨著進入千山山脈之後,唐軍的進攻速度就漸漸慢了下來,這山路本就非常崎嶇,而且高句麗還在各個山道上面都設防,但是兵力不多,主要就是依靠地勢來守,他們也不是要擋住唐軍,他們是希望以少量的兵力去延緩唐軍的進攻。

  那淵蓋蘇文在打仗方面還是有些能耐的,乃身經百戰之輩,他總結了對唐作戰的經驗,發現但凡出城與唐軍直接交戰,十有八九都是潰敗,而且每一回又都是憑藉著地勢、城池的防守,才挽回敗勢的,可見跟唐軍作戰,是不能著急的,你想要吃它,說不定就變成送羊入虎口,要慢慢跟唐軍去耗。

  他這一回見唐軍來勢洶洶,擺明就是要滅他的,就是下令三軍不准在出戰,機會再好,也別出門,戰術就一個字,防和逃。

  守得住則守,守不住則跑,保存自己的實力,千萬不要去跟唐軍硬拼。




章節目錄